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花园

2014-3-24 21:10:20 [db:作者] 法尊 发布者 0333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作者:黄上峰

出版年: “民88”
     研究生: 黄上峰 Shang Feng Huang
(以研究生姓名查询“国家图书馆”索书号 ,未查获者表“国图”尚未典藏)
(以研究生姓名查询“国科会科资中心”微片数据库)
(连结至“全国”图书联合目录)  (连结至政大图书馆馆藏目录)
    论文名称: 侵权行为法上危险责任之研究
    指导教授: 苏永钦博士
    学位类别: 硕士
    校院名称: 国立政治大学
    系所名称: 法律学系
      学号: 82651001
     学年度: 87
     语文别: 中文
    论文页数: 164
     关键字: 侵权行为 Gefaehrdungshaftung、危险责任 Unerlaubte Handlungen、归责原理 Delikt、过失责任 Verkehrssicherungspflichten、过失客观化 Gefahrdungshaftung、社会安全义务 torts、交易安全义务 strict liability、无过失责任 abnormally dangerousactivities
[摘要]
以过失责任主义为基本原则之侵权行为法 , 于十九世纪达到鼎盛时期,但在这个时期业已开始受到压力。此项压力主要来自工业灾害和铁路交通事故。立法者所采取的对策为制订特别法,例如一八三八年十一月三日之普鲁士铁路法,或另创补偿制度 , 例如英国一八九七年之劳工补偿法。换言之,即立法者一方面坚守过失责任原则,在他方面则例外地就特别损害事故承认无过失责任,或将之纳入社会安全体制内。然而,由于意外事故急剧增加,为适应社会需要 , 无过失责任制度渐次扩张,迄至今日,已成为与过失责任具有相同地位之损害赔偿归责原则。本论文即以在无过失责任中居于主流地位之危险责任为主题,探究其理论构成及发展趋势。
本论文在结构上分为六章廿一节,拟以比较法学、法律历史学、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等方法,探讨危险责任之理论及其发展,并从哲学、比较法、经济、程序法及社会等观点,研究及检讨危险责任之各项问题。危险责任在沿革上是为解决过失责任主义之缺陷而生的,可以说过失责任是危险责任的母亲,也是他的反面教材。然而,在危险责任无法填补被害人之损失时,过失原则亦得作为补充制度,并在危险责任法制无特别规定时,借用其原理原则,以便利其解释适用,故应可谓,危险责任之所以为世人所瞩目,乃因其站在过失责任主义的巨人肩上。是以,本文对于过失责任的基本法制和流变,亦尽可能详予论述,因为危险责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法制度,他和其他归责原理中的民事责任是相互辅助而合作并存的,他们虽然各有其特色和不同点,但其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促进文化,谋求人类力量的最高发挥,这也正是立法者、司法者和法学者的职责所在。
危险责任是以危险为特征的推定过失或无过失责任,所牵涉的领域和知识甚多,光是产品责任的资料,直可用「堆积如山」来形容,如何在相当的篇幅内整理文献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 就一个这么大的题目而言,自有其困难度。这篇论文并不欲标新立异,因为我一直走在前人帮我开辟的路上,惟希望本论文能以我国危险责任法制的补充者自居,并发挥拋砖引玉的功能,集合法学者的智慧,使我国成为先进的法治国家。作者才疏学浅,本文内容如有谬误失当之处,尚祈方家不吝指正为祷。

[论文目次]
第一章 危险责任概论----1
 第一节 「危险」的意义---??1
 第二节 民事上危险责任概述---1
 第三节 公法上危险责任概述---5
第二章 从归责原理之变动论危险责任之发展-??11
 第一节 过失责任主义的基本法制--??11
 第二节 过失客观化、违法视为过失、与过失推定???24
 第三节 危险责任在无过失责任中之地位-???36
 第四节 危险责任在归责原理中之地位--42
第三章 主要国家的危险责任法制--???46
 第一节 英国法----??46
 第二节 美国法----??48
 第三节 德国法----??51
 第四节 法国法----??68
 第五节 日本法----??71
第四章 “我国”侵权行为及危险责任法制之沿革与发展???80
 第一节 西方侵权行为与危险责任法制之继受-?80
 第二节 我国危险责任法制之类型--??81
 第三节 最近立法的趋势---??101
 第四节 预防和分散危险的辅助制度--?112
第五章 危险责任法制之分析---?132
 第一节 哲学的观点----132
 第二节 比较法的观点---???134
 第三节 经济的观点----136
 第四节 程序法的观点---???140
 第五节 社会的观点----148
第六章 结论-----157
参考资料-----??160

[参考文献]
一、中文资料
(一)专着:
王伯琦着,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法务通讯杂志社,“民国”八十二年
