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专题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资源
›
考试资料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刑法同步测试题(2)
2014-4-8 06:09:07
[db:作者]
法尊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请选择
安徽省
北京市
福建省
甘肃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海南省
河北省
河南省
黑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山东省
山西省
陕西省
上海市
四川省
天津市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云南省
浙江省
重庆市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904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六、罪数形态
2.关于牵连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B.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
C.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罪名
D.牵连犯是实际的一罪,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
3.关于吸收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吸收犯必须是数个独立的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行为
B.吸收犯的数行为必须存在吸收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所经的发展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的当然结果。
C.伪造货币后又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属于吸收犯
D.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属于吸收犯
6.甲某为骗取贷款伪造了某储蓄所储蓄章和行政章,并印制了空白存单。然后伪造100万元的存单数份,迅速在一天之内从五个银行分别抵押贷款五笔共500万元。案发时500万贷款被某甲挥霍一空。
A.某甲犯有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诈骗罪,属于牵连犯,对某甲应当以诈骗罪一罪定罪处罚
B.某甲犯有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伪造金融票证罪、金融凭证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属于牵连犯。对某甲应当以金融凭证诈骗罪一罪定罪处罚
C.某甲分别从五个银行骗取贷款的行为,属于连续犯
D.某甲分别从五个银行骗取贷款的行为,不属于连续犯
17、下列哪种犯罪是继续犯
A.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B.受贿罪
C.遗弃罪
D.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第六章 罪数形态
2.答案:A.B.C.
3.答案:A.B.C.
6.答案:B.C.
17、答案:A.C.D.
理由:继续犯也是罪数形态的一种情况,但它实际上对数罪并罚问题没有影响因为我们不会对继续犯发生误认。本题中只有B不是继续犯,其他都是。继续犯常见的有三类,一是像非法拘禁等侵犯自由的情况,由此推及到拐卖、绑架、拐骗。二是不作为的犯罪,以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偷税罪,不解救妇女、儿童罪为代表,甚至玩忽职守罪在某种情况下也是继续犯,如綦江彩虹桥垮塌案发生在刑法生效以前但适用的是生效后的重法,理由是行为继续到了刑法生效后,否则不能适用新刑法。三是持有型的犯罪,如;持有枪支弹药,窝赃,窝藏。是否是继续犯对于我们只有在追诉程序上有实质的差别,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诉时效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七、刑罚论
二、刑罚种类
5、对下列哪种情形应当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A.甲某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
B.甲某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C.甲某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D.甲某犯抢劫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6. 刑法分则对罚金刑数额的规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A.刑法分则条文中没有规定具体罚金数额的,罚金的最低额不能少于1000元,对未成年人减轻处罚的,不能少于500元
B.规定了相对确定的数额的
C.处以与违法所得为或者犯罪涉及的金额相等的罚金
D.以违法所得为或者犯罪涉及的金额为基础,处以一定比例或者倍数的罚金
三、量刑制度
1、下列哪种情形构成累犯
A.甲某因盗窃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刑满释放,1997年2月5日又犯抢劫罪,1997年11月被抓获归案。
B.甲某因盗窃罪被判3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刑满释放,1997年12月7日又犯抢劫罪。
C.甲某因盗窃罪被判7年有期徒刑,1993年5月24日被假释,1995年1月25日假释考验期满,1998年8月5日又犯抢劫罪。
D.甲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3年,于1998年5月24日缓刑考验期满。2001年5月5日又犯抢劫罪。
3、下列哪种情形不得适用缓刑
A.某甲因为交通肇事罪被判处3年零6个月的有期徒刑
B.某甲1993年5月因为犯走私淫秽物品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1995年5月刑满释放。1999年8月因为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被依法判处2年有期徒刑
C.某甲1991年7月因为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1993年7月刑满释放。1997年8月因为犯聚众斗殴罪被依法判处2年有期徒刑
D.某甲因为无钱购买毒品吸食,情急之下,乘人不备,夺取一位老太婆的手提包就跑(包内财物价值4000元),被当场抓获,依法应当判处2年有期徒刑。
七、刑罚论
二、刑罚种类
5、答案:A.B.
理由:见刑法第56、57条。
6.答案:A.B.C.D.
理由:刑法第49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三、量刑制度
1、答案:B.C.
理由:A不是累犯,因为:本案的后罪发生在新刑法生效前,前一罪也是发生在刑法生效前,因此它的间隔时间适用旧法标准,而旧法规定的时间标准是3年,新法是5年,依照旧法行为人前后罪的间隔时间已过了3年,从而不构成累犯,新刑法没有溯及力。B是累犯,因为在认定累犯时的刑法溯及力问题上规定,如果后罪发生在新刑法生效以后的,适用新法的标准适用累犯,而本案的前后罪的间隔期不到5年,因此构成累犯。C构成累犯,因为在假释的情况下,从假释考验期满起计算时间,而本案从假释考验期满到行为人又犯罪不到5年时间,成立累犯。如果行为人在假释考验期内犯罪的,行为人不构成累犯,因为5年是从假释考验期满开始计算的。假释考验期视同在监狱里服刑,在监狱里犯罪的不能认为是累犯。在刑满释放以后或者假释考验期满以后5年以内又犯罪才构成累犯。D不构成累犯,因为前罪被判处缓刑的,以后又犯罪不存在累犯问题。构成累犯(不论是一般累犯还是特殊累犯)的基本前提是前罪必须是被实际实行完毕过,否则都不构成累犯。另外,大家注意行为人1998年5月的4日缓刑考验期满,那么5月24日本身仍然属于缓刑考验期内。如果行为人在5月24 日当天又犯罪了,属于在服刑期间内犯罪。
3、答案:A.D.
