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搜索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资源
›
考试资料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司法考试法理学经典论述题
2014-4-9 23:58:22
[db:作者]
法尊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1007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导读: 司法考试法理学经典论述题,司法考试论述题是考生都为之头疼的,平时动笔少,考场上自然就生疏。在此,小编提醒大家提早准备论述题,做到万无一失。大家看一下这道经典的法理学论述题,看看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正确答案有何区别,以便有的放矢的开展司法考试复习!
冲刺必备:(1)司考复习方法 (2)司考真题 (3)司考资料
2005年3月26日,方某在泉州市刺桐路偷了杨女士的自行车后逃跑,杨女士发现自行车被盗,立即雇了一部“摩的”追赶。追赶途中,方某在机动车道上被一辆大货车碰刮、碾压,造成开放性骨盆骨折、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左膝开放性损伤。出院后不久,方某将失主、司机和车主同时告上法庭,要求3被告连带赔偿经济损失9万多元,同时向法庭请求确认自己评残后有要求被告承担伤残补助费的权利。
法院审理认为,方某为逃避追赶,冒险闯人并行驶在机动车道上,对造成本案自身的人身损害主观上存在重大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
而司机未尽到应有的安全注意义务,没有采取紧急避让措施,主观上存在明显过错;因司机系受车主雇用,在履行职务行为,因此民事赔偿责任应由车主来承担。另外,失主追赶小偷,属于自助行为,但当小偷为逃避追赶而冒险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时,失主应该预见到继续追赶的自助行为,可能存在侵害被追赶者生命健康权的危险,其措施不当,主观上同样存在过错。
据此,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本次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身损害共计66172.55元,方某应自行承担55%,失主承担10%即6617.25元的赔偿责任,而其余35%即23160.39元的赔偿责任由车主承担。法院同时判定,方某在取出体内的固定物后方能进行伤残评定,若经评定构成伤残,方某有请求伤残补助的权利。
宣判后,原告、失主和车主均认为自己承担责任过重,表示将要上诉。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请利用你掌握的法学理论及相关知识,谈谈对此判决结果的看法。
答题要求:
(1)用相关的法学知识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2)说理充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述准确;
(3)答题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题思路】 本题通过考查一个一审判决,来考查考生对人权保障和法律作用的理解。本案可能有很多考生会选择反对这个一审判决,当然也会有部分考生支持一审判决。不管是哪一种,都不要忘记联系理论知识,这样论述题才能得到高分。如果考生反对该判决,可以从人权保障的标准、法律指引的作用等方面作答。而反对的一方,可以从法官平等对待违法者的理念出发,讨论法治社会的内涵与精神等。
[参考答案]
小偷的权益不应无条件保护。
目前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保障人权越来越被重视。材料中,法官对小偷的受伤进行责任认定,认定失主与卡车司机均要承担一定责任,我对这个结果不敢苟同。我认为,该案在判决上无条件保护小偷的权益,甚至是超出了限度。理由有如下几点: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小偷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保护,但超越了这个尺度,就是不应该的。本案中,失主追小偷是属于自助行为,而小偷此时并没有法律规定的逃跑权利,而恰恰相反,小偷应该在此刻跟失主去派出所,但小偷反而跑上了机动车道,造成车祸,其责任应该由小偷全部承担。
其次,过错责任要求过错方主观上有故意或者是过失。而本案中失主不可能对小偷被车撞负有预见的义务,也就不存在过失了。因为我们只能要求失主对自己主动施加的危害行为所引发的伤害进行预见,而不能要求失主预见其他可能发生的意外。如果要求失主应当预见其他因素可能引发的意外,那么失主应该不再追赶小偷,因为任何意外都可能发生。而小偷被车撞恰恰应该是小偷应有的预见。
最后,法可以对人们的行为和生活发挥指引、评价、预测作用,从而促进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遵循法律确定的行为模式,实现法定的权利,履行法定的义务,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以保证社会生活的和谐与稳定。个案裁判既是对法律的适用,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法律的现实生命。因此,在个案裁判中,裁判者如何适用法律,不仅关系着个案的纠纷解决,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法律制度的解读与心理预期。本案中,我们看到对小偷权益无原则地进行保护,而这个个案的解决有可能就是导致人们在与犯罪行为作斗争时畏首畏尾,而最终导致社会法治环境的恶化。
总之,该案的判决在指向性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之处。我们希望法律不仅为违法犯罪的合法权益呼吁,同时,也为所有未来可能受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公民争取一个更有利于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制度空间,也是为建设一个安定和谐的法治社会创造条件。
精彩推荐:
司法考试行政法论述题出题点
司法考试刑法论述题出题点
司法考试刑法案例答题技巧
司法考试第四卷不要白扔20分!
司考案例分析答题步骤和技巧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浏览过的版块
解读释义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