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专题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资讯
›
热点案件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诺基亚指控苹果旗下产品侵犯公司专利权
2016-12-23 10:47:44
七柒
法士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请选择
安徽省
北京市
福建省
甘肃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海南省
河北省
河南省
黑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山东省
山西省
陕西省
上海市
四川省
天津市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云南省
浙江省
重庆市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1581
转载信息
作者:
马婧 王全浩 陈彦旭 杨砺
同意转载:
是
来源:
新京报
正在更新加载主题内容的条文数据,请您耐心等候一下....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指控苹果旗下产品侵犯公司32项技术专利权,苹果此前已对诺基亚提起反垄断诉讼
在宣布2017年回归手机业务后不久,诺基亚于当地时间12月21日宣布,已经向德国和美国3家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苹果公司旗下iPhone、iPad等产品侵犯公司32项技术专利权。
在诺基亚发起诉讼的前一天,苹果则针对以诺基亚为核心的9家公司提起反垄断诉讼。
诺基亚称多次交涉未达成一致
诺基亚在官网发布的声明称,诺基亚分别向德国杜塞尔多夫、曼海姆和慕尼黑地区法庭以及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地方法庭发起了诉讼,涉及显示屏、用户界面、软件、天线、芯片组及视频编码等各种专利。
诺基亚向美国法院提交的起诉书显示,在美国的涉案专利共计8项,主要涉及H.264视频编码相关技术,苹果旗下包括iPhone、iPad、iPod、Apple Watch、Apple TV及Mac电脑等提供H.264视频编码支持的产品均涉嫌构成对诺基亚专利的侵权。
起诉书显示,2014年8月31日,诺基亚通知苹果公司,苹果公司涉嫌侵犯其超过30项专利技术,并邀请苹果公司就专利许可合作进行协商。随后双方就专利合作进行了多次磋商。直到诺基亚正式起诉苹果公司,双方还有多次交涉或沟通,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诺基亚在起诉书中并未直接宣布索赔的具体金额,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表示,美国是判例法,是参照以前的判例标准去索赔,不像国内直接给出具体索赔数额。理论上来讲,不同专利涉及的费用不同,法院将按照测算的费率来算出涉案的具体金额。
昨日,新京报记者致电诺基亚中国区负责人,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此前曾“告赢”苹果
在诺基亚发起诉讼的前一天,苹果于当地时间20日发起了反垄断诉讼。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联邦法院公布的起诉书显示,苹果称由于手机业务的衰败,导致诺基亚将专利转移至专利行使企业,而专利行使企业规定的专利费用太高,破坏了FRAND原则。
苹果称,包括诺基亚在内的数家公司串通一气,“利用不公平和不利于竞争的专利许可协议条款,不恰当地加重手机厂商创新的负担”。对于这一诉讼,新京报记者昨日未能联系到苹果方面予以置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诺基亚依靠旗下的一家公司刚刚赢得了一场与苹果公司的诉讼。据外媒报道,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作出判决,认定苹果公司侵犯MobileMedia Ideas公司持有的“polite-ignore”手机呼叫静音专利,责令苹果公司赔偿300万美元。
李俊慧认为,之所以呈现出诺基亚主动进攻,苹果被动防守的局面,主要是因为诺基亚暂时不生产移动终端设备。“其实,苹果也有专利,双方是可以达成交叉许可的。但目前诺基亚不生产移动终端,双方之间只是一个许可合作的问题,我不需要你手里的专利,但是你需要的我的专利,用到了就要付钱。”
■ 追问
1
起诉有助于诺基亚“回归”吗?
2016年12月1日,诺基亚在官网宣布,获得“Nokia”手机品牌长达十年授权的荷兰HMD公司正式运营,并将于2017年推出回归后的诺基亚新手机。在“回归”的前夜,诺基亚为何要选择起诉苹果呢?