王泽鉴着,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三民书局,“民国”七十九年
王泽鉴着,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二册,三民书局,“民国”七十九年
王泽鉴着,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三册,三民书局,“民国”八十年
王泽鉴着,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六册,三民书局,“民国”八十七年
王泽鉴着,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八册,三民书局,“民国”八十五年
王泽鉴着,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三民书局,“民国”八十七年
史尚宽着,债法总论,自行出版,“民国”六十一年
司法院研拟,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初稿,保成文化出版公司,“民国”八十一年
台北地检署印行,航空运送责任与安全,“民国”八十四年
行政院经建会,公害纠纷处理及民事救济法制之研究,“民国”七十七年
行政院消保会,企业经营者对消费者侵权赔偿责任制度之比较研究,“民国”八十四年
朱柏松着,商品制造人侵权行为法之比较研究,五南图书公司,“民国”八十年
朱怀祖着,药物责任与消费者保护,五南图书公司,“民国”八十六年
John G.Fleming着,何美欢译,民事侵权法概论,香港中文大学,一九九二年
林益山着,商品责任及保险与消费者保护,六国出版社,“民国”七十六年
洪逊欣着,法理学,三民书局,“民国”八十三年
施启扬着,民法总则,三民书局,“民国”七十六年
翁岳生着,法治国家之行政法与司法,月旦出版社,“民国”八十三年
马维麟着,民法债编注释书(一),五南图书公司,“民国”八十四年
陈春生着,核能利用与法之规制,月旦出版社,“民国”八十四年
陈荣宗、林庆苗着,民事诉讼法,三民书局,“民国”八十五年
责任保险研究基金会,责任保险论文集,第九辑,“民国”七十七年
望月礼二郎着,牛豫燕校订,英美法,五南图书公司,“民国”八十六年
黄立着,民法债编总论,三民书局,“民国”八十五年
黄仁宇着,资本主义与廿一世纪,联经出版公司,“民国”八十二年
张世贤编,各国宪法条文汇编,瑞兴图书公司,“民国”八十四年
张宏生,谷春德主编,吴博文整理,西洋法律思想史,汉兴书局,“民国”八十二年
椎木绿司着,陈国璋译,汽车事故损害赔偿之理论与实际,保险事业发展中心,“民国”八十二年
曾隆兴着,公害纠纷与民事救济,三民书局,“民国”八十四年
刘得宽着,法学入门,五南图书公司,“民国”七十七年
刘春堂着译,消费者保护与消费者法,“行政院”消保会编印,“民国”八十五年
刘兴善译,美国法律整编,侵权行为法,司法院印行,“民国”七十五年
F.Ossenbuehl着,蔡丽照译,西德国家责任法,法务部印行,“民国”七十五年
廖义男着,国家赔偿法,三民书局,“民国”八十二年
郑玉波着,民法总则,三民书局,“民国”七十五年
郑玉波着,民法债编总论,三民书局,“民国”七十五年
潘维大着,英美侵权行为法案例解析(下),瑞兴图书公司,“民国”八十七年
谢哲胜着,财产法专题研究,三民书局,“民国”八十四年
苏永钦着,司法改革的再改革,月旦出版社,“民国”八十七年
(二)论文:
丘聪智着,从侵权行为归责原理之变动论危险责任之构成,台大博士论文,“民国”七十一年
林腾鹞着,危险责任之研究,台大硕士论文,“民国”六十一年
林慧贞着,论消费者保护法之服务无过失责任,台大硕士论文,“民国”八十五年
林淑娟着,国际航空运送人对旅客伤亡之损害赔偿责任,东吴大学硕士论文,“民国”八十四年
范姜真撰,国家就公有公共设施所致损害赔偿责任之研究,文化大学硕士论文,“民国”七十二年
范智达撰,侵权行为责任社会化之研究,中正大学硕士论文,“民国”八十五年
施柏宏着,论消费者保护法之商品无过失责任─以第七条之解释适用为中心,东海大学硕
士论文,“民国”八十四年
陈弘仁撰,公法上危险责任之研究,辅大硕士论文,“民国”八十四年
张万益着,日本制造物责任法之研究,淡大硕士论文,“民国”八十六年
彭铭渊着,海峡两岸民用航空运送人责任之研究,海洋大学硕士论文,“民国”八十四年
苏珍芬撰,商品制造人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经济分析,台大硕士论文,“民国”八十年。
(三)期刊:
朱柏松着,侵权行为理论发展之新趋势,法学丛刊第一五三期,“民国”八十三年
林美惠着,国家责任试析─以国家的损害赔偿责任为主,载于宪政时代第二十三卷第二期
,民国八十六年
范建得着,美国对于从事「异常危险行为」者之强制责任,载于美国月刊第五卷第五期,
“民国”七十九年。
陈国义着,民法因果关系之理论、概念及举证责任在德国环境损害赔偿事件的适用及其转
变,载于法学丛刊第一六O期,“民国”八十四年
陈彩霞着,日本制造物责任法,载于万国法律第八十四期,“民国”八十四年
杨佳元着,一般危害责任理论─就一般危害责任理论,探讨消费者保护法之商品制造人责
任与民法修正草案第一九一条之若干问题,载于法学丛刊第一六三期,“民国”八十五年
刘文毅着,日本自赔法之损害赔偿责任探讨,载于保险专刊第三十二辑,“民国”八十二年。
萧文生着,德国环境责任法,载于法学丛刊第一五八期,“民国”八十四年
苏永钦着,相邻关系在民法上的几个主要问题─并印证于Teubner的法律发展理论,载于法
学丛刊第一六三期,“民国”八十五年
