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专题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资讯
›
法律要闻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公布
2014-3-6 13:23:48
[db:作者]
法尊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请选择
安徽省
北京市
福建省
甘肃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海南省
河北省
河南省
黑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山东省
山西省
陕西省
上海市
四川省
天津市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云南省
浙江省
重庆市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353
正在更新加载主题内容的条文数据,请您耐心等候一下....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据国家能源办介绍,我国能源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能源法起草工作从一开始就坚持广开言路、集中民智、开门立法。目前,起草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形成了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提高立法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能源法起草组决定从2007年12月1日开始,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公布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通知指出,社会公众可以就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或建议,通过信函、传真、E-mail或网上跟贴的形式反馈至国家能源办。征求意见活动计划至2008年2月1日结束。
这份首次公开曝光的征求意见稿包含总则、能源综合管理、能源战略与规划、能源开发与加工转换等15章,共140条。记者从征求意见稿上看到,与中国能源领域相关的内容几乎被全部涵盖,其中更有五大亮点逐一呈现。
管理架构
为成立能源部埋下伏笔
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能源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能源管理工作。
“上述所谓能源主管部门在我的理解就是指能源部。未来,中国很可能将成立统一管理能源工作的专门部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林伯强昨天对本报记者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严陆光教授也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一提法实际上为能源部的成立埋下伏笔。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则在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统一管理”就是指不要政出多门,实现统筹管理。“但关于是否成立能源部先不要去猜测,因为这还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稿,意味着还会有改动。”
“中国肯定需要一个统一、协定的能源部门,否则就会出现各唱各调的局面,对国家能源战略不利。”严陆光说。
定价机制
市场调节主导能源定价
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按照有利于反映能源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原则,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能源产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这和十七大报告的提法是一致的。从法律角度看,这仍是一大进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林伯强教授告诉本报记者,业内一直在呼吁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这次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
在他看来,当前几乎所有的能源产品都具备市场竞争条件,因此从大方向看,未来都有可能让市场主导价格。“关键还是时间问题,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时间表。”
市场准入
能源供应实行准入制度
征求意见稿规定,能源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同时,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国家能源规划和政策依法制定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项目、能源加工转换项目的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关系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能源批发、零售、进出口等供应业务,实行准入制度。能源供应业务准入条件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这些准入方面的规定对中国能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能源法起草专家组常驻专家、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肖国兴告诉本报记者,以往的法律由于缺少对市场化利用能源的规定,因此对能源利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引导。而能源法实施后,能源利用的产权关系将得到稳定,有资格进入能源领域开发的单位,其合法地位将获得认可。
他表示,我国的水能、潮汐能资源非常丰富,之所以没人投资,就是出于产权问题没有解决的缘故。
投资产权制度
重要领域由国有资本控股
征求意见稿规定,能源领域实行多元化投资产权制度。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领域,实行国有资本控股为主体的投资产权制度。
“多元化投资产权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在实施了,如电力、煤炭领域。相对而言,石油领域的集中度较高。而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国际竞争非常激烈,石油的自然垄断也比较明显。因此,总体上,虽然不排除各种投资进入能源领域的可能性,但实际情形将根据市场需要、技术和国际竞争等各方面条件决定。”周大地说。
他同时表示,赞同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领域,实行国有资本控股为主体的投资产权制度。
严陆光则指出,尽管征求意见稿为多元化投资产权开了口子,但并不意味着国家就可以放弃调控,因为这涉及到能源安全等问题。在能源投资领域,国家还是应当发挥主导作用。
能源储备
原则上承认企业义务储备
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建立能源储备制度,规范能源储备建设和管理,提高能源应急处置能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能源储备包括能源产品储备和能源资源储备。国家能源产品储备分为政府储备与企业义务储备。
