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搜索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资源
›
考试资料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司法考试方法论(二)
2014-3-4 10:33:41
[db:作者]
法尊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658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1、认真做2-3年(律考):
(1)范围:从近5年来司法考试(律考)的真题中选择。
(2)目的:基本了解司法考试特点及考查方式,了解哪些重点学科、哪些是重点内容,最重要的是寻求司法考试的感觉。
(3)方式:有法律基础的考生应该亲自动手做,即使没有法律基础的考生至少应该仔细阅读。
(4)注意:真题应结合其答案(尤其是依据、解析)来做或读。
2、通读教材并辅以适量的同步测试题:
(1)教材的选择,由于《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从2003年起司法考试不再有指定用书(详见司法部官方网站:中国普法网)。目前有二种比较规范的教材都符合考试要求并值得推荐:一种是基础型,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司法考试辅导用书”(共三册),其优点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介绍比较详细,但美中不足之处是面面俱到、重点不是很突出,考生如果基础比较差,复习时间又比较宽裕的,可选择此“辅导用书”;另一种是应试型,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指南针”系列丛书 ——《司法考试名师讲义》(原《司法考试教程》)共十册,其由曾参加命题、多年从事司法考试研究和在一线司法考试辅导的专家、教授亲自编写的,其特点是:应试性强(将重点、难点以及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的内容讲得十分透彻)、重点突出(特别是该书中采用“三星标志”:一星为注意点,二星为次重点,三星为重点,重要程序依次递增),对不考查的知识点不写,对考试重点特别是难点、疑点深入阐述。如果考生略具法律基础,且复习时间不是很充裕的话,可以选择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司法考试名师讲义》。
(2)作好笔记:便于以后复习时合理分配精力,根据掌握程度不同分别标以不同记号如“三星”表示已理解并掌握,“二星”表示已理解但没掌握的,“一星”则是尚未理解与掌握的。
(3)做同步测试题:通读教材后做同步测试题的目的是,检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便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的运用,并带着问题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3、精读:
(1)范围:司法考试主管部门建议考生阅读的一万多条法规中,从司法考试命题的规律分析:其中的50%基本不考,30%偶尔考,20%是经常考的(却占了考试的85%以上),那么考生在复习时对其中的50%可以不看,30%有时间去阅读一下,对20%法条必须多花时间予以精读。
(2)方法:所谓精读法条而非阅读,指的是精读时应带着以下问题:①读法条“题眼”在哪里(即关键词);②该法条的考点以及会有怎样的运用;③与相关法条的联系与区别。当然精读时带着这三个问题肯定是有难度的,需要一定的经验及分析能力,那么可借助比较权威的重点法条分析的辅导书,如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司法考试法条串讲》,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4、强化案例训练:历年司法考试中前三卷有60%以上以小案例形式出现的,卷四都是大案例且历年得分率非常低,所以有“得案例者得天下”之说。
在案例题的解答训练时应注意:
(1)案例的选择:①涉及部门法:、合同法、民诉、、刑诉、行政法、商法;②与历年考试案例具有较高的仿真性(如所设问题是考察多个法律制度的相互交叉运用并能体现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内容)。
(2)规范解题步骤:①对该题所涉法律关系做一下简单图表;②理清解题思路;③写出答案;④核对参考答案,并寻找法律依据。
5、回炉复习,注意对各学科体系的把握:
(1)原因:其一,司法考试考查的理论性增强,2003年司法考试明显加强了对法律问题的理论深度考察,这就需要考生在熟悉法条的基础上与掌握法律条文背后所蕴涵的法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增加了考试的难度,但是这与我国对法律职业者整体素质提高的时代要求是一致的。其二,司法考试中知识叠加型题目增多,同一部门法中不同的法律制度和不同部门法的相关知识点叠加在一起考查,无疑也是增加了难度。
(2)注意:①回炉复习时应注意知识点纵向(同学科)、横向(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三大诉讼法(民诉、刑诉、行政诉讼)之比较,以期对教材、法条的理解得到升华;②利用好司法考试大纲:大纲中章、节、目比较清楚,有利于搭建清晰的学科框架,加深对各学科的宏观掌握,也有利于对具体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6、做3-5套模拟题冲刺:
