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花园

2014-4-8 16:16:09 [db:作者] 法尊 发布者 0267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徐昕译               
第53章 名誉权诉讼
    本部分诉讼指引补充《民事诉讼规则》第53章。
    1.一般规定
    本部分诉讼指引适用于名誉权诉讼。
    2.案情声明
    2.1案情声明仅限于必要的信息,以使其他当事人知悉所面对案件的性质。列明上述信息须准确,采取与有关诉讼标的相应的方式。
    2.2
    (1)在因书面诽谤提起的诉讼中,诉状格式须载明诉讼标的,即进行书面诽谤的出版物。
    (2)在因言词诽谤提起的诉讼中,诉状格式须尽可能载明提起诉讼之诽谤语言,以及识别诽谤语言所针对的人以及何时进行诽谤。
    2.3
    (1)原告须在诉状明细中指明,原告主张,被告使用的文字或语言具有侮辱性含义,并列明二种含义––––
    (a)有关文字或语言的自然、通常含义;以及
    (b)有关文字或语言的影射含义(即因已知事实不属所起诉的文字或语言范围,而主张向某人表示的特定含义)。
    (2)在影射含义的情形下,原告亦须标明诉讼范围之外的相关事实。
    2.4在因言词诽谤提起的诉讼中,如诉状明细未载明于诉状格式中的,则诉状明细须尽可能描述,被告使用诽谤语言的准确词句、诽谤语言所针对的人、以及何时进行诽谤。
    2.5如被告主张,原告所起诉的文字或语言是客观真实的,则须––––
    (1)指明其请求裁决为合理的有关侮辱性含义;以及
    (2)载明为支持其主张而依赖的事实情节。
    2.6如被告主张,原告所起诉的文字或语言是基于公共利益的公正评价,则须––––
    (1)指明其以基于公共利益的公正评价为抗辩的有关侮辱性含义;以及
    (2)载明为支持其主张而依赖的事实描述。
    2.7如被告主张,原告所起诉的文字或语言系在保密场合公开的,则须列明支持其主张的有关情形。
    2.8如被告主张,原告所起诉的文字或语言是客观真实的,或者是基于公共利益的公正评价,则原告须向被告送达再答辩状,具体承认或否认所提出的指控,并载明所依赖的事实。
    2.9如被告主张,原告起诉的所有文字或语言皆是基于公共利益的公正评价,或者在保密场合公开的,以及原告拟主张被告行为怀有恶意的,则原告须送达再答辩状,对所依赖的事实或事项进行描述。
    2.10
    (1)原告须对支持其损害赔偿所依据的事实或事项进行充分的描述。
    (2)如原告请求加重性或惩罚性损害赔偿的,则须提供《民事诉讼规则》第16.4条第1款第c项指定的信息。
    2.11被告根据《1996年名誉权法》第2条之规定,依赖于更正要约的,则被告的答辩须––––
    (1)在答辩状中陈述––––
    (a)其根据《1996年名誉权法》第4条第2款之规定依赖于更正要约;以及
    (b)其并未撤回或接受更正要约;以及
    (2)在提交答辩状时,一并提出更正要约副本。
    3.法院有关更正要约之权力
    3.1《1996年名誉权法》第2条至第4条规定,被告可就被指控具有侮辱性含义的文字或语言发表声明,进行更正。该法第3条规定,法院协助当事人进行更正。
    3.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现有诉讼程序之外,根据《民事诉讼规则》第8章之规定,提起《1996年名誉权法》第3条规定的诉讼––––
    (1)如当事人就进行更正的措施达成一致,以及该诉讼的唯一目的,便是请求法院根据《1996年名誉权法》第3条第3款作出履行更正要约命令的;或者
    (2)如当事人未就如下事项达成协议的––––
    (a)更正、赔礼道歉、公开发表所采取的措施;
    (b)赔偿损失的金额;或者
    (c)承担诉讼费用的金额。
    3.3
    (1)根据《1996年名誉权法》第3条之规定提起的诉讼或申请,须有书面证据支持。
    (2)本条第1款所指证据须包括––––
    (a)更正要约副本;
    (b)为履行更正要约而应采取措施的细节;
    (c)任何更正和赔礼道歉文本的副本;
    (d)任何更正和赔礼道歉公开发表的细节;
    (e)支付任何赔偿损失金额的陈述;
    (f)支付任何金额作为诉讼费用的陈述;
    (g)更正要约不令人满意的原因。
    (3)如未采取《1996年名誉权法》第2条第4款规定的任何措施,则本条第2款第c项至第f项所指证据须载明,当事人为履行更正要约而建议采取的措施,以及采取措施的日期,以及如果不采取措施的,尚未建议采取有关措施。
    4.对被告陈述的含义进行裁决
    4.1在任何阶段,法院皆可对如下事项进行裁决––––