李俊慧表示,诺基亚专利变现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诺基亚直接出面,和相关厂商谈授权合作,另外一种就是诺基亚把一部分专利转让给第三方,这些机构不是自己生产的专利,只是持有这些专利,然后去起诉相关使用的厂商收取费用,在国外也有企业称其为“专利流氓”。
诺基亚在声明中提到,自从2011年与苹果达成某些专利的授权协议以来,苹果拒绝为其产品中使用的其他诺基亚技术专利建立授权协议。
李俊慧表示,诺基亚和苹果在2011年的时候在通信技术领域曾达成合作,苹果也缴纳了相应费用,但是在除此以外的其他领域双方没有达成合作。“诺基亚这句话的潜台词是,2011年的时候,苹果是缴费的,现在你的产品中用了我其他的专利,你也应该缴费,但实际上苹果没有交钱。”
李俊慧认为,这次起诉对于诺基亚明年回归只起到了隐性的帮助,直接的帮助作用不大,毕竟还是靠产品说话。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表示,诺基亚起诉苹果并不是为专利,而是为市场,通过起诉苹果,可以重启诺基亚的高端形象,意味着企业是技术沉淀的,同时可以唤醒记忆中的客户,很多专利都是长久战,可以吸引到消费者的注意力。
对于诺基亚回归的前景,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认为,诺基亚在国内仍然有消费群体和记忆客户,能否成功进入中国市场,还要看价格策略和战略是否与市场吻合。
2
诺基亚是“专利巨头”吗?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22日,诺基亚的专利检索总量为12970件(条)。新京报记者输入“苹果公司”后显示,专利检索量为4906条。
近年来,诺基亚与各大手机巨头的专利战时有发生。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诺基亚就与苹果之间发生过专利战,最终苹果向诺基亚一次性支付的赔偿金约4.2亿欧元。2012年,老牌手机制造商黑莓也在专利战中败给诺基亚,同意和解,并向诺基亚支付专利费用。同是2012年,诺基亚起诉HTC,称HTC在全球范围内侵犯了其45项专利。在2014年诺基亚宣布,与HTC签订了专利与技术合作协议。
根据研究机构 ValueWalk统计,包括苹果、三星、HTC、黑莓、LG、索尼、摩托罗拉、华为等近40家公司都需要向诺基亚缴纳专利授权费。
专利技术给诺基亚带来的收益也从财报中得到了侧面印证,诺基亚2015年度财报显示,诺基亚的技术部门经营着大量手机方面2G/3G/4G方面的专利技术,2015全年,技术部门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102%。
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认为,目前诺基亚类似于“专利僵尸”,每年的专利费是公司很大的一块收入。如果能拿到实打实的钱对公司也有帮助,但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关注度。
3
诉讼对国产厂商影响几何?
对于诺基亚起诉苹果事件,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表示,虽然诺基亚在手机行业已经边缘化,但其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仍不容小觑。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表示,诺基亚通过专利起诉苹果,只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都应尊重专利的保护价值。即使有些行为使同行感到困扰,但他曾经在手机行业中为早期研发奠定了基础。那么这就是他未来的商业价值。
洪仕斌认为,此事件不会对中国手机行业产生多大影响。因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跨越,再加上诺基亚起诉苹果的专利案在先,中国手机品牌定会“绕道”而行。另外,该事件也并不代表诺基亚的回归,因为诺基亚是“没落的贵族”,在智能机时代毫无建树,再加上近年来在品牌、渠道、技术上都产生了断层,回归遥不可及。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指控苹果旗下产品侵犯公司32项技术专利权,苹果此前已对诺基亚提起反垄断诉讼
在宣布2017年回归手机业务后不久,诺基亚于当地时间12月21日宣布,已经向德国和美国3家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苹果公司旗下iPhone、iPad等产品侵犯公司32项技术专利权。
在诺基亚发起诉讼的前一天,苹果则针对以诺基亚为核心的9家公司提起反垄断诉讼。
诺基亚称多次交涉未达成一致
诺基亚在官网发布的声明称,诺基亚分别向德国杜塞尔多夫、曼海姆和慕尼黑地区法庭以及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地方法庭发起了诉讼,涉及显示屏、用户界面、软件、天线、芯片组及视频编码等各种专利。
诺基亚向美国法院提交的起诉书显示,在美国的涉案专利共计8项,主要涉及H.264视频编码相关技术,苹果旗下包括iPhone、iPad、iPod、Apple Watch、Apple TV及Mac电脑等提供H.264视频编码支持的产品均涉嫌构成对诺基亚专利的侵权。
起诉书显示,2014年8月31日,诺基亚通知苹果公司,苹果公司涉嫌侵犯其超过30项专利技术,并邀请苹果公司就专利许可合作进行协商。随后双方就专利合作进行了多次磋商。直到诺基亚正式起诉苹果公司,双方还有多次交涉或沟通,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诺基亚在起诉书中并未直接宣布索赔的具体金额,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表示,美国是判例法,是参照以前的判例标准去索赔,不像国内直接给出具体索赔数额。理论上来讲,不同专利涉及的费用不同,法院将按照测算的费率来算出涉案的具体金额。
昨日,新京报记者致电诺基亚中国区负责人,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此前曾“告赢”苹果
在诺基亚发起诉讼的前一天,苹果于当地时间20日发起了反垄断诉讼。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北区联邦法院公布的起诉书显示,苹果称由于手机业务的衰败,导致诺基亚将专利转移至专利行使企业,而专利行使企业规定的专利费用太高,破坏了FRAND原则。
苹果称,包括诺基亚在内的数家公司串通一气,“利用不公平和不利于竞争的专利许可协议条款,不恰当地加重手机厂商创新的负担”。对于这一诉讼,新京报记者昨日未能联系到苹果方面予以置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诺基亚依靠旗下的一家公司刚刚赢得了一场与苹果公司的诉讼。据外媒报道,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作出判决,认定苹果公司侵犯MobileMedia Ideas公司持有的“polite-ignore”手机呼叫静音专利,责令苹果公司赔偿300万美元。
李俊慧认为,之所以呈现出诺基亚主动进攻,苹果被动防守的局面,主要是因为诺基亚暂时不生产移动终端设备。“其实,苹果也有专利,双方是可以达成交叉许可的。但目前诺基亚不生产移动终端,双方之间只是一个许可合作的问题,我不需要你手里的专利,但是你需要的我的专利,用到了就要付钱。”
■ 追问
1
起诉有助于诺基亚“回归”吗?
