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在韩国上映的《辩护人》迅速大热,不仅短期内观影人数突破千万,而且在今年初获得韩国第五届年度电影奖最佳男主角奖。国内的网络上也一片好评,尤其是获得司法界人士的青睐。朋友约我写点《辩护人》里的法律关系。但是看完电影之后,觉得其中的法律意义只是一般,倒是对影片所反映的韩国政治现象有些兴趣。于是,我又查了一些资料,写下这些感想,和大家分享。
在韩国,《辩护人》属于“以现实为基础的杜撰电影”。就是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虚构一个和真实历史人物相关的人物或者情节。这有点和我们的“戏说”相像,只不过他们以严肃的面目出现,而不是玩世不恭的“戏说”,更容易让观众以为这就是历史。
《辩护人》的真实历史背景是发生于1981年的全斗焕军事独裁政府以传阅危险书籍、进行非法集会、涉嫌违反《国家安全法》为由对釜山地区的大学生和活动家进行拘留刑讯的“釜林事件”。影片主角律师宋佑硕的生活原型则就是2009年自杀身亡的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宋佑硕的生活道路和卢武铉相似,都是高中生打拼出来的小律师,通过“釜林事件”一举成名,走上政治舞台,只是其中的有些细节(如与小饭馆老板娘母子的关系)属于杜撰而已。所以片头特意标注:本片以真实人物事件为背景,但内容为虚构。
近年来,随着韩国政治的逐渐清明,这类影射历史或者直接反映历史的电影作品多了起来,如《26年》、《白鲸》、《孝子洞理发师》等。因之我对韩国电影颇为佩服。他们不仅有为年轻人所喜欢的娱乐电影,也有为艺术家所乐道的艺术电影,更有不输于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和我们如今看到的政治电影。多样化全面发展的生态说明韩国电影具有非常良好的生存环境。
穷人家出身的宋佑硕只有高中文凭,为了赚钱养家,发奋考出了司法资格,当上了法官,又自立门户,成为不动产代理律师和税务律师。因为勤奋,他马上就成功了,赚到了钱,成为旁人眼中的“暴发户”。当然,作为一个小人物,他只问利益,不管政治,在同学聚会上对记者同学的政治热情嗤之以鼻,当前辈请求他代理《国家安全法》案件时又势利眼地婉言谢绝了。但是,他又是一个重感情的人物。7年以后还记得去归还穷愁潦倒时欠下小饭馆的旧债,并且成为这个小饭馆一成不变的客户。后来又因为小饭馆老板娘的儿子被当局拘禁而误打误撞进了政治漩涡。正是因为重感情,宋佑硕在代理案件的过程中心态和性格发生了变化。观众很清晰地看见了这个变化。他从一时冲动代理老板娘儿子的案件,逐渐从案件中看到韩国政治的黑暗、法治的废弛、人权的丧失,最终从钻进钱眼里的小律师变成自由、正义的自觉斗士。影片末尾那个法官点名辩护律师的场景就是宋佑硕性格升华的影像代表。
一个律师为正义代言,对抗黑暗的专制社会的故事,揭开了韩国的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为了了解这段历史,我查找了一些资料。自朝鲜战争以后,一直到1987年底,韩国都是军人执政。三任总统李承晚、朴正熙、全斗焕都是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釜林事件”就是发生于全斗焕执政时期。独裁和专制是那个时期的特点。卢泰愚结束了韩国的军人专制时代。卢泰愚政府是韩国有史以来第一次靠民主选举和平交替执政的政府。虽然卢泰愚也是军人出生,但是他从军界退休后才进入政界,在汉城奥运会的申办与举办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扩大民主、赦免政治犯、处理光州冤案、清算全斗焕第五共和国弊案、发展国民经济等很多方面颇有建树。尽管如此,韩国的民主时代依旧坎坷。从卢泰愚开始,韩国所有的民选总统最后都避免不了腐败的污名,卸任后都遭遇调查甚至被判刑(因为韩国法律规定在任总统具有刑事豁免权)。卢泰愚因内乱罪被判刑,后被金大中特赦。金泳三建立了公务人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金融实名制度,铁腕治贪颇负盛名,但也因儿子金贤哲受贿丑闻黯然神伤。被称为“亚洲曼德拉”的金大中更因为3个儿子都涉嫌受贿而英名尽毁。卢武铉更是令人悲哀,谁也没有想到,作为“平民总统、民主斗士”的他也深陷丑闻,因夫人、儿子的受贿遭遇弹劾,最终于卸任总统后自杀身亡。
50多年来,从军人专制到民主国家,韩国历任总统都不得善终,这确实是一个奇怪而独特的现象。原因主要是韩国的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存在致命的缺陷。
韩国对外标榜是民主政体,但事实上截至卢泰愚之前,依然是披着民主外衣的独裁政体。虽然标榜三权分立,但以总统为代表的行政权始终凌驾于立法、司法权力之上,根本看不到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相互牵制、相互制衡的迹象。卢泰愚上台以后,韩国的民主制度逐渐发展、完善,但行政权凌驾于立法、司法权力之上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总统和执政党掌握了几乎所有的资源,无论是国会、大法院、宪法法院还是在野党,都无法起到牵制总统或行政权的作用。在行政权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总统就是权力的化身,总统的每一次发言,每一个指示都会被当做法律来执行。在权力空前膨胀且没有任何力量制衡的情况下,作为权力化身的总统就有可能因主观或客观的因素在执政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由于总统权力过于强大,也使得那些总统身边的人(包括亲属)在这一权力的背景下干一些非法的勾当,而最终的罪名也归属于总统。
韩国政经不分、政商勾结的经济生态更导致腐败绵延不绝。从朴正熙时代韩国经济开始起飞,但是韩国的经济不是以市场经济的模式发展的,而是以计划经济的模式发展起来的。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左右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各领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靠政府的扶持。在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曾风云一时的大集团都是靠政府的扶植发展壮大起来的。在扶植这些集团成长的过程中,韩国政府在政策取向、资源配置、融资等方面都给予了几乎毫无保留的扶持。反过来,这些大集团为了获得政府的扶持,也不断地向政界特别是掌握权力的政界人士进行利益输出。长期下来就形成了政经不分、政商勾结的畸形生态。这种在韩国经济起飞过程中形成的畸形政经生态在韩国民主体制逐渐完善后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在观看《辩护人》时,我总会时不时从剧情中出离出来,为画面中慷慨激昂为民主、正义呼喊的英雄最后居然也因为涉及腐败跳崖自杀身亡而感到不解,感到迷茫,甚至感到失望。由之我感悟到,法律未必就是医治落后、腐败的唯一灵丹妙药。民主、公平、正义和发展有无数条道路。除了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其运行方式,甚至民族文化,都可能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文明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简单的单一判断常常无法有效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今年2月13日,《辩护人》在韩国公映两个月后,釜山地方法院终于对30多年前的“釜林事件”作出了二审判决,宣布被告人没有对国家的安全和自由民主主义基本秩序造成危害,因此改判被告人无罪。一个案件,经历30多年的曲曲折折,才得到公正判决,这足够说明,不管在任何国家,民主和法治的进程都未必是那么简单的,仅有良好的愿望远远不够。但是,只要我们抱定信心,坚毅前行,积极探索我们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盲目地去效仿他人,我们就一定能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