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花园

2014-3-4 10:35:29 [db:作者] 法尊 发布者 0576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08-10-17 9:11   参加,每个人的目的或许都有点不同。有的想做法官,有的想做检察官,有的想做公证员,有的是为了在职场上增加一点稳定或者提升的资本,有的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素养。即便是同一个人,他每次参考的目的,也许都会有所不同。
像我,第一次考试时,想的是先考取,然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或者检察院,以便尽快地成为一名法官或者检察官,但也许是造物弄人,两次与司法机关擦肩而过。在一气之下,考了一个很容易进去的基层工商部门。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对于一个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来说,到底有多大用处呢?当时表示深深的怀疑,正是在这种怀疑之中进行了第二次考试,358分,比第一次的342提高了16分,虽然考前上线的渴望并不是很强烈,但心中总隐隐约约觉得应该可以上,毕竟第一次的成绩是相当的不错,而付出其实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多。而这样差两分的成绩,着实令人心痛——没什么用,但既然参加了,就表明了自己的能力,能力——还是不行啊。新工作单位的不如意加剧了信心的减退,还要不要再考呢?在浑浑噩噩中过了四五个月后,觉得不考自己是不会甘心的,因为这2分的距离,不去尝试跨越,以后肯定会可惜的,也许以后再没机会参加这种需要长期的耐力的高难度的“天下第一考”了。所以,在今2008年5月份的时候,正式决定了第三次参考。
福州公务员工资之低超出大多数国人的想象,在这种情形下,又一次没有买法律出版社的那三本教材,只是在一些司考网站下载了一些解读和一些讲座资料。唯一购买的一本书,是在福州报考完成之后,下了狠心才买成的,就是法律出版社的《重点导读》,第一次考时就是我的主要辅导材料。接下来就是研读了。工作虽然轻松,但有时无聊得会什么都不想干,看书也不例外。在电脑上看书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走神,看不了几分钟,就想上网逛论坛,或听歌什么的。这次考试的复习就是在这种游离的状态下走过来的。所以,在考前,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和恐惧,但是毫无解决办法,硬着头皮就乘上了赶考的汽车。
因为据说今年大三学生也可以报考,所以考前操场上年轻的面孔格外的多,他们谈笑风生,意气风发,不免感觉到年华已逝,青春不再,更加加剧了考前的忧郁,觉得这样三十来岁的人了,还参加这种需要超强记忆的考验,是不是不合时宜了,现在职场上只讲年轻化,自己考了,又能干什么呢,更大的问题是,第三次考了,还能不能考上呢,或许人家年轻人一次就通过了呢。怀着种种复杂的心理,终于还是进了考场。门口上的名单告诉我,自己并非最老的,出场时观察了几个考场,那几个考场都有一两个四十以上的,便觉得自己也不算太老,不会老得那么显眼,就宽心了不少。
每次考试都有相似的状态,开始1个小时头脑比较清醒,题目做得比较有把握,之后头脑就晕乎乎了,只好凭着感觉和猜想将考试继续下去。因为考前几天拉肚子导致睡眠不足,这次晕得更为厉害,涂上风油精也无济于事。不知别人是否这样,还是自己的身体真的很差。我想,如果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考试成功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前三卷的时间很紧凑,不会显得很仓促,但就是没什么把握,选择题,运气的分量应该是很重的。但如果有更充足的时间,我想会做得更好。这一次,我发现涂卡的时间占了太多,而且也搞不清楚这样涂到底会不会有所差错,就像考前担心2B铅笔是假冒伪劣一样,这电脑的东西,还是有些不放心,看不见的东东,谁敢保证呢?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卷四的时间又严重的不够,导致最后论述题仅剩下30分钟的时间,论述本为强项,在时间严重不足之下,只好信马由缰了,凑上了500字后,铃声就响了,时间,每次都紧得像百米赛跑。
长舒一口气,并没有考前想象的轻松。未来会在何方,结果会是怎样,仍然是迷茫。但我想,不会再有第四次了,不管是上了,还是又一次差之毫厘。(中国法院网法律博客)
曾垂胜
240331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