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花园

2014-3-5 15:40:15 [db:作者] 法尊 发布者 0226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两级法院“四位一体”人民法院信息化发展的架构战略研究
王盘明
前言
  自1999年人民法院开始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至今,作为信息化发展的首批实施法院的实施者,对人民法院的信息化方面发展突飞猛进感到震惊与欣慰,从最初的以法院局域网为核心的单一化数值型以司法统计为管理目标的网络管理系统,再发展到网络化、融合文字与法律裁判文书制作与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一直发展到现在的集成数字化档案、数字化法庭、法院案件流程管理的多部门、三级法院、跨部门协同办公办案的内外网结合的网络一体化综合信息处理平台,法院案件流程管理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多媒体化、跨平台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CS和BS其架构平台的架构模式优劣开始凸现,基于BS架构的以广域专 网为纽带的“多点一核心”两级法院“四位一体”的信息发推进发展战略将成为法院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解决各法院技术人员在架构平台选择中的疑惑与不解,仅以此文作初浅探讨。
    第一部分 法院网络信息化的内涵
  随着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法院网络信息化的内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单一的数值化数值统计、文书管理与分析变成了多媒体化、多种形式并存的数字化信息综合管理平台。
一般认为法院网络信息化的三个核心分别是:法院案件流程与文书管理系统、数字化法庭与审判系统、数字化档案系统。
1)法院案件流程与文书管理系统
  案件流程系统主要涉及法院案件的流程管理,案件审理流转与审理过程的全流程监督、案件审判质量综合评价系统,人事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业绩考评系统,诉讼费用管理系统,网上公文系统,网内信息发布系统。
  文书管理系统主要是指案件的法律文书制做与档案管理,包括裁判文书自动化生成功能与判决裁定的法律法规智能提供与适用。
2)数字化法庭与审判系统
  数字化法庭与审判系统主要系统包括,数字化视频录制设备,智能笔录与审判效对,自动发言跟踪系统,数字证据展示系统,远程庭审系统,远程聍讯系统,智能笔录制作系统几大部分。
3)数字化档案系统
  卷宗档案是法院案件的核心载体,卷宗档案的数字化能有效的提高法院案件审判的效率,减少卷宗材料在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丢失情况,同时也为当事人和律师查询档案提供了便利,也有利于法院的案件质量综合管理,也只有在实现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后,案件信息化网络流转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第二部分 信息化发展的BS与CS架构
1)BS与CS的基本架构
  关于信息发展中的BS与CS架构问题是一个相对复杂而且技术性较强的问题,虽然难以理解但必须认真的加以说明,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
2)基于CS架构各类法院网络管理系统的缺陷及其分析
  以广西为例,目前在广西大量运用的两套法院系统管理软件分别是清华紫光的法院网络管理系统、广东锐新法院网络管理系统,在此之前的系统还存在有广西火炬高科的火炬法院网络管理系统,以上三个系统的架构均属于CS结构,即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这种架构的特点在于对服务器要求低,大量的软件功能都是通过本地计算机实现的,由于上述的管理系统都是采用了客户端加数据库的形式,使得数据库的选择就决定了软件的具体性能。
  C/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在之前PC性能相对低下,服务器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架构模式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而在当前服务器信息处理能力强大,网络传输能力与流量已经不是技术瓶颈的时候,这种模式已经不再是技术的主流了。
  C/S架构的技术缺点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1)采用Intranet技术,适用于局域网环境可连接用户数有限,当用户数量增多时,性能会明显下降客户端都要安装应用程序系统扩展维护复杂、代码可重用性差 、开发费用较低,开发周期较短。
2)只适用于局域网。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办公和分布式办公越来越普及,这需要我们的系统具有扩展性。这种方式远程访问需要专门的技术,同时要对系统进行专门的设计来处理分布式的数据。
3)技术维护难度大。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首先涉及到安装的工作量,其次任何一台电脑出问题,如病毒、硬件损坏,都需要进行安装或维护。特别是有很多分部或专卖店的情况,不是工作量的问题,而是路程的问题。还有,系统软件升级时,每一台客户机需要重新安装,其维护和升级成本非常高,维护难度大。
  比如,火炬高科和紫光的法院网络管理系统采用了SYBASE的数据库,其软件编程完全基本SYBASE的数据库语言,而SYBASE数据库是一个侧重于数值计算的数据库,对于语言文字、视频无法进行归类处理。广东锐新法院网络管理系统则采用了美国莲花公司的Lotus数据库,该数据库语言侧重于语言文字的处理,而对数字的计算与统计分析存在先天的不足,综上所述,上述三种基于CS结构的数据库加客户端形式的法院网络管理系统均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面对法院现在以文字、视频、数据三位一体的多样化信息模式的处理力不从心,不能胜任,不能成为法院网络管理软件的发展方向。
3)BS架构的分析
  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tier结构。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JavaScript…)和ActiveX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随着Windows 98/Windows 2000将浏览器技术植入操作系统内部,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
