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花园

2014-3-24 21:10:10 [db:作者] 法尊 发布者 0306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作者:李嘉慧
审检人员国家赔偿责任之研究——以“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为中心(论文摘要) 
出版年: “民”91
     研究生: 李嘉慧
(以研究生姓名查询“国家图书馆”索书号 ,未查获者表“国图”尚未典藏)
(以研究生姓名查询“国科会科资中心”微片数据库)
(连结至“全国”图书联合目录)  (连结至政大图书馆馆藏目录)
    电子全文: 电子全文下载
    论文名称: 审检人员国家赔偿责任之研究--以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为中心
    指导教授: 洪家殷
    学位类别: 硕士
    校院名称: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系所名称: 三民主义研究所
      学号: 688100113
     学年度: 90
     语文别: 中文
     关键词: 国家赔偿、检察官、“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二二八号、冤狱赔偿法、不起诉处分
[摘要]
“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二二八号认为「宪法所定平等原则,并不禁止法律因国家机关功能之差别,而对国家赔偿责任为合理之不同规定。“国家赔偿法”针对审判及追诉不受外界干扰所必要,尚未逾越立法裁量权范围。」惟“国家赔偿法”乃为保障人民权利不受国家不法侵害,以期符合民主法治而订定,不应将“国家赔偿法”与独立行使审判及追诉工作之维护混为一谈,即不应以“国家赔偿法”之例外严格之构成要件规定,来保障司法权之独立。国内学者亦认为“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有超越立法裁量范围之嫌。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对于法治国家要求对人民权利实质保障之原则,有着如何的影响与冲击,应有待学说多加探讨。
本文研究发现以为现行“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之立法理由须以「尊重裁判实质确定力、维护法安定性」为主轴,修正条文将「原裁判废弃」之要件加入,并删除「犯职务上之罪经有罪判决确定者」始可请求国家赔偿之要件,盖因此乃增加宪法所规定之限制,对保障人民之权益尚属不周。至于检察官之国家赔偿责任是否应该限缩,本文研究发现因“我国刑事诉讼法”立法例与德国、日本不同,将检察官部分不起诉处分规定有实体确定力,因此本文以为在我国刑事诉讼法未为修正检察官不起诉处分之效力前,不应未以法理考量而贸然删除﹔至于维持“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限缩检察官国家赔偿责任之实益,即在保护国家社会公益,因此本文以为在刑事诉讼法未对检察官不起诉处分之效力为修定前,应予增加一要件,即国家对该作成违法不起诉处分之检察官有内部求偿权时,再分他案检察官对该违法执行职务之检察官提起国家赔偿诉讼,以符国家公益之要求。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一项  问题背景
  第二项  研究动机
  第三项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第一项  研究范围
  第二项  研究限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架构
  第一项  研究方法
  第二项  研究架构
第二章 国家赔偿法基本概念与立法说明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家赔偿法基本概念
  第一项 概说
  第二项  基本权之功能体系
  第二项 诉讼权之基本功能
 第三节 “我国国家赔偿法”立法源起
  第一项  国家赔偿责任之法理基础
  第二项  “我国国家赔偿法”采取之制度
  第三项  “国家赔偿法”之立法理由
 第四节 “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立法理由探讨
 第五节  结语
第三章 审检人员国家赔偿责任立法理由研究-外国立法例之引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审判法官国家赔偿责任限缩理论
  第一项  概说
  第二项  德国国家赔偿法特点
  第三项  德国审判法官国家赔偿责任立法理由
  第四项  日本审判法官国家赔偿责任探讨
  第五项  小结
 第三节 检察官之国家赔偿责任之探讨
  第一项 概说
  第二项  检察官制度之源起
  第三项  检察一体之探讨
  第四项  德国及日本关于检察官定位之探讨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审检人员国家赔偿责任限缩之适用范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德国实务与学说之见解-审判官部分
  第一项  概说
  第二项  司法权之范围
  第三项  实务上关于裁判行为范围之见解
  第四项  小结
 第三节 日本实务与学说之见解-审判官部分
  第一项  概说
  第二项  法适用肯定说─职务行为基准说
  第三项  法适用肯定说─违法限定说
 第四节 检察官不起诉处分之探讨
  第一项  概说
  第二项  不起诉处分之意义
  第三项  关于不起诉处分之实质确定力
  第四项  起诉裁量与不起诉处分之探讨
