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法院网讯(王小伟) 赵老太太在银行买的国库券存款不翼而飞,她认为是银行存在过错,于日前将银行告上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要求银行支付给她国库券存款及相应的利息,共计7831元。 原告赵老太太在起诉书中称,原告1994年的时候在某银行储蓄所购买了5500元三年期记帐式国库券。2003年底,赵老太太发现国库券凭证丢失,她找到银行挂失,但由于记不清帐号,银行说不能挂失,后来又被告知无法查询到这笔业务。此后,赵老太太多次找到银行及其上级单位反应情况。2005年12月,银行书面答复赵老太太说该笔存款已经结清销户了。赵老太太觉得自己并没有取走存款怎么会结清销户呢? 对于这件事,银行在法庭上解释称:银行确实在1994年4月18日的时候开立了金额为5500元的三年期国债存单,户名与赵老太太的身份证上的姓名相符。但是,这笔国债存款已经于1997年4月18日到期时结清销户,销户时本息共计7831.45元。其中,3831.45元于当天被取出,另外4000元转存为了一笔定期一年金额为4000元的存单,这笔定期存款也已于到期时销户了。同时,银行提交了5500元国库券及4000元定期存款的存款凭条、存单、利息单等材料作为证据。 而赵老太太并不认可银行的解释,她认为,她1994年购买国库券时使用的并不是身份证上的姓名,而用的是另一个曾用名。1994年至今,她从来没有去取过国库券上的存款,也从来没有进行过转存。 |
240331
中国法院网讯(王小伟) 赵老太太在银行买的国库券存款不翼而飞,她认为是银行存在过错,于日前将银行告上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要求银行支付给她国库券存款及相应的利息,共计7831元。
原告赵老太太在起诉书中称,原告1994年的时候在某银行储蓄所购买了5500元三年期记帐式国库券。2003年底,赵老太太发现国库券凭证丢失,她找到银行挂失,但由于记不清帐号,银行说不能挂失,后来又被告知无法查询到这笔业务。此后,赵老太太多次找到银行及其上级单位反应情况。2005年12月,银行书面答复赵老太太说该笔存款已经结清销户了。赵老太太觉得自己并没有取走存款怎么会结清销户呢?
对于这件事,银行在法庭上解释称:银行确实在1994年4月18日的时候开立了金额为5500元的三年期国债存单,户名与赵老太太的身份证上的姓名相符。但是,这笔国债存款已经于1997年4月18日到期时结清销户,销户时本息共计7831.45元。其中,3831.45元于当天被取出,另外4000元转存为了一笔定期一年金额为4000元的存单,这笔定期存款也已于到期时销户了。同时,银行提交了5500元国库券及4000元定期存款的存款凭条、存单、利息单等材料作为证据。
而赵老太太并不认可银行的解释,她认为,她1994年购买国库券时使用的并不是身份证上的姓名,而用的是另一个曾用名。1994年至今,她从来没有去取过国库券上的存款,也从来没有进行过转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