    (1)被告的陈述是否具有案情声明中所指含义;
    (2)被告的陈述对原告是否具有侮辱性含义;
    (3)被告的陈述对原告是否具有其他的侮辱性含义。
    4.2申请法院对被告陈述的含义进行裁决的,可在送达诉状明细后随时提出。上述申请须立即提出。
    4.3如申请法院对被告陈述的含义进行裁决的,则申请通知书须载明,根据本部分诉讼指引之规定,申请法院对被告陈述的含义进行裁决。
    4.4申请通知书,或申请通知书载明或涉及的证据,或与申请通知书一并送达的证据,须准确标明请求法院考虑的被告陈述及有关含义。
    5.简易处理(Summary Disposal)
    5.1如当事人申请简易理的,申请通知书须载明––––
    (1)根据《1996年名誉权法》第8条之规定,申请简易处理;
    (2)补充《民事诉讼规则》第24章的诉讼指引第2条第3款规定的事项;以及
    (3)被告是否根据《1996年名誉权法》第2条提出更正要约,以及要约是否撤回。
    5.2在送达诉状明细后,当事人可随时申请简易处理。
    5.3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本条之规定––––
    (a)在名誉权诉讼中,法院已根据《1996年名誉权法》第8条第2款之规定作出简易救济,责令被告同意并公开更正和赔礼道歉的;以及
    (b)当事人在命令指定期间,不能就公开更正和赔礼道歉的内容达成协议的。
    (2)如法院根据该法之规定,许可上述类型简易救济的,则法院的命令应明确当事人就公开更正和赔礼道歉的内容、时间、形式和地点达成协议的期间。
    (3)如当事人在法院命令指定的期间,不能就公开更正和赔礼道歉的内容达成协议的,则原告须草拟将由法院作出的简易判决,并于法院命令指定期间后3日内,送达其他各方当事人。
    (4)如当事人不同意原告草拟的简易判决的,则须在收到简易判决之日起3日内––––
    (a)向法院提交已标明希望修订部分的简易判决,并向其他各方当事人送达副本;以及
    (b)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院安排简易判决。
    (5)法院随后自行安排简易判决,通常由将作出判决的法官准备简易判决。
    6.公开审理时声明(Statements In Open Court)
    6.1如当事人希望接受有关如下事项的第36章要约、第36章付款或其他和解要约的,方适用本条之规定––––
    (1)书面诽谤;
    (2)口头诽谤。
    6.2当事人在根据《民事诉讼规则》第36.8条第5款接受第36章要约、第36章付款之前,或者在接受其他和解要约之前,可申请法院许可其在公开开庭审理时作出声明。
    6.3申请人希望进行的声明,须提交法院核准,以及须一并送达申请通知书。
    6.4如涉及当事人声明标的物的其他诉讼仍在进行的,则法院可推迟当事人进行声明的时间。
    7.有关《1996年名誉权法》第4条的过渡性规定
    就履行依《1952年名誉权法》第4条提出的要约所采取的措施而言,当事人申请法院对有关问题进行裁决的,经必要变通,适用本部分诉讼指引第3节之规定。
--------------------------------------------------------------------------------
                                                                                                                                 注释:
             在现有诉讼程序之外,提起《1996年名誉权法》第3条规定的诉讼,须依《民事诉讼规则》第23章提出申请。
见《1996年名誉权法》第3条第4款之规定。
见《1996年名誉权法》第3条第5款之规定。
见《1996年名誉权法》第3条第6款之规定。
依本条之规定提出的申请,不适用《民事诉讼规则》第24.4条第1款规定提出申请的一般期间限制。
如法院依职权行使权力的,适用《民事诉讼规则》第3.3条之规定。
  法院如对被告陈述的含义进行裁决后,可依《民事诉讼规则》第3.4条行使权力。
  《1996年名誉权法》第7条适用于对被告陈述的含义进行裁决。
依本条之规定提出的申请,不适用《民事诉讼规则》第24.4条第1款规定提出申请的一般期间限制。
提出申请,依《民事诉讼规则》第23章进行。
《1952年名誉权法》第4条为《1996年名誉权法》废止。进行废止的起始令(The commencement order)就废止之日已提出要约的,作了过渡性规定。
240331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