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专题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实务
›
解读释义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专家解读《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七大焦点
2014-9-24 23:02:18
[db:作者]
法尊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请选择
安徽省
北京市
福建省
甘肃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海南省
河北省
河南省
黑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山东省
山西省
陕西省
上海市
四川省
天津市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云南省
浙江省
重庆市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908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专家解读《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七大焦点
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接受专访,对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从七个方面做出解读。
解读一:农民的社会保障不能完全依赖土地
何平说,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最缺少制度上的设计。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一下子把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不大可能。目前,政府的资金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里占大头。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有一个设计和蓝图。农民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不能完全依赖土地。
“我的观念是对农村的最低生活救济应有一个整体考虑。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差距比较大,可以先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进行试点。”
何平建议,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只能循序渐进,不能蛮干并一步到位。农村社会保障要搞,但不要理想化。此外,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失地农民,应纳入全面的社保体系。
解读二:东三省社保经验可以向全国推广
何平认为,东北三省的社保试点是一个突破口,尽管社会各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试验总体上是基本成功的,这也是我们国家在转型期必须付出的成本。当前,东北的经验可以向全国各地推广。
据统计,中央财政对东北三省一年有五六十个亿的社保投入,虽有点困难,但并不是像有些人形容的“过不去”。
事实上,我国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已实现两条线并轨。在转制过程中,东三省的试点工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东北的经验可以向全国各地推广,但各地又有各自的特殊情况。比如说,在中原和西北地区,在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可以按照东北的方法进行,但沿海发达地区如江浙和广东地区就不应盲目照搬。
“政府应该鼓励那些不需要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率先进行社保试点。”何平透露,广东、深圳等地已打算进行社保试点,估计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会启动这项工作。
解读三:国企改制必须保护职工社保权益
针对当前国有企业改制的热潮,何平说,国有企业改制,不管是股份制改造,还是出售或转让,首先要解决职工的权益问题。退休人员、面临退休的中老年职工,没有报销的职工医药费,都必须在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才允许转让。
何平说,如果有些地方在这方面出了问题,那也只能说是在管理上出现了漏洞,而不是制度本身设计上出现的问题。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企业逃避责任,根本不给职工参保,不交费。有些投保人欺诈,人死了,其家人还在继续领养老金。
“我们现在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处罚力度不够。最多罚点款了事。其实这是可以上升到刑法来处理的。”
解读四:国企保险模式不能简单套用给私企
何平认为,农民工或者私企的雇员现在都有社会保障的意识,政府决策层对此也非常重视,但我们在制度设计上,不能把对国有企业的保险简单地套用到以农民工为主的私企身上。因为国企职工的保险交费相对较高,如果私企和个人都承受不了,可能会影响农民工的就业。因为对农民工来说,就业是最重要的。
在此前提下,要加强雇主和企业的法律意识。各级劳动部门也要加强对企业的监察力度,以保证农民工和私企雇员的基本劳动权益。
表现在私企身上,社会保险的接续问题也比较突出。以广东为例,参加保险的企业和个人都交费了,但职工干了两年,就想把钱拿走,他们不想在外地养老,但企业为他交的社会统筹那一块不能拿走。因此在保险关系的接续问题上,国家得有一些硬性的规定。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做一些调查研究。
解读五:社会老龄化对养老保险有较大影响
何平说,社会老龄化对养老保险有较大影响。政府部门正在加强人口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老年人多了,社保基金就面临着压力。现在面临的主要压力,就是这几年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
“但从账面上看,每年的现金流量缺口并不是很吓人,充其量也就是一千亿的缺口。这个数字同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相比连5%都不到,因此公共性的财政支出是可以承受的。”
何平担心,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的问题解决了,但医疗保险相比之下还是一个大难题。此外,由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护理也成为难题。因此,一方面要教育子女对父母要孝顺,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
解读六:社保基金投资安全有保证
在谈及社保基金的投资安全时,何平表示,我国的社保基金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政策,受财政、劳动、银行三家制约,管得比较严,基金的投资安全是有保证的。由于我国当前的股市发育还不成熟,因此大部分社保基金都是存银行或用在买国债上。
从技术上讲,目前,我国的社保基金投资有专家和顾问介入,具有防范性。关键是机制,要处理好社保基金的投资人、受托人、管理人的关系。社保基金目前总数有5000多亿,如果存银行最多有2%的回报率,而如果投在股市,回报率至少有4%。尽管有这种率差,但必须审慎。“我不赞成管钱的直接进行投资。没有体制上的相互制约和公开透明,容易出问题。”何平说。
解读七:社会保障难以实现“无缝衔接”
何平说,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社会保障是多层次的,作为个体的个人也是变化的。一个人或许今天有钱,明天也有可能没钱,今天在这儿干,明天可能在那儿干,不会停留在一个群体里。如果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实现“无缝衔接”,也就是说个人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在这个体系里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当然好,但难度比较大。
