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专题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实务
›
案例分析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武汉一黑作坊用死猪肉灌香肠添加剂掩盖臭味
2014-3-4 15:34:46
[db:作者]
法尊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请选择
安徽省
北京市
福建省
甘肃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海南省
河北省
河南省
黑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山东省
山西省
陕西省
上海市
四川省
天津市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云南省
浙江省
重庆市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387
正在更新加载主题内容的条文数据,请您耐心等候一下....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图为:为图卖相,黑作坊自建煤炉暗房熏烤香肠
图为:现场查获的问题肉
图为:黑作坊自制的成品香肠包装
在洪山区东方红村八组里,有个灌制香肠的作坊,常常紧锁院门制作香肠,然后包装成箱并对外销售。外人从作坊门前经过,他们都十分警惕。听作坊打工的工人说,灌香肠的肉不好,他们自己从来不吃。烦请贵报调查下,这个作坊里的香肠到底有没有问题。
一位忠实读者
又到年底,不少市民已着手添置香肠等年货。除了自己买肉灌制,也有市民图方便,直接在农贸市场等地采购。
该读者的举报是真的吗,这家黑作坊是否在用“不好的肉”制作香肠?近日,记者进行了多次暗访调查,确认举报属实。
暗访
三次实地调查 摸到疑似黑窝点
接到举报后,记者立即联系该读者,一起来到东方红村八组暗访。由于担心安全等问题,该读者没进入村组,只在外围等候。
记者进入村内后,以“想买点便宜香肠”为由向居民打听,“哪有做香肠的作坊?”结果一路问来,居民都回复称,“没听说有人做香肠。”
随后,记者用手机拍摄了村内民房的视频,再返回给该读者辨别确认。还没播放多久,该读者就指着街边一处大门紧闭的民房说:“就是这里。”明明指认了地方,周边居民却说没人做香肠。为核实情况,次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此处探访,该民房仍然大门紧闭。
两天后的下午,记者携带暗访设备再次来到村里。在路过一间民房时,一名中年男子紧盯记者。记者借故上前询问,“听说这里有卖便宜香肠的。”男子却回问道:“你是干什么的”?此时,坐在一旁的一名中年妇女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里的?”
记者看到,该女子在清理白线头,而线头正是做香肠必需用到的材料之一。经过交谈,妇女告诉记者,她们的香肠有很多种,有7元一斤的,还有10元、12元一斤。“7元的你最好莫要,有气味,不好卖。”该女子建议记者。
记者提出看样品时,该女子说,“样品就在旁边的房子里,现在就可以看。”正当记者准备起身时,另一名男子从旁边的房内走出来,再次询问记者“是干什么的,怎么知道这里有香肠卖?”随后,他让记者稍等,并拿出手机,走到远处打电话。
随后,他返回并让记者提供介绍人的电话。见记者无法提供,他改口称,“没有样品,也没香肠卖,你赶紧走。”
排查
多方联手行动 锁定黑作坊位置
虽然没有见到黑作坊的制肠现场,但种种迹象表明,读者举报所述情况可能存在。于是,记者向洪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通报了相关情况。在查询了相关登记记录后,该所所长陈超英认定,该窝点可能是个无证的黑作坊。
陈超英介绍,不少黑作坊老板都喜欢挑选这样的城中村,从事无证经营,做些“黑心”的买卖。随后,他同记者一道,来到疑似黑作坊窝点所在的民房周围,进行暗访调查。尽管民房里的人举动神秘,但民房周围没有明显异味,一时难以确认黑作坊的位置。
作坊会不会另在它处?陈超英于是也将相关情况,向和平街街道办进行了通报。街道办迅速组织社区人员,在整个东方红村八组里暗中摸排。
经过多次暗中排查,前日下午,在村里一处四层楼民房的后院外,一位调查人员透过铁门门缝看到了放在地上的一盆盆香肠,里面还有四五个工人正在忙着绞肉,灌制香肠。而此处离记者第三次探访时发现的民房,相距约500米远。
现场
死猪肉灌香肠 添加剂掩盖臭味