二、日文资料
小林秀之、神田秀树着,法经济学入门,弘文堂,昭和六十三年
日本法社会学会编,日本法社会学,有斐阁,昭和五十四年
六本佳平着,法社会学,有斐阁,一九九O年
石田穰着,损害赔偿法再构成,东京大学出版会,一九七七
石田穰着,不法行为法再构成,法学协会杂志,第七十一卷第四、五、七期,一九七五
石本雅男着,过失责任论危险责任论,阪大法学第卅二期,一九五九
加藤一郎着,不法行为法研究,有斐阁,昭和三十六年
冈松参太郎,无过失损害赔偿责任论,有斐阁,一九六三
野村好弘/伊藤高义/浅野直人编着,不法行为法,一九九O年
森岛昭夫着,不法行为法讲义,有斐阁,一九八九年
三、英文资料
Bell,John/Boyron,Sophie/Whittaker,Simon, Principles of French Law,1998.
Fleming,John 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of Torts,2nd edition,1985.
Fleming,John G., The American Tort Process,1988.
Gilles,Stephen G., Negligence,Strict Liability,and The Cheapest Cost-Avoider,
78 Virginia Law Review,1992.
Haight,Fulton / Sheller,John, Seminar on American Product Liability and Damage
Law and Status of the Insurance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Bankers Club,
Taipei,1996.
Heuston/Buckley, Salmond and Heuston on the Law of Torts,21nd edition 1996.
Hylton,Keith N.,The Influence of Litigation Cost on Deterrence under Strict
Liability and under Negligenc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1990.
Jr.,Thomas C.Galligan, Strict Liability in Action:The Truncated Learned Hand
Formula,52 Louisiana Law Review,1991.
Jr.,William C.Power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Products and Service in Strict
Liability,62 North Carolina Law Review,1984.
Jones,William K., Strict Liability for Hazardous Enterprise,92 Columbia Law
Review,1992.
Kionka,Edward J., Torts in a Nutshell ,2nd ed.,1992.
Note,Responsibility and Luck,104 LQR,1988.
Note,Absolute Liability for Ammunition Manufacturers,108 Harvard Law Review,
1995.
Note,Celestine v.Union Oil Company of California :Repairman and the
Unreasonable Risk Determination in Louisiana Strict Liability Jurisprudence,57
Louisiana Law Review,1996.
Phillips,Jerry J.,Products Liability in a Nutshell,3nd edition,1988.
Posner,Richard A.,The Economics of Justic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
Tunc,Andre, Introduction,Torts,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Law,
Vol.XI,1974.
Vandall,Frank J., Applying Strict Liability to Professionals:Economic and
Legal Analysis,59 India Law Journal,1983.
Weir,Tony, A Casebook on Tort,8nd edition,1996.
四、德文资料
Bar,v.,Verkehrspflichten,Berlin,1980.
Becker/Boehme/Dittrich,Kraftverkehrs-Haftpflicht-Schaeden,18.Auflage,
Heidelberg,1992.
Brox,Hans,Besonderes Schuldrecht,20.Auflage,Muechen,1995.
Doerner,H.,BGB- Schuldrecht 2, 4.Auflage,Heidelberg,1993.