“作为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大国,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制度设计和管理上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何平说。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专家解读《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七大焦点
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何平接受专访,对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从七个方面做出解读。
解读一:农民的社会保障不能完全依赖土地
何平说,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最缺少制度上的设计。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一下子把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不大可能。目前,政府的资金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里占大头。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有一个设计和蓝图。农民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不能完全依赖土地。
“我的观念是对农村的最低生活救济应有一个整体考虑。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差距比较大,可以先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进行试点。”
何平建议,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只能循序渐进,不能蛮干并一步到位。农村社会保障要搞,但不要理想化。此外,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失地农民,应纳入全面的社保体系。
解读二:东三省社保经验可以向全国推广
何平认为,东北三省的社保试点是一个突破口,尽管社会各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试验总体上是基本成功的,这也是我们国家在转型期必须付出的成本。当前,东北的经验可以向全国各地推广。
据统计,中央财政对东北三省一年有五六十个亿的社保投入,虽有点困难,但并不是像有些人形容的“过不去”。
事实上,我国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已实现两条线并轨。在转制过程中,东三省的试点工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东北的经验可以向全国各地推广,但各地又有各自的特殊情况。比如说,在中原和西北地区,在国有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可以按照东北的方法进行,但沿海发达地区如江浙和广东地区就不应盲目照搬。
“政府应该鼓励那些不需要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率先进行社保试点。”何平透露,广东、深圳等地已打算进行社保试点,估计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会启动这项工作。
解读三:国企改制必须保护职工社保权益
针对当前国有企业改制的热潮,何平说,国有企业改制,不管是股份制改造,还是出售或转让,首先要解决职工的权益问题。退休人员、面临退休的中老年职工,没有报销的职工医药费,都必须在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才允许转让。
何平说,如果有些地方在这方面出了问题,那也只能说是在管理上出现了漏洞,而不是制度本身设计上出现的问题。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企业逃避责任,根本不给职工参保,不交费。有些投保人欺诈,人死了,其家人还在继续领养老金。
“我们现在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处罚力度不够。最多罚点款了事。其实这是可以上升到刑法来处理的。”
解读四:国企保险模式不能简单套用给私企
何平认为,农民工或者私企的雇员现在都有社会保障的意识,政府决策层对此也非常重视,但我们在制度设计上,不能把对国有企业的保险简单地套用到以农民工为主的私企身上。因为国企职工的保险交费相对较高,如果私企和个人都承受不了,可能会影响农民工的就业。因为对农民工来说,就业是最重要的。
在此前提下,要加强雇主和企业的法律意识。各级劳动部门也要加强对企业的监察力度,以保证农民工和私企雇员的基本劳动权益。
表现在私企身上,社会保险的接续问题也比较突出。以广东为例,参加保险的企业和个人都交费了,但职工干了两年,就想把钱拿走,他们不想在外地养老,但企业为他交的社会统筹那一块不能拿走。因此在保险关系的接续问题上,国家得有一些硬性的规定。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做一些调查研究。
解读五:社会老龄化对养老保险有较大影响
何平说,社会老龄化对养老保险有较大影响。政府部门正在加强人口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老年人多了,社保基金就面临着压力。现在面临的主要压力,就是这几年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大。
“但从账面上看,每年的现金流量缺口并不是很吓人,充其量也就是一千亿的缺口。这个数字同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相比连5%都不到,因此公共性的财政支出是可以承受的。”
何平担心,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的问题解决了,但医疗保险相比之下还是一个大难题。此外,由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护理也成为难题。因此,一方面要教育子女对父母要孝顺,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
解读六:社保基金投资安全有保证
在谈及社保基金的投资安全时,何平表示,我国的社保基金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政策,受财政、劳动、银行三家制约,管得比较严,基金的投资安全是有保证的。由于我国当前的股市发育还不成熟,因此大部分社保基金都是存银行或用在买国债上。
从技术上讲,目前,我国的社保基金投资有专家和顾问介入,具有防范性。关键是机制,要处理好社保基金的投资人、受托人、管理人的关系。社保基金目前总数有5000多亿,如果存银行最多有2%的回报率,而如果投在股市,回报率至少有4%。尽管有这种率差,但必须审慎。“我不赞成管钱的直接进行投资。没有体制上的相互制约和公开透明,容易出问题。”何平说。
解读七:社会保障难以实现“无缝衔接”
何平说,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社会保障是多层次的,作为个体的个人也是变化的。一个人或许今天有钱,明天也有可能没钱,今天在这儿干,明天可能在那儿干,不会停留在一个群体里。如果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实现“无缝衔接”,也就是说个人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在这个体系里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当然好,但难度比较大。
“作为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大国,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制度设计和管理上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何平说。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浏览过的版块
案例分析
考试资料
司法解释
部委规章
法学理论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