理由:关于适用缓刑的条件之一是“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A项中某甲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所以不能适用缓刑。B项中的重大责任事故罪属于过失犯罪,因此某甲不构成累犯,且对其判处的有期徒刑刑期在三年以下,所以可以适用缓刑。C选项中某甲犯聚众斗殴罪时,新刑法尚未生效,只能适用旧刑法,旧刑法规定的累犯间隔时间是三年,某甲的两次犯罪间隔已经超过三年,不构成累犯,且对其判处的又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可以适用缓刑。关于D选项,因吸毒而犯罪,在毒瘾未戒除时,往往认为不具备“不致危害社会”的缓刑条件。
四、数罪并罚
3.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A.伪造货币又出售、运输伪造的货币的。
B.因受贿而徇私枉法或者枉法裁判的。
C.为走私而骗购外汇的,为骗购外汇而伪造有关公文的。
D.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
4.下列哪种情形不实行数罪并罚
A.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
B.犯保险诈骗罪,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或者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
C.因为受贿而挪用公款,或者挪用公款后又使用挪用的公款犯其他罪的。
D.盗窃汽车作为绑架犯罪工具使用,在绑架过程中使用该汽车的
8、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自首:
A、甲某犯罪后自动投案,被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在被公安机关通缉期间,甲某又自动投案,并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
B、甲某伙同他人盗掘古墓葬被抓获归案。在羁押审查期间,甲某主动交代司法机关未掌握的单独一次盗掘古墓葬的犯罪事实。
C、甲某犯罪后自动投案,被取保候审期间逃跑。后来被公安机关机关抓获,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D、甲某因犯盗窃罪被逮捕审查,期间,甲某还交待了和自己一同盗窃的共犯乙某,并带领公安人员到乙某家中,将乙某抓获。
五、减刑、假释、时效
4.某甲1988年9月5日因为犯强奸罪被逮捕,同年12月3日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某甲提起上诉,上诉于1999年2月2日被二审法院驳回。关于此案,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对某甲不得适用假释
B.某甲至少要服刑到1998年9月5日,才有可能出狱
C.某甲至少要服刑到1998年12月3日,才有可能出狱
D.某甲至少要服刑到1999年2月2日,才有可能出狱
四、数罪并罚
3.答案:D.
理由:参见法定数罪并罚的情况。
4.答案:A.
理由:参见法定数罪并罚的特殊情况。
8、答案:A.
理由:投案后又逃跑,被公安机关抓回的,不认为是自动投案,但逃跑后又自动投案如实交代的,前一逃跑行为不影响后一自首的成立。B项属于在案人犯交代同种罪行的坦白,如果交代不同种罪行,才以自首论;D项属于协助抓获同案犯的立功。
五、减刑、假释、时效
4.答案:A.C.
理由:假释、减刑的时间起点或限制。另外涉及刑法的溯及力。修订后刑法关于对被判处10年以上刑罚的暴力犯罪分子不得假释的规定,没有溯及力。
第二部分 罪刑各论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1、(分则、涉密犯罪)甲某是我国某通讯社的高级编辑,应香港某报社记者之请,设法在为其搞有关对台政策一份机密文件。按规定该文件只下发到社长一级,通讯社只有社长那里有一份。甲某到社长办公室时发现该文件就放在桌上,乘社长不注意将文件拿出复制一份,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香港某报社记者。香港某记者为了表示感谢,给其20000港元。甲某的行为
A.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B.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受贿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C.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1.某甲家中一只箱子和若干财物被盗,箱子当时就在附近的公共垃圾桶中被找到,里面的东西原封未动。某甲认为是窃贼所藏,日后必然来取。就产生了报复窃贼的念头。把箱中物品取出,装入一个拉发的爆炸装置,放到原处。后来,一个清洁工清除垃圾时发现了箱子,打开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某甲的行为:
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爆炸罪
C.属于假象的防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9.被告人李某,出租汽车司机,因受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当场轧死5人,撞伤19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
A.交通肇事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D.杀人罪
13.某甲驾驶汽车因为超速行驶将某丙撞成重伤。坐在驾驶台副座的乙某下车察看丙某的情况,发现伤势很重。为了逃避责任,乙某和甲某将丙某抬上车,拉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将丙某藏在草丛中。丙某在12小时后因为失血过多死亡。关于此案:
A.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乙某构成包庇罪
B.甲某指使乙某逃逸致人死亡,甲某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C.甲某乙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共同犯罪
D.甲某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20.下列哪种情形不构成犯罪:
A、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
B、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
C、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
D、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二部分 罪刑各论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1、答案:C.参见刑法第111条
理由:本案首先是定性问题。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在互联网上把国家的秘密情报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的电子信箱的直接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因此不定非法泄露国家秘密罪,因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本身就包含有泄露的内容。本案也不应定为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因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本身包含有窃取行为,行为人是既窃取又提供可以包含在该罪内,只要定一罪即可,不需数罪并罚。另外,本案是否构成受贿罪?不构成因为受贿罪的一大特点就是行为人必须是利用职务便利,而本案的行为人只是利用工作上的方便,与职权无关。若本案的行为人是社长的话,就涉及其因受贿而泄露国家秘密,从而涉及数罪问题。假如行为人利用互联网向境外的机构在互联网上公然披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应定泄露国家秘密罪。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1.答案:B.
理由:因为该行为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危害公共安全。
9.答案:B.是故意犯罪,排除A.C.;因为危害公共安全,所以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是该罪的常见形式之一。
13.答案:C.参见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司法解释。逃逸致人死亡的,是结果加重犯。指使他人逃逸的,以共犯论。
20.答案:C.D.
理由:刑法第128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第129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国政法大学·阮齐林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浏览过的版块
站务中心
地方规定
司法解释
解读释义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