Deutsch,E.,Allgemeines Haftungsrecht,2.Auflage,Muechen,1995.
Deutsch,E.,Unerlaubte Handlungen, Schadensersatz und Schmerzensgeld,2.Auflage,
Muechen,1993.
Deutsch,E.,Das neue System der Gefaehrdungshaftung: Gefaehrdungshaftung,
erweiterte Gefaehrdungshaftung und Kausal-Vermuttungshaftung,NJW,1992.
Deutsch,E., Die Haftung des Tierhaters,JuS,1987.
Deutsch,E. ,Haftung und Rechtsschutz im Gentechnikrecht,VerR,1990.
Deutsch,E., Method und Konzept der Gefaehrdungshaftung,VersR,1971.
Deutsch,E.,Gefaehrdungshaftung:Tatbestand und Schutzbereich,JuS,1981.
Esser/Weyers,Schuldrecht II/2,5.Auflage,Karlsruhe,1979.
Filthaut,W., Haftpflichtgesetz,Kommentar,4.Auflage,Muechen,1994.
Fischerhof, H.,Deutsches Atomgesetz und Strahlenschutzrecht, Kommentar I,2.
Auflage,Baden-Baden,1978.
Grueneberg,C., Haftungsquoten bei Verkehrsunfaellen,3.Auflage,Muechen,1996.
Gelhaar/Thuleweit,Das Haftpflichtrecht des Strassenverkehrs,Tuebingen,1969.
Gernhuber,J.,/Grunewald,B.,Buergerliches Recht,4.Auflage,Muechen,1998.
Hager,G., Das neue Umwelthaftungsgesetz,NJW 1991
Honsell,H., Produkthaftungsgesetz und allgemein Deliktshaftung,JuS 1995.
Koetz,Haftung fuer besonder Gefahr,AcP 170,1970.
Kanno,H.,Gefaehrdungshaftung und rechtliche Kanalisierung im Atomrecht,
Bentheim,1966.
Kullmann,J., Produkthaftungsgesetz,Kommentar,Berlin,1990.
Koch ,A. / Ibelgaufts,H., Gentechnikgesetz,Kommentar,Weinheim,1992.
Lehmann/Huebner,Allgemeiner Teil des Buergerlichen Gesetzbuches,Berlin,1966.
Larenz/Canaris,Schuldrecht II/2,13.Auflage,Muechen,1994.
Landsberg,G./Luelling,W.,Umwelthaftungsrecht,Kommentar,Koeln,1991.
Medicus,D.,Schuldrecht II,8.Auflage,Muechen,1997.
Medicus,D.,Gesetzliche Schuldverhaeltnisse,3.Auflage,Muechen,1996.
Medicus,D.,Buergerliches Recht,16.Auflage,Koeln,1993.
Marburger,P.,Grundsatzfragen des Haftungsrechts unter dem Einfluss der
gesetzlichen Regelungen zur Produzenten-und zur Umwelthaftung,AcP 192,1992.
Mueller,G., Besonderheiten der Gefaehrdungshaftung nach STVG,VersR,1995.
Michalski,L., Das Produkthaftungsgesetz,Jura,1995.
Meder,S.,Hoehere Gewalt als Entlastungsgrund-ein Beispiel fuer die konvergenz
zweier Haftungsprinzipien, JZ,1994.
Maurer,H.,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10.Auflage, Muechen 1995.
Ogorek,R.,Untersuchungen zur Entwicklung der Gefaehrdungshaftung im 19.
Jahrhundert,Koeln,1975.
Ossenbuehl,F., Staatshaftungsrecht,5. Auflage,Muechen,1998.
Rinck,Gerd ,Gefaehrdungshaftung,Goettingen,1959.
Schloen,M./Steinfeltz,H.,Regulierung von Personenschaeden,Bonn,1978.
Simon,Juergen/Weyer,Anne,Die Novellierung des Gentechnikgesetzes,NJW,1994.
Strickler,H.,Die Entwicklung der Gefaehrdungshaftung : Auf dem Wegzur
Generalklausel ? ,Bern,1983.
Taupitz,J.,Das Umwelthaftungsgesetz als Zwischenschritt auf dem Weg zueinem
effektiven Umwelthaftungsrecht, Jura,1992.
Terbille,M.,Der Schutzbereich der Tierhalterhaftung nach §833 S.1BGB,VersR,
1994.
Wolf, E., Schuldrecht II,Koeln,1978.
Wagner,G.,Kollektives Umwelthaftungsrecht auf genossenschaftlicher Grundlage,
Berlin,1990.
240331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