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中国案例法评论》注释体例 一、一般规定 1.注释为脚注,编号连排。文中及页下脚注均用阿拉伯数字外加六角括号,文中标注于标点符号外。 2.注文中的信息顺序为:作者、文献名称、卷次(如有)、出版者及版次、页码。 3.定期出版物的注释顺序:作者、文章篇名、出版物名称年份及卷次、页码。 4.引文作者为外国人者,注释顺序为:国籍,外加括号;作者、文献名称、译者、出版者及版次,页码。 5.引用之作品,书、刊物、报纸及法律文件,用书名号;文章篇名用引号。 6.同一文献两次或两次以上引用者,第二次引用时,若紧接第一次,则直接“同上注,页N”即可;若两次引用之间有间隔,则注释顺序为:作者姓名、见前注N、页码。作者如为多人,第二次引用只需注明第一作者,但其名后应加“等”字。 7.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者,注释前加“转引白”。 8.引用古籍的,参照有关专业部门发布之规范;引用外文的,遵循该语种的通常注释习惯。 9.原则上不引用未公开出版物及网上资料。 10.引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出版或发行的文献,可在出版或发行机构前加注地区名。 二、范例 1.著作: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页107。 2.论文:易延友:“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完善”,《法学研究》2012年第3期,页146。 3.译作:(美)西奥多·齐奥科斯基:《正义之镜——法律危机的文学省思》,李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页311。 4.港台类:林端:《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版,页115。 5. 英文论文:Larry Glasser, The American Exclusionary Rule Debate: Looking To England And Canada For Guidance, 35 Geo. Wash. Int l L. Rev.159 (2003), at 159-95.
附录:《中国案例法评论》注释体例
一、一般规定
1.注释为脚注,编号连排。文中及页下脚注均用阿拉伯数字外加六角括号,文中标注于标点符号外。
2.注文中的信息顺序为:作者、文献名称、卷次(如有)、出版者及版次、页码。
3.定期出版物的注释顺序:作者、文章篇名、出版物名称年份及卷次、页码。
4.引文作者为外国人者,注释顺序为:国籍,外加括号;作者、文献名称、译者、出版者及版次,页码。
5.引用之作品,书、刊物、报纸及法律文件,用书名号;文章篇名用引号。
6.同一文献两次或两次以上引用者,第二次引用时,若紧接第一次,则直接“同上注,页N”即可;若两次引用之间有间隔,则注释顺序为:作者姓名、见前注N、页码。作者如为多人,第二次引用只需注明第一作者,但其名后应加“等”字。
7.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非引自原始出处者,注释前加“转引白”。
8.引用古籍的,参照有关专业部门发布之规范;引用外文的,遵循该语种的通常注释习惯。
9.原则上不引用未公开出版物及网上资料。
10.引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出版或发行的文献,可在出版或发行机构前加注地区名。
二、范例
1.著作: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页107。
2.论文:易延友:“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完善”,《法学研究》2012年第3期,页146。
3.译作:(美)西奥多·齐奥科斯基:《正义之镜——法律危机的文学省思》,李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页311。
4.港台类:林端:《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版,页115。
5. 英文论文:Larry Glasser, The American Exclusionary Rule Debate: Looking To England And Canada For Guidance, 35 Geo. Wash. Int l L. Rev.159 (2003), at 1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