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法的渊源”源于误译 刘建民 在张文显教授主编的《法理学》一书中说到:“‘法的形式’一词,通常人们以‘法的渊源’一词所取代”。[1]同时,编者们意识到,“在汉语中,渊源指根源、来源、源流的意思,将法和渊源联用,其含义应指法的根源、来源、源流,这同法的表现形式是两回事”。[2]为什么会出现“渊源”这样的说法呢?只能从学说产地寻找答案,原产地是英美法学。在英美法学或法理学中,法包括成文法、判例、习惯以及有关学说等,称之为法的“resource”,应该是这个词吧?如果是,这个词是“资源”的意思。这样的话,进一步用“形式渊源”就不大确切了,只是形式而已。至于“实质渊源”一说还可以讲,这正是法哲学研究的内容。探究法的实质渊源有两个层次。唯心的一般的渊源,即正义概念,所谓“自由意志”无非具有时代感的另一种说法,就宗教的语言来说便是“神”,从主观认识而言,还可以说是“良知”,用政治学的话语来说则是“人民的意志”,而人民的意志只有在“公意”的意思上来理解才是正确的,这些不同的说法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权利的上位概念。就具体的渊源来说,是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不过,一般在逻辑上仍然是在先的,随不同的时代而有所变化罢了。 [1]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2] 同上。 |
240331
“法的渊源”源于误译
刘建民
在张文显教授主编的《法理学》一书中说到:“‘法的形式’一词,通常人们以‘法的渊源’一词所取代”。[1]同时,编者们意识到,“在汉语中,渊源指根源、来源、源流的意思,将法和渊源联用,其含义应指法的根源、来源、源流,这同法的表现形式是两回事”。[2]为什么会出现“渊源”这样的说法呢?只能从学说产地寻找答案,原产地是英美法学。在英美法学或法理学中,法包括成文法、判例、习惯以及有关学说等,称之为法的“resource”,应该是这个词吧?如果是,这个词是“资源”的意思。这样的话,进一步用“形式渊源”就不大确切了,只是形式而已。至于“实质渊源”一说还可以讲,这正是法哲学研究的内容。探究法的实质渊源有两个层次。唯心的一般的渊源,即正义概念,所谓“自由意志”无非具有时代感的另一种说法,就宗教的语言来说便是“神”,从主观认识而言,还可以说是“良知”,用政治学的话语来说则是“人民的意志”,而人民的意志只有在“公意”的意思上来理解才是正确的,这些不同的说法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权利的上位概念。就具体的渊源来说,是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不过,一般在逻辑上仍然是在先的,随不同的时代而有所变化罢了。
[1]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2]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