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搜索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资源
›
考试资料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理智看待资格证:别把司考当成求职的救命稻草
2014-3-4 10:34:33
[db:作者]
法尊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557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2007-10-12 9:52 2007年国家下个月就要举行,今年参战的考生现在已经到了最拼命的阶段。听闻现在一些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不求职、不就业,全身心投入司法考试,第一年通不过,第二年再战,甚至连考三四年。我理解这些考生,他们是指望着通过司法考试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我想用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司法考试不一定是就业的救命稻草。
我曾以为只要通过了就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本人2003年参加了司法考试,而且是一次就通过的幸运儿。
2002年,我成功考取了法学专业的研究生,那时候,法律专业正火,身边的考研同道要么就是考法学硕士的,要么就是考法律硕士的。
但成功的喜悦没持续多久,入学后我就不得不再次投身到人生的另一场考试中。
司法考试,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难考”的试是每个法律专业学生的心结:似乎不参加考试,不迈过这个槛,你就没有未来可言。师兄师姐也告诫我们说,“能早报就早报,这玩意儿不是说过就能过的。”就这样,全班皆兵,什么广泛阅读、学术研究、写论文统统靠边站;逛街购物,撮饭“腐败”……这些往日里再自然不过的消遣,都加上了“等考完试”的时间状语。
日子一下回到了高中时代,除了中饭、晚饭和23时以后的睡觉时间,每天至少有10个小时全部属于图书馆。含咖啡因的种种饮品,分类和汇编的册子,形态各异的标记符号,不同出版社的试题集锦……只要漫不经心地瞄一眼,但凡桌上有其中一样,那便是同道中人!
“大考小考无数次,没像这回这么露怯的!”室友从书堆里抬起头,仰天长叹。
“跟司法部说说,明天就考,考完了就解放了!”我开玩笑。
“那可不行,还没看完呢!”她扭过头,拎起16K的厚本资料晃了几下,恶狠狠地警告我,“这可是前途啊,同志!”
这话是没错的,过了司考,最不济你也能去做。呵呵,这是我们痛苦时用来“共勉”的常用语。当然,公检法机关、公司的、银行等地方比律师事物所更好。
所幸,一锤定音。从2004年开始,我的研究生生活就充满了快乐和逍遥,手里这块金灿灿的“敲门砖”不但引得众人艳羡,我也无数次地自我陶醉,暗暗地在8.75%的通过率中展望美好未来。
把招聘桌围得水泄不通的都是有职业资格证的法律专业学生
不幸的是,法律类专业招生时的火爆预示着就业的惨淡。2005年我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这块砖不但没有敲开“前途”的大门,反而让我撞得头破血流。甚至可以说,拿着它找工作,竟然没有什么优势。通过考试的时候,你觉得自己荣幸地成为了少数人;可找工作的时候,你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绝大多数人中的一员:把招聘桌围得水泄不通的,竟然都是有职业资格证的法律类专业学生!
虽然中国持有司法考试职业资格证书的人算得上稀缺资源,但公检法系统每年的新增岗位更稀缺,要想争得一席之地谈何容易。去大公司、银行当法律顾问当然好,可和那些“海龟”比起来,我们又缺乏“国际化、复合型”的竞争力。
去当律师吧,收入高,社会地位也高,看《律政佳人》里那些女律师一个个衣着亮丽,开着名车,在法庭上辩论起来更是风采熠熠。很多人都会这么说。其实,法律圈外的人并不知道,律师这个职业并不像电视剧描写的那么光鲜。
一般来说,过了司考,还需要找家律所实习一年,美其名曰“律师助理”,其实就是打杂的。一年之后,你可以申请执业资格,但作为新人,案源又成了大问题,没有案源如何生存?所以,当律师,其实是大家最不感冒的。
通过了司法考试之后,我也曾拿着职业资格证的小本本找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如果说当初对律师要面临的艰辛只是原则性认识的话,那我实习期间见到的,却是一次次的实战演练。连“最不济”去做律师的念头,也在观战中彻底消亡了。
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跟着一个女律师去开庭。她大不了我几岁,但已经做了3年律师,嘴上功夫十分了得,所里跟别人打嘴仗的事统统是她管,还从没吃过败战。
然而,在法庭上,她的风采全然不见。主审法官随意打断她的话,“行了,别说了。”或者直接声色俱厉地呵斥她,“谁问你这个了?听得懂我说话吗?”庭审还没结束,我就开始头疼,时而出现的尖利语调让我的心脏非常不舒服,跳动速度明显加快,有时竟会一气儿冲向嗓子眼。再看看所里的那位女律师,她竟然平静如常,没有丝毫的焦灼和不耐烦,一点都不像平时的她。
考证书前一定要做好规划 不要从众随大流
数次招聘会之后,我既失望又困惑:不是说通过司法考试就前途光明吗,怎么一点都不准呢?我一度认为,职业资格证是求职的必要条件;现在看来,它不过是一个重要条件而已。回头看看,我一路跟着大队人马往前冲,看似佼佼者,实则还是在为别人做分母。考研考得从众,考资格证也是随大流,每一步走得都缺少规划,大家考我就考。至于,这一纸资格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它究竟是我将来事业的起点还是终点,我竟没有思考过,更谈不上为将来铺桥修路了。
如今,我干着“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工作,昔日脑海中数以万计的法条和高深的法理渐行渐远,连同司考,我甚至都有些忘了。时值又一批学弟学妹为司考摩拳擦掌之际,我将这段经历写来共勉:拔腿狂奔之前,一定要搞清楚方向,做好规划,千万不要以为证书到手就万事大吉。
中国青年报·木子安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浏览过的版块
司法解释
法律法规
地方规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