(1)真题测试:从近5年考试真题中选取1-2套做为模拟测试,因为“真题”所提供的出题样式的示范性和命题质量非一般模拟题可以比拟,其科学性和临场感远超一般的模拟题,最具实战性,也最有利于测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2)适应考试气氛,锻炼做题速度:前三卷中,每卷100道题在三小时内作完,即1.8分钟处理一个小案例,注意1小时做1道题与1.8分钟做一道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3)通过做题可以查漏补缺,明确下一步的复习重点。
四、其他注意事项
1、全面撒网、重点复习
在进行全面复习时,必须合理分配时间,对司法考试中分值比例较高的学科如民法、合同法、刑法、民诉、刑诉、行政法、商法等,应当投入较多时间,反之对分值较低的学科投入的精力可以适当少些。
2、题目一定要动手做,且不能只做一次
(1)历年考试真题具有权威性,是最好的练习题。
(2)一定要亲自动笔写出答案,而非在头脑中一形成抽象、模糊的大致答案后,立即急于翻看正确答案。许多考生做题时特别是在解答试卷四时,会陷入眼高手低的窘境,这就是平常不勤于动手写答案,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所致。
(3)题目不能只做一次,应对自己做错的题目回头再做,务求最后正确率达98%以上,且多做几次也是最有效率的方法。道理很简单,第一次做100道可能花3个小时,第二次做要花45分钟,第三次做就只需15分钟,用15分钟时间把100道题所涉及的所有知识掌握,岂不是最有效率。
(4)对每天复习过的知识,临睡前一定要浏览一遍,并在周末对每周复习的内容要翻一遍,最大限度地克服遗忘规律。
(5)制定的复习计划一定要细化到每天,其好处有二,一是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些什么;二是从每天计划的落实找到成就感。
(6)复习资料的选择,应当有针对性
目前,图书市场上销售的司法考试辅导书,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又良莠不齐。这就要求考生在选择复习指导书时,要有一双“慧眼”,尤其要注意两方面:一是作者层面,要选择司法考试辅导名师,单学科亲自编写,特别是名师亲自所写尤为重要;二是内容层面,要选择应试性强、重点突出、解析透彻的辅导书(详见2002年11月18日法制日报“指南针”司法考试论坛)。
3、严格答题步骤
⑴先看问题,后看题目:
这点非常重要,因为每个案例信息量很大而考生考试时间非常有限,这样带着问题去读题目,就更有针对性,在阅读案例题的内容时,必须保持高度的谨慎和敏感,准确辨识出题人设置的种种陷阱,要一个句子接一个句子地阅读,看清该案例有几个基本的内容,明白出题人的真正意图。
⑵确定所考察的部门法,并草画法律关系结构图:
如对于民法的案例分析题,很多考生往往看完案例题干以后,觉得一团雾水,不知该从何处下手。首先应当明确题干中涉及的法律关系,在具体答题时,可以在稿纸上画出一个法律关系结构图,将题干中涉及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都画在结构图上。这样答题时,内容一目了然,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避免忙中出错。
⑶ 理清答题思路
在找准案例分析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后,不要急于答题,还应当进一步整理答题思路。如刑法需要考虑:①将分则理论与刑法总论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切忌分割刑法总论与刑法分论答题,例如有多个犯罪人时,就要考虑该案例分析是否可能与共同犯罪有关;在犯罪人用犯罪方法取得财物时,就要考虑是否会涉及犯罪未遂、既遂的问题等。②注意准确界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
⑷ 根据问题确定涉案法律关系的法律后果:
对于涉案法律关系的法律后果,主要是根据案例中提供的事实,确定具体的法律后果。因为同一类型的法律关系,根据案例事实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如:不当得利之债产生的返还后果,要根据不当得利占有人的主观状态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返还责任。效力待定的合同,要根据追认权人是否行使追认权而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必然是要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确定。而且要特别注意案例问题中的假设性问题。
⑸答题要求:
①就题答题,不要随意发挥②先写结论,后写理由③答题一点一段有条理,最好用数字或连接词标明④不要在解题时大量重复案情,原则上不要写明具体法条,但如刚好记住了,则可以写明具体法条。
以上仅是本人几年从事司法考试辅导工作的点滴心得,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本文首登于法制日报,并被中国法院网、中国律师网等多家媒体转载,略有改动)。
北京法大育才文化交流中心·夏温波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浏览过的版块
解读释义
地方规定
实务文章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