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发展才是硬道理 ——威信县人民法院践行科学发展观纪实 唐时华、罗光宇 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这是威信县人民法院的坚定承诺。如今,这个被称为“鸡鸣三省”的革命老区法院,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多管齐下,群策群力,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审判质量不断上升;执行工作坚定有力;干警素质不断加强;基础建设成效明显。人大、党委和政府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群众纷纷翘起了大拇指。 威信县人民法院党组提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能单纯坐而论道,更是要从威信法院的实际工作出发,让审判、执行、队伍建设等法院工作全面提速;就是要从威信县本地的工作实际出发,想尽千方百计,创新工作方法,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让人民群众理解司法、亲近司法。正如威信县法院人民党组书记、院长周必仁在动员大会上所说:“司法不能神秘,只有和群众心贴心,群众才会接受我们,司法的公信力才能在革命老区落地生根”。 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以人为本。2008年,威信县人民法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巡回审判:家门口的法庭 威信县辖区内区域均为山区,且群众居住比较分散,老百姓到法庭诉讼十分不便,众多的民间纠纷、民事案件随着法庭的撤并,得不到及时的调处,成为困扰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制约科学发展观向前发展的障碍。 今年3月的威信县第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县人大代表向法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巡回办案制度的建议”的提案,代表了威信县农村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呼声。增强巡回审判,落实巡回办案制度,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为切实关注民生,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威信县人民法院党组班子为此展开专题调研,把巡回审判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通过调研,威信县法院出台了多项措施:一是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巡回审判工作,2008年3月19日收到人大提案委员会交办的“关于进一步落实巡回办案制度的建议”的提案后,七日内对代表提案做出书面答复,把巡回审判工作置身于人代的监督之下,开展巡回审判工作。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认真调查研究威信县撤并法庭后,农村基层群众诉讼难的局面后,向县委、政法委作专门汇报,主动争取党委对巡回审判工作的领导。三是主动协调,争取县政府及未设法庭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在未设法庭的7个乡镇设立法庭巡回审判点。 巡回审判的的效果迅速凸显出来:威信法院的法官走进村寨,走进田间地头,一件件赡养、邻里纠纷案件被迅速审结,旁听群众共计3万多人(次),起到了方便群众、法律宣传等良好的效果。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家门口的法庭”。 改善民生:“你们就是咱们的公道人” 让人民法院的调解工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让人民法院的调解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威信县人民法院在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威信进程中,法院的调解工作,为全县的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8年,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390 件,同比上升81件,上升26.21%,调撤结案251件,结案标的额257.81万元,调撤结案率达75.37%。推动了全县调解工作的向前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双河乡,一位苗族同胞真诚地拉着法官的手说:“纠纷解决了,我们寨子更团结了,你们就是咱们的公道人!” 统筹发展:“社会稳定发展,法院功不可没” 2008年,威信县全县重点工作大局,就是做好“黑、红、绿”三篇文章,做到“黑色工业强县、红色旅游活县、绿色产业富民”,推动威信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威信县麟凤乡煤电联营项目建设工程,是威信县做好“红、黑、绿”三篇文章,实现工业强县、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全县的工作大局。项目建设的成功必然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县委政府要求举全县之力,切实解决影响和阻碍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 威信县人民法院党组从统筹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服务大局,为煤电一体化工程提供法律帮助。以审判促发展,以发展保障审判。法院在审判任务繁重,人财紧缺的情况下,从立案庭、行政庭、研究室、法警队等部门抽调8名同志组成巡回法庭,由一名副院长带队,到麟凤乡为煤电联营项目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对煤电工程一体化建设中涉及到的土地征收、房屋拆迁、青苗补偿等纠纷,及时立案,及时审理,及时调处。同时,法院还就煤电一体化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行政执法提供法律咨询和指导,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严肃执法,无论从程序还是实体,都严格按法律规定办事,避免因行政执法不规范甚至违法而影响工程进展和造成社会不稳定。 在威信,法院服务大局,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事情还有很多,正如一名人大代表所感叹:“社会稳定发展,法院功不可没”。 狠抓执行:“这样的法官,我们口服心服” 法院的生效裁判得不到执行,再公正的判决或裁定,都是一纸空文,执行不能,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威信县法院党组站在讲科学发展的高度,就把执行工作放在头等位置来抓,使威信法院的执行工作走上了良性运行的轨道。一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345件,执结236件,执结率为68.40%,执结标的419.31万元。其中2008年新收执行案件157件,同比上升79件,上升101.28%,执结144件,执结率为91.70%,执结标的71.26万元。5月到9月,昭通市两级法院开展执行活动以来,威信县法院执结各类案件92件,执结标的133.2万元。边清理边执行工作的开展,又为全国、全省、全市从12月初到2009年6月底的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铺平了道路。