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花园

2014-4-28 07:50:58 [db:作者] 法尊 发布者 01019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来源:华西都市报

  经过3年的苦苦寻找,陈涛终于找齐了138家被告,他身后就是涉事商厦。

  陈涛头上仍有伤疤。
  3年前,陈涛路过一座商厦,被楼上落下的杯子砸中头,在律师的帮助下,他将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告上法庭。这一段维权路一走就是3年,直到今年4月28日开庭前夕,一份长达9页,多达138家的被告名单终于确定下来,其中包括负2楼的商家(本报曾连续报道)。
  对于高空抛物的补偿方式,律师界存在争议,这些频繁流动的商家又是否愿意接招。陈涛坦言,“这是个麻烦事。”
  婚事搁浅
  “能不能在一起要看身体恢复状况。”
  4月26日下午,陈涛转乘了两趟公交车,赶上地铁,从金牛区穿城到火车东站。为了参加4月28日的开庭,陈涛的母亲、二嫂、三嫂和堂兄专程从南充赶来,当老师的女友也请了假陪他前往。拖了三年的事总算看到了曙光,陈涛有些高兴,谈起这些年走过的维权路,他说只能用“辛酸”来概括。
  “那场意外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陈涛摸了摸头上那道仍旧清晰的伤疤,他是工厂的网络调试员,每个月有2000多元钱,住在工厂的集体宿舍里,女友在工厂附近特意合租了一个房子,两人下班了就会见个面。陈涛省吃俭用存钱,只是为了有个家,但存下的钱根本不够买房,但这并没有阻止两人结婚的决心。
  这场意外让他患上了创伤性癫痫,头痛将伴随他一生。家里花了17万多医药费,其中10多万元都是借的,父母和弟弟不得已外出打工还债。结婚的事也因此搁浅,直到现在,陈涛女友的父母都有些担心,“说能不能在一起就要看身体恢复状况”。
  商家质疑
  “杯子砸人,就该通过技术手段侦破。”
  经旁人的提点,陈涛决定找律师维权,核准被告并非易事,有的公司已经搬走或注销,或者名称不一致。陈涛说,为了核对商家的名称、法人代表、注册时间、股东信息,他不断往返于工商局、律师事务所、法院,可以说,坐起公交车都把成都跑了个遍。陈涛说,为了这件事,这几年花了至少几千元,这些钱都是从两人生活开销中抠出来的。
  陈涛说,他已经身心疲惫,如果自己能够幸运一点,也不会受这么多苦,事实上,高空抛物案件的处理并不像“陈涛案”一样费尽周折,但前提是找到造成确定的伤害对象,认定和追责就相对简单了。
  被卷入这场官司的商家也颇有怨言,一位商家说,商厦走廊内都有监控,如果是商铺扔的,应该一看就知道,物管在事发后就应该把视频调出来,仔细查看说不定就能找到线索。也有商家认为,杯子从天而降把人砸成重伤,就应该通过技术手段计算出杯子飞行的路线和重力,大致判断出最大嫌疑的楼层和方位,不至于让那么多不相干的商家卷入其中。
  被告回应
  “不参加开庭,如果对己不利会上诉。”
  2013年11月28日,经过多次增减修改,一份长达9页,多达138名商家的名单确定下来,不仅2楼到26楼的都成了被告,就连1楼、负2楼也都在其列。负2楼某通讯行老板罗琼感到不可思议,“我不可能从地下钻出来拿杯子砸人吧!”罗琼说,负2楼就一个车库和通讯行,他们的店在地下2层,没有窗户,并且事发时她正在铺子上做生意,也不可能作出此事。罗琼说,她会参加开庭,提出申诉,“我可以提供事发当天在我铺子上买东西的客户,他可以为我作证。”这两天,她也会找律师询问举证事宜,“我们没有错,也要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24楼一家通讯行负责人谢先生也成了被告,他指着窗外说:“我们的位置离他被砸中的地方很远,况且下面还有个大平台,杯子根本落不到街上!”虽然谢先生觉得十分冤枉,但对于出庭持保留意见,“到时等判了再说吧。”
  记者走访了近10家被告商家,其中一位商家表示已经聘请了律师专门处理此事,多数商家表示不会参加开庭,“感觉去了就像是有错,等判决结果再说,如果对我们不利,我们会上诉。”
  四川华敏律师事务所陈军律师说,如果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或者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就可以免责。有可能成为加害人的当事人能证明自己并不在建筑物中,或者根本没有占有造成损害发生之物,或者所处位置客观上不具有造成抛掷物致人损害的可能性,也可以免责。
240331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