昨日上午9:30,由洪山区和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牵头,和平街街道办、城管、动检、公安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对该黑作坊进行了查处。
面对突然出现的执法人员,后院中正在做香肠的工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有的手上还拿着正在灌的香肠。
经现场调查,该黑作坊占地约300多平方米。其中,后院为制作区,一楼的几个房间中,一个存放添加剂,另两个存放装箱的成品。
在黑作坊后院,记者闻到满是香精和胡椒粉的味道。只见六个大盆摆在后院中间,四盆是搅拌好了的肉末,另外两盆盛放着添加剂。一旁,几十个装着香肠的塑料袋堆成一堆。院子角落处,放着3台绞肉机和2台灌肠机,一根灌了一半的香肠还挂在灌肠机上。
洪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大队长刘瀚荪说,根据规定,肉类加工点必须严格分区作业,但该作坊明显没有达到这一要求。
在后院内,食药监执法人员打开了几个系紧的黑色塑料袋和蛇皮袋。刚解开袋口,一股股恶臭味就散发出来。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袋内的猪肉都是变质的臭肉,其中可能有死猪肉。而蛇皮袋内冻成砖块一样的东西,则是冷冻的肥膘肉。和平街动检站陈金华站长告诉记者,通过感观检查,根据猪肉上的淤血和尸斑可以确认,部分肉是死猪肉。“是否病死猪肉,则需要送至专门的检验部检验。”
大盆中有肉,为何刚进来时没有臭味呢?执法人员说,这些肉都已经混合添加了大量香料,所以香精和胡椒粉盖住了恶臭味。
查处
冒充正规厂家 竟自编各类证号
在一楼的几个房间里,执法人员查获了大量食品添加剂,不少已经开封使用。刘瀚荪指着一瓶标称香港某企业制造的香料告诉记者,这种产品没有经过国家检验,按规定严禁使用。此外,按照规定,添加剂的使用应该有相关记录,但现场也没有找到。
在另外两个房间,装箱封好的成品香肠一箱箱堆在一起,在这些包装箱上,“兴源”牌标志清晰可见,“(鄂)卫食证字”、“注册号”、“食品流通许可证”、“厂址”等也都一一印在上面,看上去让人感觉十分像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香肠。现场执法人员经过后台系统查询发现,这些所谓的证号、厂址都是黑作坊胡乱编造,“系统内根本查不到”。
院子里的三间小暗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走进一看,在第一间里,几根杆子上挂满了香肠,下面数个蜂窝煤炉里的火烧得正旺。“做好后,只需将湿香肠挂到煤炉上连夜烘烤,香肠就像经过长时间日晒一样,卖相好得很。”该作坊的工作人员交代了暗房的“妙用”。
经清点,此次行动,共查扣装箱成品约360箱,散装成品和正在烘烤的半成品近3吨,混合好添加剂的肉末1000斤左右,包括死猪肉在内的变质臭肉350斤,添加剂600多公斤。刘瀚荪介绍,这是该局近年来打掉的类似黑作坊中最大的一个。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图为:为图卖相,黑作坊自建煤炉暗房熏烤香肠
图为:现场查获的问题肉
图为:黑作坊自制的成品香肠包装
在洪山区东方红村八组里,有个灌制香肠的作坊,常常紧锁院门制作香肠,然后包装成箱并对外销售。外人从作坊门前经过,他们都十分警惕。听作坊打工的工人说,灌香肠的肉不好,他们自己从来不吃。烦请贵报调查下,这个作坊里的香肠到底有没有问题。
一位忠实读者
又到年底,不少市民已着手添置香肠等年货。除了自己买肉灌制,也有市民图方便,直接在农贸市场等地采购。
该读者的举报是真的吗,这家黑作坊是否在用“不好的肉”制作香肠?近日,记者进行了多次暗访调查,确认举报属实。
暗访
三次实地调查 摸到疑似黑窝点
接到举报后,记者立即联系该读者,一起来到东方红村八组暗访。由于担心安全等问题,该读者没进入村组,只在外围等候。
记者进入村内后,以“想买点便宜香肠”为由向居民打听,“哪有做香肠的作坊?”结果一路问来,居民都回复称,“没听说有人做香肠。”
随后,记者用手机拍摄了村内民房的视频,再返回给该读者辨别确认。还没播放多久,该读者就指着街边一处大门紧闭的民房说:“就是这里。”明明指认了地方,周边居民却说没人做香肠。为核实情况,次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此处探访,该民房仍然大门紧闭。
两天后的下午,记者携带暗访设备再次来到村里。在路过一间民房时,一名中年男子紧盯记者。记者借故上前询问,“听说这里有卖便宜香肠的。”男子却回问道:“你是干什么的”?此时,坐在一旁的一名中年妇女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里的?”