2016年12月1日,诺基亚在官网宣布,获得“Nokia”手机品牌长达十年授权的荷兰HMD公司正式运营,并将于2017年推出回归后的诺基亚新手机。在“回归”的前夜,诺基亚为何要选择起诉苹果呢?
李俊慧表示,诺基亚专利变现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诺基亚直接出面,和相关厂商谈授权合作,另外一种就是诺基亚把一部分专利转让给第三方,这些机构不是自己生产的专利,只是持有这些专利,然后去起诉相关使用的厂商收取费用,在国外也有企业称其为“专利流氓”。
诺基亚在声明中提到,自从2011年与苹果达成某些专利的授权协议以来,苹果拒绝为其产品中使用的其他诺基亚技术专利建立授权协议。
李俊慧表示,诺基亚和苹果在2011年的时候在通信技术领域曾达成合作,苹果也缴纳了相应费用,但是在除此以外的其他领域双方没有达成合作。“诺基亚这句话的潜台词是,2011年的时候,苹果是缴费的,现在你的产品中用了我其他的专利,你也应该缴费,但实际上苹果没有交钱。”
李俊慧认为,这次起诉对于诺基亚明年回归只起到了隐性的帮助,直接的帮助作用不大,毕竟还是靠产品说话。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表示,诺基亚起诉苹果并不是为专利,而是为市场,通过起诉苹果,可以重启诺基亚的高端形象,意味着企业是技术沉淀的,同时可以唤醒记忆中的客户,很多专利都是长久战,可以吸引到消费者的注意力。
对于诺基亚回归的前景,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认为,诺基亚在国内仍然有消费群体和记忆客户,能否成功进入中国市场,还要看价格策略和战略是否与市场吻合。
2
诺基亚是“专利巨头”吗?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22日,诺基亚的专利检索总量为12970件(条)。新京报记者输入“苹果公司”后显示,专利检索量为4906条。
近年来,诺基亚与各大手机巨头的专利战时有发生。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诺基亚就与苹果之间发生过专利战,最终苹果向诺基亚一次性支付的赔偿金约4.2亿欧元。2012年,老牌手机制造商黑莓也在专利战中败给诺基亚,同意和解,并向诺基亚支付专利费用。同是2012年,诺基亚起诉HTC,称HTC在全球范围内侵犯了其45项专利。在2014年诺基亚宣布,与HTC签订了专利与技术合作协议。
根据研究机构 ValueWalk统计,包括苹果、三星、HTC、黑莓、LG、索尼、摩托罗拉、华为等近40家公司都需要向诺基亚缴纳专利授权费。
专利技术给诺基亚带来的收益也从财报中得到了侧面印证,诺基亚2015年度财报显示,诺基亚的技术部门经营着大量手机方面2G/3G/4G方面的专利技术,2015全年,技术部门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102%。
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认为,目前诺基亚类似于“专利僵尸”,每年的专利费是公司很大的一块收入。如果能拿到实打实的钱对公司也有帮助,但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关注度。
3
诉讼对国产厂商影响几何?
对于诺基亚起诉苹果事件,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表示,虽然诺基亚在手机行业已经边缘化,但其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仍不容小觑。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表示,诺基亚通过专利起诉苹果,只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都应尊重专利的保护价值。即使有些行为使同行感到困扰,但他曾经在手机行业中为早期研发奠定了基础。那么这就是他未来的商业价值。
洪仕斌认为,此事件不会对中国手机行业产生多大影响。因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跨越,再加上诺基亚起诉苹果的专利案在先,中国手机品牌定会“绕道”而行。另外,该事件也并不代表诺基亚的回归,因为诺基亚是“没落的贵族”,在智能机时代毫无建树,再加上近年来在品牌、渠道、技术上都产生了断层,回归遥不可及。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评分
参与人数
1
法力
+10
收起
理由
覃达艺律师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