开展执行清积活动不到30天的时间以来,清理出来的163件执行积案,已执行了37件,执结标的70余万元,保证了威信法院生效裁判得到有力执行,维护了法律的公正,兑现了“法律白条”。个别被执行人在威信法院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企图通过打招呼、说情等方式拖延,结果这些行为,被执行干警严词拒绝并通过说情人做被执行人的工作。一名被执行人在主动缴纳执行案款之后对执行法官说:“一个几十块钱的案子,执行法官起早贪黑跑了几趟,这样的法官,我口服心服”。 文化建设:“文化搭台,发展唱戏” 2008年初,威信县人民法院党组,为适应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要求,党组制定了威信县法院对外宣传工作要走出革命老区、走向全国的工作思路。正如威信县常务副院长余泳所说:“法院文化建设,就是要凝聚干警人心;就是要搭建起法院与社会民众的沟通桥梁;就是要文化搭台,发展唱戏,为威信法院的和谐发展搭建平台”。 威信县法院文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内部局域网开通理顺;为干警订阅了相关业务书籍;鼓励干警参加书法、摄影、文学创作,并对作出成绩者给予奖励;开设“法官讲坛”,法官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组织歌咏晚会、篮球运动会等。 文化是生产力,文化是凝聚力。如今,在威信法院,立体宣传格局已经形成,干警面貌振奋一新,文化的巨大力量正在显现。2008年,威信法院共向新闻媒体投稿223篇,编纂《法院工作简报》51期,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所投稿的223篇稿件,被采用(含重复采用)达420篇次,其中国家级媒体采用稿件32篇次,省级媒体采用122篇次,市、县级媒体采用266篇次,干警撰写理论调研文章31篇,编纂案例17篇,并有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案例选》,市中级法院采用信息24篇,法官文学作品30余篇,法官美术、书法作品4篇。威信法院干警陈正强的诗作被多家国家级纯文学刊物登载,并出版了个人诗集。威信法院的多种做法还被《人民法院报》、《审判与法治》、云南法院网等各级法院机关刊、报宣传报道。 公正司法,让群众说好。2008年,威信县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26件,比2007年上升173件,上升38.20%,审(执)结603件,结案率96.32%,结案标的1630万元,充分发挥了人民法院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审判职能作用。这个曾荣获 “全省指导人民调解先进集体”、“昭通市十佳政法单位”、“昭通市法院系统先进集体”、“威信县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的先进集体,正在实践科学发展观道路上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威信县人民法院) |
240331
发展才是硬道理
——威信县人民法院践行科学发展观纪实
唐时华、罗光宇
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这是威信县人民法院的坚定承诺。如今,这个被称为“鸡鸣三省”的革命老区法院,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多管齐下,群策群力,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审判质量不断上升;执行工作坚定有力;干警素质不断加强;基础建设成效明显。人大、党委和政府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群众纷纷翘起了大拇指。
威信县人民法院党组提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能单纯坐而论道,更是要从威信法院的实际工作出发,让审判、执行、队伍建设等法院工作全面提速;就是要从威信县本地的工作实际出发,想尽千方百计,创新工作方法,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让人民群众理解司法、亲近司法。正如威信县法院人民党组书记、院长周必仁在动员大会上所说:“司法不能神秘,只有和群众心贴心,群众才会接受我们,司法的公信力才能在革命老区落地生根”。
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以人为本。2008年,威信县人民法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巡回审判:家门口的法庭
威信县辖区内区域均为山区,且群众居住比较分散,老百姓到法庭诉讼十分不便,众多的民间纠纷、民事案件随着法庭的撤并,得不到及时的调处,成为困扰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制约科学发展观向前发展的障碍。
今年3月的威信县第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县人大代表向法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巡回办案制度的建议”的提案,代表了威信县农村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呼声。增强巡回审判,落实巡回办案制度,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为切实关注民生,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威信县人民法院党组班子为此展开专题调研,把巡回审判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通过调研,威信县法院出台了多项措施:一是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巡回审判工作,2008年3月19日收到人大提案委员会交办的“关于进一步落实巡回办案制度的建议”的提案后,七日内对代表提案做出书面答复,把巡回审判工作置身于人代的监督之下,开展巡回审判工作。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认真调查研究威信县撤并法庭后,农村基层群众诉讼难的局面后,向县委、政法委作专门汇报,主动争取党委对巡回审判工作的领导。三是主动协调,争取县政府及未设法庭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在未设法庭的7个乡镇设立法庭巡回审判点。
巡回审判的的效果迅速凸显出来:威信法院的法官走进村寨,走进田间地头,一件件赡养、邻里纠纷案件被迅速审结,旁听群众共计3万多人(次),起到了方便群众、法律宣传等良好的效果。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家门口的法庭”。
改善民生:“你们就是咱们的公道人”
让人民法院的调解工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让人民法院的调解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威信县人民法院在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威信进程中,法院的调解工作,为全县的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8年,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390 件,同比上升81件,上升26.21%,调撤结案251件,结案标的额257.81万元,调撤结案率达75.37%。推动了全县调解工作的向前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双河乡,一位苗族同胞真诚地拉着法官的手说:“纠纷解决了,我们寨子更团结了,你们就是咱们的公道人!”