  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公司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证书)后,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
由于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对一个稍微大一点单位来说,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单指是一个单位系统管理来回奔走还可以勉强应付,现在大量的以二级、三级法院联网的协同办方式的网络管理软件来说,这种维护方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大量的维修可能同时存在相隔几百公里甚至更远的不同部门与单位之间,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部门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所以客户机越来越“瘦”,而服务器越来越“胖”是将来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方向。软件升级和维护会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起来会越来越简单,这对用户人力、物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
  以上海市一中院、上海海事法院为例,上述两家法院均采用了中信公司的以SQL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IE浏览器为核心的BS架构,即:客户端加服务器的BS架构。系统软件的升级与安装,数据的智能分析,案件的流程管理,对案件的综合信息载体的管理(电子档案、数字法庭、流程管理)已经完美的结合到一起,BS架构强大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作用凸现出来,对于需要对多种信息载体,多种信息管理方式综合管理的人民法院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来说,该流程管理系统软件的构架模式是非常成功的,也可以说,只有基于BS架构综合信息管理软件才能完美的解决法院信息中多种信息载体与信息内容的综合管理问题,也只有BS结构才是人民法院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第三部分 全新的“四位一体”网络信息化实施战略
  对于人民法院的基层人民法院与中级人民法院的网络建设,我们认为应当建立以中级法院为中心,以BS数据管理软件模式和大服务器大机房的法院网络核心,以三级专网专线联接为数据纽带的两级法院网络“四位一体”管理体系。
  即:服务器与数据维护由中级法院完成,基层法院和其他中院业务庭作为业务部门,不再负担网络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开发工作,也不需要承担服务器的架设与维护管理的高额费用了,真正将BS架构的客户端无因性的特点发挥出来,解除基层法院在发展网络管理中存在的技术力量差,服务器管理与开发水平低的后顾之忧,同时,可以集中两级法院的技术力量,集中维护好法院的核心设备和核心软件,与其将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分散管理还不如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集中力量进行集约化管理。
  在CS模式下,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以单个法院为单位推进的,由于法院经济文化管理存在差异,由于各法院在网络建设中计算机应用水平不一致,领导重视程度不同,信息化技术力量强弱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推进结果。
  在BS架构之下,两级法院将实现无差异化集体推进,全市法院网络管理是同时同步进行的,所有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是完全统一的,案件的流转过程是标准化的,法律文书的制作与签发的流程也是完全一致的,这就实现了两级法院无差异化整体推进,也实现了两级法院案件质量同质化提升,也是一种以网络信息化为载体的法院全新管理模式。即,通过法院信息管理软件的流转过程的修正达到对案件审判流转模式的修正,通过法院信息管理软件来改变传统的软件流程管理模式。
  本文所称的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即:中级法院与基层法院网络服务器一体化:即以中级法院为网络核心,布设服务器及其核心设备,中级法院各庭科室、各基层法院作为服务器的客户群,在中级法院以局域网为载体进行网络联连,与基层法院以法院二级专网为载体进行网络联接,形成以中院为核心的两级法院“两网一体”的两级法院一体化网络建设格局。
  网络信息化管理软件一体化:即网络管理软件分为“横纵两种管理模式”,“横向模式”即将中院与各基层人民法院各案件管理系统作为平行横列模式,以法院为业务单位进行审判业务部门化管理,“纵向模式”即权力监督模式,上下级法院之间以权力的相互制约制衡关系作为监督管理模式,在上下级法院内部之间进行纵列业务监督管理。在网络信息管理软件中实现两种管理模式同时并存并行,两级法院权力管理网络化,各级法院审判业务集约化,法院内部审判业务管理信息化,审判业务的各法院流程管理与中院对案件审判质量的与案件统计分析的集约化,做到既有案件的单一个别处理审理,也有集中的统一的分析,做到有分散与集中的辩证统一。
  网络软件的开发与网络硬件维护一体化:即集中两级法院所有的网络技术力量到中级法院集中统一管理,将原本应当分散到各基层院的技术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合力,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提高系统的综合安全性。
  网络建设经费一体化:将各基层法院分散的经费集中起来,共同建设高性能服务器和相关的配置软件,将原本单薄的单个法院的力量集合成强大的合力,以BS架构为核心,实现两级法院网络建设一体化,一盘棋。
结语
  人民法院网络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架构选择是决定了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与方式,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多听多看,参考其他先进法院的经验,研究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找到适合本级法院的道路。
广西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络信息办 王盘明(主任)
240331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