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专题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实务
›
案例分析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倒签、补签劳动合同真的可以不给二倍工资吗?
2018-8-11 12:09:56
班华斌律师
管理员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请选择
安徽省
北京市
福建省
甘肃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海南省
河北省
河南省
黑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山东省
山西省
陕西省
上海市
四川省
天津市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云南省
浙江省
重庆市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1291
转载信息
作者:
刘阿辉
同意转载:
是
来源:
劳动法库
正在更新加载主题内容的条文数据,请您耐心等候一下....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倒签、补签劳动合同真的可以不给二倍工资吗?
来源 | 劳动法库
文︱刘阿辉,山东元鼎(城阳)律师事务所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在用工之初或所谓的“试用期”内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基于各种考量与劳动者补签、倒签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能得到支持吗?
一、相关法规及政策文件检索
1.《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二)》
29、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未订立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可否支持?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未依法自用工之日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存续一定时间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将日期补签到实际用工之日,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合意,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可不予支持,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补签劳动合同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补签劳动合同,但未补签到实际用工之日的,对实际用工之日与补签之日间相差的时间,依法扣除一个月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宽限期,劳动者主张未订立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可以支持。
2.《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解答》
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补签劳动合同,但未补签到实际用工之日的,对于补签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主张实际用工之日至补签前一日扣除一个月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宽限期的二倍工资差额,应予支持。对于补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主张自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至补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前一日的二倍工资差额,应予支持。
3.《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第十一条:劳动者主张下列情形的双倍工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该补签行为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劳动者主张补签之日前劳动合同期内的双倍工资。
4.《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若干疑难问题解答》
问题12:双倍工资的问题。
(3)双方当事人补签(倒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主张双倍工资差额,应否支持?
参考意见:原则上可不予支付。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倒签劳动合同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
二、相关案例检索
1.法院支持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案例
①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7)沪01民终2138号鑫思璐展示(上海)有限公司诉瞿田巧劳动合同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瞿田巧、鑫思璐公司双方于2015年4月25日建立劳动关系,鑫思璐公司理应在一个月之内与瞿田巧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现双方虽于2016年4月20日补签了劳动合同,然而,鑫思璐公司对此并未提供证据证明其有合理的理由导致劳动合同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签订以至于后来予以补签,因此该补签劳动合同的行为并不能弥补鑫思璐公司违反法律规定的事实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鑫思璐公司应当按规定支付瞿田巧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
②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2012)深宝法劳初字第108号某区宝城亚洁张老足浴店与罗某劳动争议一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关于在补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否还要承担支付劳动者未签合同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本院亦认同一审法院的观点,即使双方在2017年4月27日补签了劳动合同,英纳法公司亦不能免除支付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责任。
③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冀01民终11091号 张晓冬、冀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均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同时承担“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和“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上诉人于2015年5月16日入职,2015年9月16日,双方补签书面劳动合同,违反了上述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故被上诉人应自2015年6月16日起每月支付上诉人两倍工资至2015年9月16日,一审判决不予支持上诉人的该项主张与法相悖。
④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鲁02民终9471号青岛嘉隆鑫物流有限公司与周岩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依法、及时与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嘉隆鑫公司作为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周岩于2015年3月18日入职嘉隆鑫公司,嘉隆鑫公司未依法、及时与周岩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其直至2015年10月19日才与周岩补签书面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应当支付周岩相应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一审对此处理正确。嘉隆鑫公司以补签书面劳动合同未侵害周岩的合法权益、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为由,主张不应支付周岩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缺乏法律依据,本院对其该项主张不予支持。
2.法院不支持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案例