统筹发展:“社会稳定发展,法院功不可没”
2008年,威信县全县重点工作大局,就是做好“黑、红、绿”三篇文章,做到“黑色工业强县、红色旅游活县、绿色产业富民”,推动威信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威信县麟凤乡煤电联营项目建设工程,是威信县做好“红、黑、绿”三篇文章,实现工业强县、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全县的工作大局。项目建设的成功必然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县委政府要求举全县之力,切实解决影响和阻碍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
威信县人民法院党组从统筹发展的角度,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服务大局,为煤电一体化工程提供法律帮助。以审判促发展,以发展保障审判。法院在审判任务繁重,人财紧缺的情况下,从立案庭、行政庭、研究室、法警队等部门抽调8名同志组成巡回法庭,由一名副院长带队,到麟凤乡为煤电联营项目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对煤电工程一体化建设中涉及到的土地征收、房屋拆迁、青苗补偿等纠纷,及时立案,及时审理,及时调处。同时,法院还就煤电一体化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行政执法提供法律咨询和指导,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严肃执法,无论从程序还是实体,都严格按法律规定办事,避免因行政执法不规范甚至违法而影响工程进展和造成社会不稳定。
在威信,法院服务大局,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事情还有很多,正如一名人大代表所感叹:“社会稳定发展,法院功不可没”。
狠抓执行:“这样的法官,我们口服心服”
法院的生效裁判得不到执行,再公正的判决或裁定,都是一纸空文,执行不能,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威信县法院党组站在讲科学发展的高度,就把执行工作放在头等位置来抓,使威信法院的执行工作走上了良性运行的轨道。一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345件,执结236件,执结率为68.40%,执结标的419.31万元。其中2008年新收执行案件157件,同比上升79件,上升101.28%,执结144件,执结率为91.70%,执结标的71.26万元。5月到9月,昭通市两级法院开展执行活动以来,威信县法院执结各类案件92件,执结标的133.2万元。边清理边执行工作的开展,又为全国、全省、全市从12月初到2009年6月底的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铺平了道路。开展执行清积活动不到30天的时间以来,清理出来的163件执行积案,已执行了37件,执结标的70余万元,保证了威信法院生效裁判得到有力执行,维护了法律的公正,兑现了“法律白条”。个别被执行人在威信法院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企图通过打招呼、说情等方式拖延,结果这些行为,被执行干警严词拒绝并通过说情人做被执行人的工作。一名被执行人在主动缴纳执行案款之后对执行法官说:“一个几十块钱的案子,执行法官起早贪黑跑了几趟,这样的法官,我口服心服”。
文化建设:“文化搭台,发展唱戏”
2008年初,威信县人民法院党组,为适应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要求,党组制定了威信县法院对外宣传工作要走出革命老区、走向全国的工作思路。正如威信县常务副院长余泳所说:“法院文化建设,就是要凝聚干警人心;就是要搭建起法院与社会民众的沟通桥梁;就是要文化搭台,发展唱戏,为威信法院的和谐发展搭建平台”。
威信县法院文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内部局域网开通理顺;为干警订阅了相关业务书籍;鼓励干警参加书法、摄影、文学创作,并对作出成绩者给予奖励;开设“法官讲坛”,法官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组织歌咏晚会、篮球运动会等。
文化是生产力,文化是凝聚力。如今,在威信法院,立体宣传格局已经形成,干警面貌振奋一新,文化的巨大力量正在显现。2008年,威信法院共向新闻媒体投稿223篇,编纂《法院工作简报》51期,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所投稿的223篇稿件,被采用(含重复采用)达420篇次,其中国家级媒体采用稿件32篇次,省级媒体采用122篇次,市、县级媒体采用266篇次,干警撰写理论调研文章31篇,编纂案例17篇,并有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案例选》,市中级法院采用信息24篇,法官文学作品30余篇,法官美术、书法作品4篇。威信法院干警陈正强的诗作被多家国家级纯文学刊物登载,并出版了个人诗集。威信法院的多种做法还被《人民法院报》、《审判与法治》、云南法院网等各级法院机关刊、报宣传报道。
公正司法,让群众说好。2008年,威信县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26件,比2007年上升173件,上升38.20%,审(执)结603件,结案率96.32%,结案标的1630万元,充分发挥了人民法院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审判职能作用。这个曾荣获 “全省指导人民调解先进集体”、“昭通市十佳政法单位”、“昭通市法院系统先进集体”、“威信县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的先进集体,正在实践科学发展观道路上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威信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