 第五节  结语
第五章  我国实务与学说见解之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司法院”大法官之见解
  第一项  概说
  第二项  声请解释之背景与理由
  第三项  “司法院”大法官第二二八号解释
  第四项  释字第二二八号之不同意见
  第五项  小结
 第三节  审判官国家赔偿责任之探讨
  第一项  概说
  第二项  立法理由之比较与检讨
  第三项  学说之见解
  第四项  “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关于审判之适用范围
  第五项  小结
 第四节  检察官国家赔偿责任之探讨
  第一项  概说
  第二项  我国检察官之定位问题
  第三项  检察官「追诉」之意涵
  第四项  检察官不起诉处分之探讨
  第五项  小结
 第五节 冤狱赔偿法与法院相关判决检讨
  第一项  概说
  第二项  “冤狱赔偿法”与“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之关系
  第三项  相关判决之列举与检讨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研究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一、书籍
“立法院”公报第69卷第46、47、48、49、50、56、60期(台北:立法院秘书处)。
“司法院”公报第30卷第9期;第34卷第5期;第37卷第5期;第38卷第2期(台北:“司法院”秘书处)。
“司法院”大法官释宪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台北:司法周刊杂志社,1988)。
公务员之法律责任,(台北:“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编印,1976)。
“法务部”法律事务司编,“国家赔偿法”实施概况与检讨(一)(二);(三);(四);(五
);(六);(八),法务部。
“法务部”法律事务司编,「国家赔偿法令解释汇编」(台北:“法务部”,1986)。
国家赔偿法绪论(台北:“法务部”法律事务司出版,1981)。
“国家赔偿法”草案立法总说明(台北:“行政院”研考会编印,1978)。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二册」(台北:台大法学丛书十六,1976)。
王和雄,「论行政不作为之权利保护」(台北:自版,1994)。
王和雄,「赴日本、美国研究国家赔偿法报告」(台北:法务部,1982)。
史尚宽,「宪法论文选辑」(台北:法学丛刊社,1985)。
李惠宗,「权利分立与基本权保障」(台北:韦伯文化出版社,1999)。
李建良,「宪法理论与实践(一)」(台北:学林文化出版社,1999)。
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台北:自版,2000)。
吴宗梁,「国家赔偿法基本原理」(台北:自版,1960)。
邱聪智,「民法研究(一)」(台北:辅仁大学法学丛书专论类五,1986)。
城仲模,「行政法之基础理论」(台北:三民书局,1991)。
林纪东,「行政法」(台北:三民书局,1977)。
林纪东,「中华民国宪法逐条释义第三册」(台北:三民书局,1982)。
林钰雄,「检察官论」(台北:自版,2001)。
城仲模,「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则(一)(二)」(台北:三民书局,1997)。
城仲模,「行政法之基础理论」(台北:三民书局,1991)。
城仲模,「国家赔偿制度之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公务人员训练中心,1986)。
城仲模,「当代法学名家论文集」(台北:法学丛刊杂志社,1996)。
翁岳生,「法治国家之行政法与司法」(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法学丛书六四,月旦出版公
司,1994)。
翁岳生主持,「国家赔偿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编印,1981)。
许宗力,「法与国家权力」(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法学丛书七一,月旦出版公司,1993)

陈新民,「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上册」(台北:自版,1991)。
陈朴生,「刑事诉讼法实务」(台北:自版,1998)。
陈朴生,「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台北:政治大学,1987)。
曹竞辉,「国家赔偿法之理论与实务」(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1)。
曹竞辉,「国家赔偿法立法与案例研究」(台北:昌明法学丛书1991)。
黄谦恩,「国家赔偿法研究」(台北:自版,1984)。
黄东熊,「刑事诉讼法研究」(台北:自版,1981)。
黄东熊,「中外检察制度之比较」(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6)。
张孝昭,「国家赔偿法逐条论述」(台北:金汤书局,1983)。
褚剑鸿,「刑事法学论着」(台北:三民书局,1991)。
董璠舆、宋英辉译、土本武司着,「日本刑事诉讼法要义」(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
,1997)。
廖义男,「国家赔偿法」(台北:自版,1994)。
苏朝容译,铃木洁着「国家赔偿」(台北:法务部法律事务司出版,1981)。
蔡志方,「行政救济与行政法学(二)」(台北:三民书局,1993)。
