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花园

2014-3-5 16:39:43 [db:作者] 法尊 发布者 0318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法院网讯(赵志雪 石岩) 2004年12月27日,天津一名十三岁的花季少年张某某在网吧连续上网36个小时后,从24层高楼顶部跳楼自杀身亡。2006年4月27日,张某某的父母以一纸诉状将毒害其子张某某的网络电脑游戏《魔兽争霸》的引进方告上法庭。今天,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已正式受理了这起全国首例因网络游戏而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原告在诉状中称,张某某生前有至少一年的时间一直是《魔兽争霸》的消费者。《魔兽争霸》是世界知名的游戏软件开发公司美国暴雪娱乐有限公司(Blizzard Entertainment OR,以下简称暴雪公司)开发,并由神州奥美网络有限公司引进版权在中国境内销售的电子游戏。
  《魔兽争霸》系列产品因为含有血腥、暴力内容被美国软件评级委员会(Entertainment Software Rating Board, ESRB)评定为“T”级,即只适合1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使用。暴雪公司在其《魔兽争霸》网站游戏界面底部显著位置标示了ESRB的“T”标志,并注明“血腥、暗示性主题、使用酒精、暴力”的描述性提示。ESRB定级的目的在于向消费者提示娱乐软件的内容适合怎样的年龄层。根据商业习惯,游戏软件的包装盒正面印有ESRB的等级标志,在包装盒背面还要揭示该游戏的重要内容信息,这些信息介绍了游戏的暴力、性主题、语言及其他一些消费者感兴趣的问题。
  被告在中国境内销售、经营《魔兽争霸》产品,没有以适当的方式揭示其产品的内容信息,没有如实披露其对十三岁以下儿童的有害性,消费者无法充分了解该软件的潜在危害。因此,导致这款游戏在中国境内被不同年龄层的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广泛使用。
  原告之子张某某经医学鉴定患有严重的“网络成瘾综合症”,因长期沉溺于《魔兽争霸》游戏而最终导致自杀。“网络成瘾综合症”在医学上又称为“病态性使用互联网”。网络沉溺者最主要的行为特征是对电脑、电子游戏和互联网形成了深度的依赖。他们沉溺于电脑游戏或网络的时候会一直坚持下去而乐此不疲;一旦离开电脑及网络,则会感到失魂落魄、烦躁不安及无所适从。网络沉溺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力基本丧失的过程。电子游戏的设计机理即在于通过游戏者完成一定的任务达到游戏装备和游戏难度等不断升级。这种“成功-奖励”的游戏模式使人的大脑产生内啡肽,从而产生快感。流行的游戏软件都是有意识的利用这种生物学、生理学上的机制,向消费者销售“快乐”“刺激”或者其他感官体验,以赚取经济利益。医学界公认,如果一个游戏者通过游戏不断得到另其满足的内啡肽,就会相应的进一步强化对游戏的沉溺,从而患上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疾病。《魔兽争霸》对游戏者的影响也在与此。
  原告认为,虽然我国尚未建立完备的游戏软件管理制度,但并不意味着被告不需要公开《魔兽争霸》系列游戏存在危害性信息的义务。我国产品质量法第27条第(五)项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8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被告明知《魔兽争霸》包含不适宜于未成年人的暴力、血腥等内容,并在美国被界定为不适宜13岁以下儿童使用,但是对于《魔兽争霸》的这种产品缺陷,被告在中国销售、经营时却故意隐瞒。被告的过错使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无法判断《魔兽争霸》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无法预见危害的后果。因此,张某某的死亡与被告的过错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故原告依法要求被告赔偿丧葬费、死亡补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0万元。同时,为了其他未成年人免受这款不健康游戏的伤害,要求判令被告对中国境内销售、经营的《魔兽争霸》游戏,在包装、说明书和游戏界面明示其暴力、血腥内容及程度;判令被告以包装、说明书和游戏界面或者其他方式揭示《魔兽争霸》游戏在美国被确定为“13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宜”的事实;判令被告在包装、说明书和游戏界面明示“过度游戏导致沉溺、损害健康”或类似警示语,并采取技术手段防止沉溺的发生。
240331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