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法院网讯(东涛) 9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结了吴戈诉梁晓声名誉权纠纷案,法院判决梁晓声在一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向吴戈赔礼道歉,驳回吴戈的其他诉讼请求。 吴戈诉称,1997年9月,吴戈所著《大陆首骗牟其中》出版发行,随后该书被宣布为非法出版物。他赠向梁晓声该书。但是半年后,在梁晓声所著的《梁晓声话题》、《99断想世纪末的证明》编造了双方见面的谈话细节。1999年7月份,吴戈发表《直击世纪大审判》对其批评后。此后,梁晓声在全国范围内长时间的对我的人格和名誉进行了肆无忌惮的践踏和蹂躏。吴戈起诉要求判决梁晓声在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作品与争鸣》、《风流一代》上公开道歉;判决梁晓声赔偿精神抚慰金20万元。 梁晓声辩称,他和吴戈之间案件的性质根本不是一般文人之间的笔墨官司。他与吴戈之间案件的性质,是他与一起非法盗用刊号,非法印刷销售,非法牟取暴利的事件之间的关系。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他的文章是向社会说明事实的。他没有要求有关方面对于吴戈进行制裁,这是他的宽容。 海淀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 本案梁晓声与吴戈通过报刊等媒体以撰写文章、发表言论等形式向社会公众表明各自认为的事实,并发表了相关的评论。在梁晓声撰写的文章和接受记者采访的言谈中,将吴戈形容为:“幕间小丑”、“太阴险卑鄙”、“脸皮真是太厚了”、“毫无自尊”、“不计法律后果的小人”、“赌徒”、“奴才”、“阴险卑劣”、“不要脸到了极点”、“可鄙的男人”,上述用语已超出正常评论的界限,属于贬损人格的侮辱性用词。法院认为,梁晓声使用上述语言描述吴戈,已构成对吴戈的人格侮辱,侵犯吴戈的名誉权,故吴戈主张认定梁晓声侵犯名誉权,予以支持。 法院在认定梁晓声侵权的同时,还应结合其接受采访和撰写文章与吴戈撰写发表文章的先后顺序和起因考虑其过错程度。吴戈公开发表足以使梁晓声社会评价降低的文章在先,其对自己行为所引发的后果应当有一定的预见性,其行为也应作为减轻侵害人过错程度和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考虑到法院作出判决必将在社会公开,且已有部分媒体经法院判决公开赔礼道歉,同时考虑双方过错程度的因素,故法院判定梁晓声在一家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刊上向吴戈发表致歉声明。 |
240331
中国法院网讯(东涛) 9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结了吴戈诉梁晓声名誉权纠纷案,法院判决梁晓声在一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向吴戈赔礼道歉,驳回吴戈的其他诉讼请求。
吴戈诉称,1997年9月,吴戈所著《大陆首骗牟其中》出版发行,随后该书被宣布为非法出版物。他赠向梁晓声该书。但是半年后,在梁晓声所著的《梁晓声话题》、《99断想世纪末的证明》编造了双方见面的谈话细节。1999年7月份,吴戈发表《直击世纪大审判》对其批评后。此后,梁晓声在全国范围内长时间的对我的人格和名誉进行了肆无忌惮的践踏和蹂躏。吴戈起诉要求判决梁晓声在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光明日报、南方周末、《作品与争鸣》、《风流一代》上公开道歉;判决梁晓声赔偿精神抚慰金20万元。
梁晓声辩称,他和吴戈之间案件的性质根本不是一般文人之间的笔墨官司。他与吴戈之间案件的性质,是他与一起非法盗用刊号,非法印刷销售,非法牟取暴利的事件之间的关系。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他的文章是向社会说明事实的。他没有要求有关方面对于吴戈进行制裁,这是他的宽容。
海淀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 本案梁晓声与吴戈通过报刊等媒体以撰写文章、发表言论等形式向社会公众表明各自认为的事实,并发表了相关的评论。在梁晓声撰写的文章和接受记者采访的言谈中,将吴戈形容为:“幕间小丑”、“太阴险卑鄙”、“脸皮真是太厚了”、“毫无自尊”、“不计法律后果的小人”、“赌徒”、“奴才”、“阴险卑劣”、“不要脸到了极点”、“可鄙的男人”,上述用语已超出正常评论的界限,属于贬损人格的侮辱性用词。法院认为,梁晓声使用上述语言描述吴戈,已构成对吴戈的人格侮辱,侵犯吴戈的名誉权,故吴戈主张认定梁晓声侵犯名誉权,予以支持。
法院在认定梁晓声侵权的同时,还应结合其接受采访和撰写文章与吴戈撰写发表文章的先后顺序和起因考虑其过错程度。吴戈公开发表足以使梁晓声社会评价降低的文章在先,其对自己行为所引发的后果应当有一定的预见性,其行为也应作为减轻侵害人过错程度和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考虑到法院作出判决必将在社会公开,且已有部分媒体经法院判决公开赔礼道歉,同时考虑双方过错程度的因素,故法院判定梁晓声在一家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刊上向吴戈发表致歉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