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花园

2014-3-5 17:10:10 [db:作者] 法尊 发布者 0185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法院网讯(梁 宗) 徐先生曾经购买过10张“月月红”有息有奖邮政储蓄存单,结果在7年前被窃,致使存入邮政局的1万元存款一直不能兑现,虽经多次交涉,却始终没有结果,为此他一纸诉状将市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告上法庭,请求判令邮政储汇局支付1万元存款及300元利息。日前,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驳回了徐先生这一诉讼请求。
  1997年12月,家住上海浦东的徐先生向浦东新区公安局报案,称他在市邮政局邮政储汇局购买的“1997年月月红有奖储蓄”10张存单被盗窃, 每张存单面额为1000元,共计1万元。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于1998年9月向上海市各区县邮政局发出“协查”通知,要求对报窃的存单号码注意查控。之后,徐先生凭着“协查”通知,与邮政储汇局交涉,要求兑取1万元存款,而邮政储汇局却以该有奖储蓄存单“不记名、不挂失”,没有存款凭证无法兑现为由予以拒绝,徐先生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于2004年8月将邮政储汇局告到法院。由于一审法院未支持徐先生的诉请,徐先生遂上诉于市二中院。
  徐先生认为,他虽然失窃了存单,但是这笔存款的所有权并没有丧失,他和邮政储汇局之间仍存在储蓄合同关系。虽然邮政储汇局事先已告知该存单不记名不挂失,但在事发后,已通过公安机关发出协查通知,事实上邮政储汇局已经承担挂失止付的义务。现在面临的是公安机关未破案,窃贼又不敢前来兑取,而自己因手中没有存单又无法兑现的局面。也正是由于不记名不挂失才导致失窃存单无法查询,这一后果理应由邮政储汇局来承担,邮政储汇局也没有理由凭借不记名不挂失而从中获利。邮政储汇局拒绝对付存单上的存款,于理不合,于法无据。
  邮政储汇局称,“不记名、不挂失”是1997年“月月红”有奖邮政储蓄合同形成的条件,而且,在该有奖储蓄的对外广告和存单上都加以注明,因此,无论谁购买了该有奖储蓄,就已经接受了“不记名、不挂失”这一条件,没有存单就无法证明自己是存单的所有人。
  由于徐先生对购买的10张存单没有证据予以证明,而公安机关的协查通知仅是以徐先生的报案线索为依据,且尚未破案,事实不能认定。所以,徐先生与储汇局之间不存在存储关系。
  经查明,邮政储汇局举办的1997年“月月红”有息有奖邮政储蓄经上级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审核批准,是合法有效的。该有奖储蓄简章中曾明确“不记名、不挂失”,邮政储汇局对外将该储蓄开取的奖项连同不记名不挂失作为合同形成的条件予以公示,在储蓄存单的背面也注明“不记名、不挂失”字样。
  法院认为,储蓄合同是存储双方就储蓄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一致协议,在协议形成后,双方对既定的条件应具有履行的义务。在“月月红”有奖储蓄办理中,邮政储汇局将开取的奖项连同不记名、不挂失等作为合同形成的条件,凡购买此有奖储蓄的公民都应知并接受这一合同条件的制约。因此,凡储户在主张自己的储蓄权利时,都必须以储蓄存单作为权利凭证。徐先生在提供不出储蓄存单的情况下,要求邮政储汇局给付存款和利息,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徐因存单被盗向公安机关报案,仅仅是为破案工作提供线索,并没有客观的物证加以证实。因此,对徐先生的上诉,法院不予支持。
240331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