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司法考试论述题:从社会看法律。2012年司法考试备考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为了广大考生更好地复习,的小编特为大家带来卷四论述题必背考点,希望能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精彩推荐:
一、法与道德
(一)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基本认识始终坚持法与社会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原理,使各种社会现象共同为国家的发展服务。
(二)法与道德的基本理论
1、 西方法与道德关系的两大基本流派
(1)自然法学派基本主张
① 结合命题:法与道德在概念上有必然联系
② 无效命题: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没有效力,不是法律
(2)法律实证主义学派基本主张
① 分离命题:法与道德在概念上没有必然联系
② 有效命题: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有效力,仍然是法律
2、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下法与道德的关系
(1)法与道德的联系
① 内容上:很多时候法律的内容来自于道德。
② 效力上:完全违背基本道德的法律很难维持其效力,而违背法律的道德也会面临被改造或否定的命运。
③ 实施上:法与道德互相实现
(2)法与道德的区别
① 起源上的区别 法主要来自国家的强制规定,道德则来自社会的自发演进
② 对象上的区别:法主要规范人的行为,道德则可以约束人的思想与观念
③ 起作用方式上的区别:法主要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实施后盾,以制裁为主要模式;【法艺花园】道德更多依靠社会舆论与社会压力,以自律为主要模式
3、如何分析法律的道德基础问题
(1) 法的成立与生效不以道德为基础
(2)然而,法应该接受道德的影响
(3)对于不道德的法律,我们应该坚持法律本身的标准加以完善和修改
4、如何分析道德的法律强制问题
(1)合法性分析:道德是否符合法律的基本要求
(2)可行性分析:道德上升为法律是否可行
① 性质上是否可以强制。一般来说私人道德,只涉及到思想与观念的道德是不能法律强制的(如08年裸聊题);公共道德,涉及到人与人行为的是可以法律强制的。
② 强制的成本与收益:法律强制会不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能不能有效的取得成效。
③ 有没有更好的替代性手段:除去法律,有没有其他的手段来实现该道德,包括社会激励、政府弘扬、舆论倡导、个人教化等等
5、如何分析法律与道德冲突的问题
(1)法律定性要运用部门法的知识分析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
(2)道德定量
二、 法与习惯
(一) 习惯与国家法的关系问题
(1) 定义:非正式立法机关制定的、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实际行为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2) 特点:
① 在起源上来自于民间的自发秩序
② 在内容上可能与国家法不完全符合
③ 在效力上对国家法构成一定的冲击
(2) 习惯对法律的正面作用
① 习惯在起源上影响着法律
② 习惯能够增强法律的可接受性
③ 习惯能够完善法律本身
(3)民间法对国家法的负面作用
① 形成亚秩序,构成权威的失落,降低法律的实际效力
② 造成人民规避法律的借口和契机
③ 减弱了法律移风易俗、控制社会的效果
(4)如何妥善处理习惯与国家法的关系
① 大胆改造
② 小心否定(习惯严重侵犯人权、习惯严重违反法律的规定、习惯明显落后于时代)
③ 增强互动与交流
(二)习惯在司法中的作用
(1) 英美法系通过判例成为正式的法的渊源,成为法官裁判的根据;
(2) 大陆法系通过弥补制定法的不足和漏洞,成为法官裁判的根据;
(3) 增强法官裁判的理由,增强裁判结论的说服力
三、 法与科技
(一)法与科技的一般关系
1、科技是法律发展的动力也是制约
2、科技是法律既保护也约束的对象
(1)科技伦理需要符合法律要求
(2)科技创新需要法律的支持
(二)法与科技关系中的热点问题
1、如何看待科技对法律技术的影响
2、如何看待法律对科技风险的防范
(1) 立法应该具有前瞻性和敏感性
(2) 执法应该具有积极性
(3) 司法应该保持宽容和严格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