“关于储备问题,业内的理解一直有分歧,有的支持仓库储备,有的则支持保留矿藏储备。而此次征求意见稿其实是将两种储备都涵盖在一起。而在义务储备方面,各国都在提倡,但相对国家储备而言,企业义务储备的动用没有那么多限制。”周大地说。
对此,严陆光认为,尽管征求意见稿原则上规定了企业义务储备的可能,但在当前的条件下,中国还是以政府储备为主。在他看来,中国能源储备当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政府储备太少,当务之急还是应当构建政府储备体系。
林伯强则表示,中国对资源储备方面还比较缺位,基本是发现一个开采一个。但能源法公布后,将会令这一现象有所改观。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据国家能源办介绍,我国能源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能源法起草工作从一开始就坚持广开言路、集中民智、开门立法。目前,起草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形成了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提高立法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能源法起草组决定从2007年12月1日开始,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公布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通知指出,社会公众可以就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或建议,通过信函、传真、E-mail或网上跟贴的形式反馈至国家能源办。征求意见活动计划至2008年2月1日结束。
这份首次公开曝光的征求意见稿包含总则、能源综合管理、能源战略与规划、能源开发与加工转换等15章,共140条。记者从征求意见稿上看到,与中国能源领域相关的内容几乎被全部涵盖,其中更有五大亮点逐一呈现。
管理架构
为成立能源部埋下伏笔
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能源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能源管理工作。
“上述所谓能源主管部门在我的理解就是指能源部。未来,中国很可能将成立统一管理能源工作的专门部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林伯强昨天对本报记者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严陆光教授也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一提法实际上为能源部的成立埋下伏笔。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则在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统一管理”就是指不要政出多门,实现统筹管理。“但关于是否成立能源部先不要去猜测,因为这还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稿,意味着还会有改动。”
“中国肯定需要一个统一、协定的能源部门,否则就会出现各唱各调的局面,对国家能源战略不利。”严陆光说。
定价机制
市场调节主导能源定价
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按照有利于反映能源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原则,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能源产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这和十七大报告的提法是一致的。从法律角度看,这仍是一大进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林伯强教授告诉本报记者,业内一直在呼吁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这次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
在他看来,当前几乎所有的能源产品都具备市场竞争条件,因此从大方向看,未来都有可能让市场主导价格。“关键还是时间问题,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时间表。”
市场准入
能源供应实行准入制度
征求意见稿规定,能源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同时,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国家能源规划和政策依法制定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项目、能源加工转换项目的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关系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能源批发、零售、进出口等供应业务,实行准入制度。能源供应业务准入条件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这些准入方面的规定对中国能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能源法起草专家组常驻专家、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肖国兴告诉本报记者,以往的法律由于缺少对市场化利用能源的规定,因此对能源利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引导。而能源法实施后,能源利用的产权关系将得到稳定,有资格进入能源领域开发的单位,其合法地位将获得认可。
他表示,我国的水能、潮汐能资源非常丰富,之所以没人投资,就是出于产权问题没有解决的缘故。
投资产权制度
重要领域由国有资本控股
征求意见稿规定,能源领域实行多元化投资产权制度。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领域,实行国有资本控股为主体的投资产权制度。
“多元化投资产权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在实施了,如电力、煤炭领域。相对而言,石油领域的集中度较高。而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国际竞争非常激烈,石油的自然垄断也比较明显。因此,总体上,虽然不排除各种投资进入能源领域的可能性,但实际情形将根据市场需要、技术和国际竞争等各方面条件决定。”周大地说。
他同时表示,赞同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领域,实行国有资本控股为主体的投资产权制度。
严陆光则指出,尽管征求意见稿为多元化投资产权开了口子,但并不意味着国家就可以放弃调控,因为这涉及到能源安全等问题。在能源投资领域,国家还是应当发挥主导作用。
能源储备
原则上承认企业义务储备
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建立能源储备制度,规范能源储备建设和管理,提高能源应急处置能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能源储备包括能源产品储备和能源资源储备。国家能源产品储备分为政府储备与企业义务储备。
“关于储备问题,业内的理解一直有分歧,有的支持仓库储备,有的则支持保留矿藏储备。而此次征求意见稿其实是将两种储备都涵盖在一起。而在义务储备方面,各国都在提倡,但相对国家储备而言,企业义务储备的动用没有那么多限制。”周大地说。
对此,严陆光认为,尽管征求意见稿原则上规定了企业义务储备的可能,但在当前的条件下,中国还是以政府储备为主。在他看来,中国能源储备当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政府储备太少,当务之急还是应当构建政府储备体系。
林伯强则表示,中国对资源储备方面还比较缺位,基本是发现一个开采一个。但能源法公布后,将会令这一现象有所改观。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