蔡丽照译、Dr.Fritz Ossenbuehl着,「西德国家责任法」(台北:法务部法律事务司出版
,1986)。
澄社、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主编,「司法的重塑—民间司法改革研讨论文集一」(台北:
桂冠出版社,2000)。
骆永家,「既判力之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法学丛书一,1987)。
刘铁铮,「不同意见书之实际」(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
刘春堂,「国家赔偿法」(台北:三民书局,1991)。
刘清波,「冤狱赔偿法」(台北:时代书局,1962)。
刘俊良,「国家赔偿与冤狱赔偿」(台北:书迫出版社,1996)。
罗明通,「国家赔偿法上公权力概念之比较研究」(台北:自版,1995)。
萨孟武,「政治学」(台北:三民书局,1983)。
二、期刊
王和雄,「公权理论之演变」,政大法学评论,第43期,1991。
李惠宗,「立法行为之国家赔偿责任之研究」,法学丛刊第139期。
李惠宗,「体系正义作为违宪审查基准之探讨──以释字第二二八号解释为素材」,宪政
时代第16卷第2期。
李惠宗,「从基本权功能论司法独立与诉讼平等权」,东海大学法学研究第9期,1995。
李建良,「对于行政诉讼之审级应采单轨制或双轨制的看法」,律师通讯第191期,1995。
林辉煌、陈子平、蔡志方、董保城合着,「我国司法制度上检察官之地位」,宪政时代第
16卷第4期,1991。
林山田,「论检察机关与检察官」,全国律师第2卷第6期,1998。
林丽莹,「论检察一体」,律师杂志第236期,1999。
林钰雄,「谈检察官之双重定位」,刑事法杂志第42卷第6期,1998。
林钰雄,「谈检察官之监督与制衡—兼论检察一体之目的」,政大法学评论第59期,1998。
城仲模,「行政法上国家责任之理论与立法研究」,台大法学论丛第5卷第1期。
马维麟,「公务员侵权责任与国家赔偿责任-最高法院历年来判决之检讨与分析」,法学
丛刊第160期,1995。
许宗力,「基本权的功能与司法审查」,人文及科学第6卷第1期,1996。
黄东熊,「起诉裁量权之研究」,政大法学评论第16期,1977。
翁岳生,「论法官之法规审查权」,台大法学论丛第24卷第2期。
陈志龙,「解魅刑事诉讼法审判主义的变革(上)」,律师杂志第236期,1999。
陈志龙,「法治国检察官之侦查与检察制度」,台大法学论丛第27卷第3期,1998。
陈荣宗,「法院依法所为之裁定之既判力」,法学丛刊第97期。
陈运财译、井上正人讲,「日本之检察官及起诉裁量权」,法学丛刊第174期,1999。
陈运财,「检察官之起诉裁量」,台湾本土法学第10期,2000。
叶俊荣,「国家责任的溢流:国家赔偿法施行现况的检讨」,中国比较法学会学报第16期
,1995。
褚剑鸿,「论不起诉处分之确定力与不当处分之救济(上)」,法令月刊第49卷第8期
,1998。
蔡志方,「刑事法院误判之法律救济」,月旦法学杂志第23期。
蔡志方,「关于行政救济采取双轨制或单轨制问题之我见」,第1卷第9期,1997。
蔡宗珍,「冤狱赔偿请求权之排除条款的合宪性问题-释字第四八七号评释」,台湾本土
法学第10期,
蔡碧玉,「我国检察制度的问题点浅论」,律师杂志第236期,1995。
蔡德杨,「对检察官改革之响应」,司法改革杂志第15期,1998。
蔡丽照,「论西德国家责任法之修正与公务责任法之未来趋势(上下)」,法学丛刊第123
、125期。
顾立雄,「法官法草案所带来的检察改革议题」,司法改革杂志第15期,1998。
三、论文
李建良,「从公法学之观点论公益之概念与原则」(台北:中兴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
文,1986)。
李庭熙,「论附第三人效果的行政处分」(台北: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
)。
林明昕,「立法不法与国家赔偿责任」(台北: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

林钰雄,「我国检察官之法律地位—以指令权及其限制之探讨为中心」(台北:台湾大学
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
林国漳,「检察官不法与国家赔偿」(台北:中兴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
范文清,「司法不法与国家赔偿」(台北:中兴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叶百修,「公务员不法行为所生之国家赔偿责任」(台北: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
文,1977)。
程明修,「论已终结的行政处分之行政诉讼-兼论其违法性判断作为国家赔偿诉讼之先决
问题诉讼」(台北:中兴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
程春益,「法官之职务独立与职务监督」(台北:政治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
)。
蔡志方,「法治国家中司法的任务」(台北: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1)。
谢隆盛,「国家赔偿法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
[机读格式] 输出 ISO2709 机读编目格式
                                                                                                                                 出处:无
240331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