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搜索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资源
›
考试资料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第三次司法考试
2014-3-4 10:35:29
[db:作者]
法尊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574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2008-10-17 9:11 参加,每个人的目的或许都有点不同。有的想做法官,有的想做检察官,有的想做公证员,有的是为了在职场上增加一点稳定或者提升的资本,有的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素养。即便是同一个人,他每次参考的目的,也许都会有所不同。
像我,第一次考试时,想的是先考取,然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或者检察院,以便尽快地成为一名法官或者检察官,但也许是造物弄人,两次与司法机关擦肩而过。在一气之下,考了一个很容易进去的基层工商部门。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对于一个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来说,到底有多大用处呢?当时表示深深的怀疑,正是在这种怀疑之中进行了第二次考试,358分,比第一次的342提高了16分,虽然考前上线的渴望并不是很强烈,但心中总隐隐约约觉得应该可以上,毕竟第一次的成绩是相当的不错,而付出其实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多。而这样差两分的成绩,着实令人心痛——没什么用,但既然参加了,就表明了自己的能力,能力——还是不行啊。新工作单位的不如意加剧了信心的减退,还要不要再考呢?在浑浑噩噩中过了四五个月后,觉得不考自己是不会甘心的,因为这2分的距离,不去尝试跨越,以后肯定会可惜的,也许以后再没机会参加这种需要长期的耐力的高难度的“天下第一考”了。所以,在今2008年5月份的时候,正式决定了第三次参考。
福州公务员工资之低超出大多数国人的想象,在这种情形下,又一次没有买法律出版社的那三本教材,只是在一些司考网站下载了一些解读和一些讲座资料。唯一购买的一本书,是在福州报考完成之后,下了狠心才买成的,就是法律出版社的《重点导读》,第一次考时就是我的主要辅导材料。接下来就是研读了。工作虽然轻松,但有时无聊得会什么都不想干,看书也不例外。在电脑上看书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走神,看不了几分钟,就想上网逛论坛,或听歌什么的。这次考试的复习就是在这种游离的状态下走过来的。所以,在考前,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和恐惧,但是毫无解决办法,硬着头皮就乘上了赶考的汽车。
因为据说今年大三学生也可以报考,所以考前操场上年轻的面孔格外的多,他们谈笑风生,意气风发,不免感觉到年华已逝,青春不再,更加加剧了考前的忧郁,觉得这样三十来岁的人了,还参加这种需要超强记忆的考验,是不是不合时宜了,现在职场上只讲年轻化,自己考了,又能干什么呢,更大的问题是,第三次考了,还能不能考上呢,或许人家年轻人一次就通过了呢。怀着种种复杂的心理,终于还是进了考场。门口上的名单告诉我,自己并非最老的,出场时观察了几个考场,那几个考场都有一两个四十以上的,便觉得自己也不算太老,不会老得那么显眼,就宽心了不少。
每次考试都有相似的状态,开始1个小时头脑比较清醒,题目做得比较有把握,之后头脑就晕乎乎了,只好凭着感觉和猜想将考试继续下去。因为考前几天拉肚子导致睡眠不足,这次晕得更为厉害,涂上风油精也无济于事。不知别人是否这样,还是自己的身体真的很差。我想,如果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考试成功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前三卷的时间很紧凑,不会显得很仓促,但就是没什么把握,选择题,运气的分量应该是很重的。但如果有更充足的时间,我想会做得更好。这一次,我发现涂卡的时间占了太多,而且也搞不清楚这样涂到底会不会有所差错,就像考前担心2B铅笔是假冒伪劣一样,这电脑的东西,还是有些不放心,看不见的东东,谁敢保证呢?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卷四的时间又严重的不够,导致最后论述题仅剩下30分钟的时间,论述本为强项,在时间严重不足之下,只好信马由缰了,凑上了500字后,铃声就响了,时间,每次都紧得像百米赛跑。
长舒一口气,并没有考前想象的轻松。未来会在何方,结果会是怎样,仍然是迷茫。但我想,不会再有第四次了,不管是上了,还是又一次差之毫厘。(中国法院网法律博客)
曾垂胜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浏览过的版块
案例分析
部委规章
法律法规
裁判文书2
解读释义
法学理论
司法解释
地方司法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