⑤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吉02民终2384号百胜餐饮(沈阳)有限公司吉林市分公司诉邹慧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邹慧与用工单位百胜吉林市分公司于2007年10月26日形成劳动合同关系,百胜吉林市分公司虽未能提供其与邹慧在2007年10月26日至2008年10月25日期间的劳动合同,但双方于2008年10月26日补签订了劳动合同,此前百胜吉林市分公司于2007年12月开始为邹慧缴纳了社会保险费,且并不拖欠劳动报酬,法律规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立法目的已经实现,此种情形,用人单位无需再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
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6)京民申4615号徐佳彬劳动争议申诉、申请民事裁定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徐佳彬与华唯公司在劳动关系存续一定时间后,双方于2015年7月签订劳动合同时将日期补签到实际用工之日,应当视为双方达成合意,故徐佳彬主张华唯公司支付2015年5月13日至2015年7月28日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的请求,依据不足。
⑦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皖01民终5052号程奎、安徽辰航铝业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关于双倍工资的问题,在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辰航铝业公司已于2015年12月17日与程奎补签了劳动合同,程奎认为该补签劳动合同的行为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依据不足,不予采信。在辰航铝业公司已与程奎补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现其主张辰航铝业公司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于法无据,不予支持。
⑧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苏03民终1486号李石恒与徐州三维饲料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关于仲从喜主张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劳动者无证据证明倒签书面劳动合同受用人单位欺诈、胁迫,且用人单位已为劳动者缴纳倒签之前相应期限社保费用的,对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倒签之前相应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主张不予支持。本案中,双方于2016年3月30日签订了劳动合同,此后又于2016年5月20日在信访调解时补签了另一份劳动合同,该份合同的劳动期限自2015年8月25日起,由双方签字盖章,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虞恒公司亦为仲从喜缴纳了倒签之前相应期限的社保费用,故仲从喜要求虞恒公司支付未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本院不予支持。
三、检索分析
1.检索法律分析
关于法律分析方面,部分法院出台审判意见,用人单位如与劳动者达成合意倒签或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不予支持。
实践中仍应注意区分“补签”与“倒签”两种行为,倒签系以劳动关系建立之日作为合同签订之日,而补签则不同,补签系以合同签订之日作为劳动合同开始期限。
可以看出,倒签实为用人单位规避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义务的手段,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故此种情形下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而补签能真正显示劳动合同签订期限,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体现,此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不支付二倍工资。
2.检索案例分析
通过检索结果分析,法院作出支持劳动者诉求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自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虽存在倒签行为,但不能弥补违反法律规定的事实;
(2)用人单位倒签行为破坏管理制度,不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院作出驳回劳动者诉求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2)用人单位自实际用工之日已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并足额支付工资报酬,法律规定签订书面合同的立法目的已经实现。
四、检索结论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或倒签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实践中多以该行为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驳回劳动者诉求,但也有部分法院认为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签订劳动合同,已经违反法律规定,后续行为不能弥补违法事实,且如劳动者在未签订书面合同期间发生工伤等意外,不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故应支付二倍工资。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倒签、补签劳动合同真的可以不给二倍工资吗?
来源 | 劳动法库
文︱刘阿辉,山东元鼎(城阳)律师事务所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在用工之初或所谓的“试用期”内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基于各种考量与劳动者补签、倒签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能得到支持吗?
一、相关法规及政策文件检索
1.《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二)》
29、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未订立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可否支持?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未依法自用工之日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存续一定时间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将日期补签到实际用工之日,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合意,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可不予支持,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补签劳动合同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补签劳动合同,但未补签到实际用工之日的,对实际用工之日与补签之日间相差的时间,依法扣除一个月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宽限期,劳动者主张未订立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可以支持。
2.《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解答》
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补签劳动合同,但未补签到实际用工之日的,对于补签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主张实际用工之日至补签前一日扣除一个月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宽限期的二倍工资差额,应予支持。对于补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主张自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至补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前一日的二倍工资差额,应予支持。
3.《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第十一条:劳动者主张下列情形的双倍工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该补签行为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劳动者主张补签之日前劳动合同期内的双倍工资。
4.《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若干疑难问题解答》
问题12:双倍工资的问题。
(3)双方当事人补签(倒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主张双倍工资差额,应否支持?