记者看到,该女子在清理白线头,而线头正是做香肠必需用到的材料之一。经过交谈,妇女告诉记者,她们的香肠有很多种,有7元一斤的,还有10元、12元一斤。“7元的你最好莫要,有气味,不好卖。”该女子建议记者。
记者提出看样品时,该女子说,“样品就在旁边的房子里,现在就可以看。”正当记者准备起身时,另一名男子从旁边的房内走出来,再次询问记者“是干什么的,怎么知道这里有香肠卖?”随后,他让记者稍等,并拿出手机,走到远处打电话。
随后,他返回并让记者提供介绍人的电话。见记者无法提供,他改口称,“没有样品,也没香肠卖,你赶紧走。”
排查
多方联手行动 锁定黑作坊位置
虽然没有见到黑作坊的制肠现场,但种种迹象表明,读者举报所述情况可能存在。于是,记者向洪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通报了相关情况。在查询了相关登记记录后,该所所长陈超英认定,该窝点可能是个无证的黑作坊。
陈超英介绍,不少黑作坊老板都喜欢挑选这样的城中村,从事无证经营,做些“黑心”的买卖。随后,他同记者一道,来到疑似黑作坊窝点所在的民房周围,进行暗访调查。尽管民房里的人举动神秘,但民房周围没有明显异味,一时难以确认黑作坊的位置。
作坊会不会另在它处?陈超英于是也将相关情况,向和平街街道办进行了通报。街道办迅速组织社区人员,在整个东方红村八组里暗中摸排。
经过多次暗中排查,前日下午,在村里一处四层楼民房的后院外,一位调查人员透过铁门门缝看到了放在地上的一盆盆香肠,里面还有四五个工人正在忙着绞肉,灌制香肠。而此处离记者第三次探访时发现的民房,相距约500米远。
现场
死猪肉灌香肠 添加剂掩盖臭味
昨日上午9:30,由洪山区和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牵头,和平街街道办、城管、动检、公安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对该黑作坊进行了查处。
面对突然出现的执法人员,后院中正在做香肠的工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有的手上还拿着正在灌的香肠。
经现场调查,该黑作坊占地约300多平方米。其中,后院为制作区,一楼的几个房间中,一个存放添加剂,另两个存放装箱的成品。
在黑作坊后院,记者闻到满是香精和胡椒粉的味道。只见六个大盆摆在后院中间,四盆是搅拌好了的肉末,另外两盆盛放着添加剂。一旁,几十个装着香肠的塑料袋堆成一堆。院子角落处,放着3台绞肉机和2台灌肠机,一根灌了一半的香肠还挂在灌肠机上。
洪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大队长刘瀚荪说,根据规定,肉类加工点必须严格分区作业,但该作坊明显没有达到这一要求。
在后院内,食药监执法人员打开了几个系紧的黑色塑料袋和蛇皮袋。刚解开袋口,一股股恶臭味就散发出来。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袋内的猪肉都是变质的臭肉,其中可能有死猪肉。而蛇皮袋内冻成砖块一样的东西,则是冷冻的肥膘肉。和平街动检站陈金华站长告诉记者,通过感观检查,根据猪肉上的淤血和尸斑可以确认,部分肉是死猪肉。“是否病死猪肉,则需要送至专门的检验部检验。”
大盆中有肉,为何刚进来时没有臭味呢?执法人员说,这些肉都已经混合添加了大量香料,所以香精和胡椒粉盖住了恶臭味。
查处
冒充正规厂家 竟自编各类证号
在一楼的几个房间里,执法人员查获了大量食品添加剂,不少已经开封使用。刘瀚荪指着一瓶标称香港某企业制造的香料告诉记者,这种产品没有经过国家检验,按规定严禁使用。此外,按照规定,添加剂的使用应该有相关记录,但现场也没有找到。
在另外两个房间,装箱封好的成品香肠一箱箱堆在一起,在这些包装箱上,“兴源”牌标志清晰可见,“(鄂)卫食证字”、“注册号”、“食品流通许可证”、“厂址”等也都一一印在上面,看上去让人感觉十分像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香肠。现场执法人员经过后台系统查询发现,这些所谓的证号、厂址都是黑作坊胡乱编造,“系统内根本查不到”。
院子里的三间小暗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走进一看,在第一间里,几根杆子上挂满了香肠,下面数个蜂窝煤炉里的火烧得正旺。“做好后,只需将湿香肠挂到煤炉上连夜烘烤,香肠就像经过长时间日晒一样,卖相好得很。”该作坊的工作人员交代了暗房的“妙用”。
经清点,此次行动,共查扣装箱成品约360箱,散装成品和正在烘烤的半成品近3吨,混合好添加剂的肉末1000斤左右,包括死猪肉在内的变质臭肉350斤,添加剂600多公斤。刘瀚荪介绍,这是该局近年来打掉的类似黑作坊中最大的一个。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引用划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