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花园

标题: 天下法院 [打印本页]

作者: [db:作者]    时间: 2014-3-24 22:47
标题: 天下法院
原作者:曹士兵最高人民法院


不知道先生是否信佛,我作为晚辈的晚辈认识先生,一直觉得他也是一位佛法大师,而不仅仅是一位法学大师,不仅仅只懂得俗世的法则。
谢先生是法学大师,不用多说,仅举两件事即可窥之。一是先生年轻时学习德国民法典用的是德语,德国老师教授的,因此晚年以八十高龄还能作《德国民法导论》的译校;另一件事是梁慧星先生对谢先生的评价。他说:“当我们搞不懂(民法)的时候,再去问谢老师。” 梁先生是当代国内民法泰斗,他的评价足见谢先生民法学功底在当时无有出其右者。
然而,我一直觉得谢先生不仅仅是法学大师。
谢先生年轻时应当算是年少得志的,是天纵才华再加后天努力,在学辈中是佼佼者,而且遥遥领先。所以才有了抗战胜利后以二十多岁的华年赴台北当推事的历史。后来,包括谢先生在内的很多人都得到了一个头衔——“国民党旧法人员”。先生中年后以及部分晚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历尽磨难,其中的艰辛只有先生和其家人知道,时间的跨度,大约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一辈子了。天纵才华加后天努力,得到的是一辈子的磨难,凡人是要写在脸上的。但在认识先生后,发现他待人接物,谦恭有礼,辩法析理,铿锵有力,参加社会活动时着一身中山装,发言积极,直如一个退休的法学教师。一辈子的磨难,在先生的脸上、身上却如鸿过无痕。偶尔有后生小辈问先生在新疆的什么地方被强迫劳动30多年,先生只是微笑着说:“告诉你们,你们也不知道在哪里啊。”
这多少就是先生的佛性了。
俗世的法追求公平、正义、秩序、效率等价值,目的在于渡俗世的人避免危厄。但研究法的人也离不开法的保护,也可能被自己熟悉的法抛进“法”的漩涡。谢先生在五十年代那场政治风波中,就因为说了法也有社会性,旧法也可以继承的话,就被抛入“法”的漩涡,差不多一辈子就在磨难中过去了。我说先生肯定懂得佛法,是因为在漫长的厄运中,他所熟悉的俗世的法不能渡他,只能靠自己渡自己。经历了一辈子的磨难,却在先生的脸上、身上鸿过无痕,留给我们的永远是和蔼,说明先生确实自己渡了自己。能够渡自己的人,怎能没有佛性呢?
2002年初我们就被告知谢先生身患重疾,去日无多,能去看先生尽量去看。好心的师长还一再叮咛,谢先生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千万不要说漏了。大约是2002年的中秋,我们几个学习民法的师兄弟登门拜访先生,先生有些虚弱,但精神依然很好。招呼我们入座后,先生仍然侃侃而谈民法,并说自己的病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治疗,非常乐观。由于事前被打了招呼,大家都把自己学习民法中的困惑请教先生,先生清楚地作了回答,答案依旧是简洁、准确、实用的风格。临走时,先生和大家一一告别,并送到门口,由于我在最高法院当法官的缘故,先生在门口特意对我说:“你们每次咨询我的案件,我都写了意见,为什么总没有见你们反馈案件裁判情况呢?无论是否和我的意见一致,我都想知道裁判情况啊。”这只是一个随意的问题,我却感到很伤感,答非所问地回答了一句:“我在法院会好好干的。”事实上,在我的心中,这样的一句回答是刻意在和先生告别了,而且是永别。因为先生是法官,我也是法官,我相信他一定很关注当法官的弟子们的工作吧。
先生没有再说什么,在门口握了我的手,神情依旧和蔼。这就是我最后见到先生时的情景。
离开先生家后,我一直疑心先生并没有得什么重病,否则怎么一点看不出来?难道是保密工作做的太好?直到此刻写纪念先生的短文,我才更加肯定先生是有佛性的。疾病给予他的痛苦并不大于生活的危厄和磨难,先生没有把病痛写在脸上和身上,原因还是在于他自己渡了自己,留给他人的是和蔼,留给自己的是坦然。
我曾经和高、中、基层四级法院的同志上南岳衡山,看到一处庙宇门檐上挂着四个斗大的字——“天下法院”,大家说,今天我们不就是“天下法院”吗?于是合影留念。佛家庙宇的“法”,自然指佛法,“天下法院”自然指天下佛法集于南岳一家。谢先生是精于俗世法的,一生也受难于俗世法,如果说先生只是因为精于俗世法而受到尊敬,我想这是不全面的,还应该提到先生的佛性。俗世的法和佛法在先生那里是得到了统一的。那就是,以俗世的法做事,一丝不苟,宁折不屈;以佛法做人,慈悲为怀,渡人渡己。
先生年轻时就是法院的人,现在魂归天国大约也是在“天下法院”吧。
我在写下这篇纪念短文时,想到了南岳衡山上的横幅,竟直接以此为题,也不知有几分不妥,但思念先生的心情是清晰的,哀婉的。
(2005年7月)
                                                                                                                                 出处:《谢怀栻先生纪念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欢迎光临 法艺花园 (https://www.llgarde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