参考意见:原则上可不予支付。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倒签劳动合同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
二、相关案例检索
1.法院支持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案例
①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7)沪01民终2138号鑫思璐展示(上海)有限公司诉瞿田巧劳动合同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瞿田巧、鑫思璐公司双方于2015年4月25日建立劳动关系,鑫思璐公司理应在一个月之内与瞿田巧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现双方虽于2016年4月20日补签了劳动合同,然而,鑫思璐公司对此并未提供证据证明其有合理的理由导致劳动合同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签订以至于后来予以补签,因此该补签劳动合同的行为并不能弥补鑫思璐公司违反法律规定的事实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鑫思璐公司应当按规定支付瞿田巧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
②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2012)深宝法劳初字第108号某区宝城亚洁张老足浴店与罗某劳动争议一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关于在补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否还要承担支付劳动者未签合同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本院亦认同一审法院的观点,即使双方在2017年4月27日补签了劳动合同,英纳法公司亦不能免除支付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责任。
③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冀01民终11091号 张晓冬、冀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均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同时承担“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和“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上诉人于2015年5月16日入职,2015年9月16日,双方补签书面劳动合同,违反了上述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故被上诉人应自2015年6月16日起每月支付上诉人两倍工资至2015年9月16日,一审判决不予支持上诉人的该项主张与法相悖。
④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鲁02民终9471号青岛嘉隆鑫物流有限公司与周岩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依法、及时与职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嘉隆鑫公司作为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周岩于2015年3月18日入职嘉隆鑫公司,嘉隆鑫公司未依法、及时与周岩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其直至2015年10月19日才与周岩补签书面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应当支付周岩相应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一审对此处理正确。嘉隆鑫公司以补签书面劳动合同未侵害周岩的合法权益、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为由,主张不应支付周岩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缺乏法律依据,本院对其该项主张不予支持。
2.法院不支持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案例
⑤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吉02民终2384号百胜餐饮(沈阳)有限公司吉林市分公司诉邹慧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邹慧与用工单位百胜吉林市分公司于2007年10月26日形成劳动合同关系,百胜吉林市分公司虽未能提供其与邹慧在2007年10月26日至2008年10月25日期间的劳动合同,但双方于2008年10月26日补签订了劳动合同,此前百胜吉林市分公司于2007年12月开始为邹慧缴纳了社会保险费,且并不拖欠劳动报酬,法律规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立法目的已经实现,此种情形,用人单位无需再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
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6)京民申4615号徐佳彬劳动争议申诉、申请民事裁定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徐佳彬与华唯公司在劳动关系存续一定时间后,双方于2015年7月签订劳动合同时将日期补签到实际用工之日,应当视为双方达成合意,故徐佳彬主张华唯公司支付2015年5月13日至2015年7月28日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的请求,依据不足。
⑦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皖01民终5052号程奎、安徽辰航铝业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关于双倍工资的问题,在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辰航铝业公司已于2015年12月17日与程奎补签了劳动合同,程奎认为该补签劳动合同的行为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依据不足,不予采信。在辰航铝业公司已与程奎补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现其主张辰航铝业公司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于法无据,不予支持。
⑧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苏03民终1486号李石恒与徐州三维饲料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关于仲从喜主张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劳动者无证据证明倒签书面劳动合同受用人单位欺诈、胁迫,且用人单位已为劳动者缴纳倒签之前相应期限社保费用的,对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倒签之前相应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主张不予支持。本案中,双方于2016年3月30日签订了劳动合同,此后又于2016年5月20日在信访调解时补签了另一份劳动合同,该份合同的劳动期限自2015年8月25日起,由双方签字盖章,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虞恒公司亦为仲从喜缴纳了倒签之前相应期限的社保费用,故仲从喜要求虞恒公司支付未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本院不予支持。
三、检索分析
1.检索法律分析
关于法律分析方面,部分法院出台审判意见,用人单位如与劳动者达成合意倒签或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不予支持。
实践中仍应注意区分“补签”与“倒签”两种行为,倒签系以劳动关系建立之日作为合同签订之日,而补签则不同,补签系以合同签订之日作为劳动合同开始期限。
可以看出,倒签实为用人单位规避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义务的手段,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故此种情形下应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而补签能真正显示劳动合同签订期限,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体现,此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不支付二倍工资。
2.检索案例分析
通过检索结果分析,法院作出支持劳动者诉求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自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虽存在倒签行为,但不能弥补违反法律规定的事实;
(2)用人单位倒签行为破坏管理制度,不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院作出驳回劳动者诉求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2)用人单位自实际用工之日已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并足额支付工资报酬,法律规定签订书面合同的立法目的已经实现。
四、检索结论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或倒签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实践中多以该行为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驳回劳动者诉求,但也有部分法院认为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签订劳动合同,已经违反法律规定,后续行为不能弥补违法事实,且如劳动者在未签订书面合同期间发生工伤等意外,不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故应支付二倍工资。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引用划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