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余保福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已经开始变为现实。在出口下降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加大了政府投资力度,并着力于扩大内需。但政府投资受益范围是有限的,民间投资观望氛围强烈。同时,囿于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扩大内需政策见成效尚需时日。经济周期逆转,对于长期习惯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下发展的中国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中国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势必影响企业的贷款需求(目前小企业和个人贷款需求下降十分明显),贷款需求的下降势必造成商业利息收入的减少。这对当前仍以利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商业银行而言,无疑将产生巨大的盈利压力。 中国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上市公司业绩进而影响资本市场,将大大降低商业银行的基金类产品代理收入。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多年来一直逐年递增的现象将会改变。同时,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势必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风险管理将面临严峻考验。一旦资产质量恶化,则势必要求增提拨备,进而导致商业银行净利润下降。 目前,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并开始调整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进入降息周期后,一方面缩小了商业银行赖以盈利的利差空间;另一方面,存款定期化日益加剧,将增加银行的负债成本。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商业银行将同时面临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双重严峻考验。 由于不同地域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历史传统的差异,当前中国各区域经济差异很大,参与国际化程度不同,因此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基层商业银行处于经营的第一线,相对上级行和各商业银行总行更加贴近市场,也更了解全球金融危机对当地经济运行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基层商业银行处于各商业银行管理链条的底端,要接受上级行和总行的考核任务与业务政策。长期以来,各商业银行总行和上级行考核指标设定基本上都采取了简单的逐年递增的办法,同时,当前各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日益严格,与各级行管理层的薪金收入、职位升迁密切相关,完不成任务不仅影响收入,而且可能丢掉职位甚至被问责,考核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 在此情况下,基层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地向上级行反映本地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避免产生考核指标虚高、不切合实际、为完成任务而降低市场准入标准进而积聚风险的短期行为。上级行和总行也应认真对不同区域进行调研,并认真听取基层行意见,尽可能使考核更加合理并切合实际。 对商业银行而言,发展无疑仍是中心工作。不过,基层商业银行应当立足本区域经济特点,认真分析、冷静判断,尤其是对本地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所受到的影响和冲击进行认真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区别对待措施。在当前的经济调整周期,更应严格准入标准,强调审慎、稳健的发展战略,要加强市场、行业和区域研究,准确掌握客户信息,选择好市场和客户,把握第一还款来源,确保偿付能力,并做好贷款担保和抵押的动态管理,不断提高风险预警监控能力,保持信贷业务持续稳定发展。 国家号召加大对中小企业增加信贷投入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基层商业银行应当清醒地看到,部分中小企业当前发展中的困难与资金需求密切相关,但从基层实际看,更多的中小企业缺的不是资金,而是订单和市场。对中小企业应区别对待,对于有市场、有品牌、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可以积极进入,对于没有市场、技术含量低而且风险抵御能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要审慎。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也没道理。 境内银行主要的业务是信贷业务,影响最大的还是信用风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存量信贷资产质量面临严峻考验。应切实加强贷后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密切关注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主动防范风险。同时,要对存量客户区分情况,分别采取提前退出、补充或追加担保、期限调整等措施,未雨绸缪。 进入降息周期后,针对存款定期化现象,应积极拓展收入来源,积极发展理财产品,通过将高成本的定期存款置换为理财产品,降低负债成本,同时增加代理收入。各基层商业银行还应结合本地经济特点,通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注释: 【作者简介】 余保福,经济学博士,1973年4月生于河南省确山县。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
240331
余保福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已经开始变为现实。在出口下降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加大了政府投资力度,并着力于扩大内需。但政府投资受益范围是有限的,民间投资观望氛围强烈。同时,囿于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扩大内需政策见成效尚需时日。经济周期逆转,对于长期习惯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下发展的中国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中国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势必影响企业的贷款需求(目前小企业和个人贷款需求下降十分明显),贷款需求的下降势必造成商业利息收入的减少。这对当前仍以利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商业银行而言,无疑将产生巨大的盈利压力。
中国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上市公司业绩进而影响资本市场,将大大降低商业银行的基金类产品代理收入。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多年来一直逐年递增的现象将会改变。同时,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势必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风险管理将面临严峻考验。一旦资产质量恶化,则势必要求增提拨备,进而导致商业银行净利润下降。
目前,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并开始调整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进入降息周期后,一方面缩小了商业银行赖以盈利的利差空间;另一方面,存款定期化日益加剧,将增加银行的负债成本。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商业银行将同时面临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双重严峻考验。
由于不同地域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历史传统的差异,当前中国各区域经济差异很大,参与国际化程度不同,因此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基层商业银行处于经营的第一线,相对上级行和各商业银行总行更加贴近市场,也更了解全球金融危机对当地经济运行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基层商业银行处于各商业银行管理链条的底端,要接受上级行和总行的考核任务与业务政策。长期以来,各商业银行总行和上级行考核指标设定基本上都采取了简单的逐年递增的办法,同时,当前各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日益严格,与各级行管理层的薪金收入、职位升迁密切相关,完不成任务不仅影响收入,而且可能丢掉职位甚至被问责,考核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
在此情况下,基层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地向上级行反映本地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避免产生考核指标虚高、不切合实际、为完成任务而降低市场准入标准进而积聚风险的短期行为。上级行和总行也应认真对不同区域进行调研,并认真听取基层行意见,尽可能使考核更加合理并切合实际。
对商业银行而言,发展无疑仍是中心工作。不过,基层商业银行应当立足本区域经济特点,认真分析、冷静判断,尤其是对本地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所受到的影响和冲击进行认真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区别对待措施。在当前的经济调整周期,更应严格准入标准,强调审慎、稳健的发展战略,要加强市场、行业和区域研究,准确掌握客户信息,选择好市场和客户,把握第一还款来源,确保偿付能力,并做好贷款担保和抵押的动态管理,不断提高风险预警监控能力,保持信贷业务持续稳定发展。
国家号召加大对中小企业增加信贷投入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基层商业银行应当清醒地看到,部分中小企业当前发展中的困难与资金需求密切相关,但从基层实际看,更多的中小企业缺的不是资金,而是订单和市场。对中小企业应区别对待,对于有市场、有品牌、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可以积极进入,对于没有市场、技术含量低而且风险抵御能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要审慎。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也没道理。
境内银行主要的业务是信贷业务,影响最大的还是信用风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的存量信贷资产质量面临严峻考验。应切实加强贷后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密切关注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主动防范风险。同时,要对存量客户区分情况,分别采取提前退出、补充或追加担保、期限调整等措施,未雨绸缪。
进入降息周期后,针对存款定期化现象,应积极拓展收入来源,积极发展理财产品,通过将高成本的定期存款置换为理财产品,降低负债成本,同时增加代理收入。各基层商业银行还应结合本地经济特点,通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注释:
【作者简介】
余保福,经济学博士,1973年4月生于河南省确山县。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