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专题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资源
›
考试资料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司法考试“圣经”十天提高十五分
2014-3-4 10:34:06
[db:作者]
法尊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请选择
安徽省
北京市
福建省
甘肃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海南省
河北省
河南省
黑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山东省
山西省
陕西省
上海市
四川省
天津市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云南省
浙江省
重庆市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602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从春节开始复习,进入七月后已经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今年有戏!
这种感觉倒不是盲目乐观,通过几个月看教材,听讲座,又把法规汇编通读了两遍,当时我做过一些模考题,连续几套下来,前三卷总分都在三百上下,心情总算是轻松了一些。
可总有根神经还是紧绷着:虽说卷二、卷三基本能保证过百,但卷一却总是在90-95之间徘徊,再一想到去年卷一77分的惨败记录,就不禁捏一把冷汗。为了不重蹈覆辙,我痛下决心,在离考试还有整整30天时,抽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来专攻卷一。
关键的十天我是这么分配的:
法理两天,对照大纲通读了一遍教材,按目录把大小标题中涉及的概念顺了一遍,每理解一个概念,就找出一个相关的实例,然后思考如何用法理语言来分析这个实例。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二是顺便为卷四积累些语言。
法制史一天,因为自己文史方面有些基础,加上从历年来看,每年法制史都有一两道你把书看烂了也找不着答案的,不想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宪法一起大约用了三天,因为有之前通读的基础,对这类纯法条的科目就没有更多地投入精力了,当时的想法就是,这两部分只求自保,不求拉分。只是按大纲的体系梳理了一下,对其中丢了一个来月没看过的法条加强了一下记忆。
我在学习法制史时有一个怪现象,学的时候觉得很容易,做起题目来却总是错,在这段时间,我就是以做题为主,花了一个晚上,在几个有在线测试的网站专门做了两三百道法制史方面的习题,往往这些在线测试都有一些重复的题,就这样,当有些题与你打过五六次照面后,再也不会为难你了。
其余的三天左右,我全部投放在三国部分,从网友的成功经验,从培训班的讲座,都提到了三国是一个“投入产出比很高”的科目。在这三天内,我把之前听过的讲座翻出来重新听了一下,把老师举的每一个大小例子都当成故事听,然后在心里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记得杨帆老师说了一个海的真实案例,听了以后,基本上对什么管船管货、共同海损之类的知识点,不存在任何疑问了。
就这样用自创的方法训练了十天,十天后模考成绩中一卷得分首次过百,加上冲刺阶段一直保持着每两三天就做一份卷一的套题。到考前最后一天,我在做了一下在线的模考,三份一卷全部过了百。这个时候,我那根绷着的神经才算是彻底放松了。
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努力让我在今年司考的决战中,以一、二、三卷全部过百,总分398的成绩锁定胜局,其中一卷从八月中旬模考时的及格水平提高到了实战的104分,特别是三国法部分,正确率应该在80%以上……
考试论坛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