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专题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数据
›
地方司法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庭纪律规定
2014-2-21 14:39:32
[db:作者]
法尊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请选择
安徽省
北京市
福建省
甘肃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海南省
河北省
河南省
黑龙江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吉林省
江苏省
江西省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省
山东省
山西省
陕西省
上海市
四川省
天津市
西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云南省
浙江省
重庆市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822
交法顾十大智能工具 一站式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庭纪律规定
2001-9-12 0:0
发文单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2001-9-12
执行日期:2001-9-1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有关以及最高人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法庭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依法审判案件的场所。法庭纪律是到庭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法律尊严和法庭秩序,使审判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
第三条 法庭的审判活动,由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主持和指挥。
司法警察维持法庭秩序并听从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指挥。
第二章 司法人员与诉讼参与人的出庭纪律
第四条 审判人员、书记员出庭时,必须严格遵守最高人民法院以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法院工作人员穿着新式审判服暂行规定》、《上海法院法庭管理规定》等有关着装规定和要求。开庭审理案件时,中级人民法院以上审判人员应当穿着法官袍,内着新式制服。书记员应当穿着佩戴大号胸徽的新式制服。
基层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书记员穿着佩戴胸徽的新式审判制服。
记录员应当穿着佩戴记录员身份的标志的制服。
司法警察出庭着装应当按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着装管理规定》和《人民警察警衔标志式样的佩戴办法》的规定配套穿着,缀钉、佩带警衔标志、警号、胸徽、帽徽、领花、臂章等。
人民陪审员出庭着装应整洁。
出庭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应当衣着整洁。
第五条 审判人员、书记员服装应当整齐、清洁,不准与便服和不同季节的制服混穿,不准敞怀或挽袖;同一合议庭审判人员的着装应统一;不准佩戴首饰。不准浓妆艳抹,染指甲。
第六条 审判人员、书记员和值庭司法警察在法庭上,仪表要庄重、坐姿要端正、精力要集中,不得办理与本案无关的事宜。
第七条 审判人员、书记员在开庭审判时,应讲普通话,发问的语言应严肃、规范、文明。
第八条 开庭时,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书记员、司法警察以及诉讼参与人应当关闭通讯工具或调到震动位置,不准打电话、吸烟、喝茶或随便离开指定的座席。如有特殊情况要离开的,须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许可。
非经法庭准许,诉讼参与人不得擅自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
第九条 开庭时,公诉人以及辩护人、原告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证人、翻译人员等诉讼参与人发言、陈述、出示证据、传唤证人、宣读证词和辩论等,须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准许。
第十条 法庭应当准时开庭,除特殊情况外不得推迟开庭。
第三章 旁听纪律
第十一条 公民可以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旁听依法公开审理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可以凭代表证和委员证旁听公开审理的案件。
第十二条 下列人员不准参加旁听:
(一)未成年人;
(二)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
(三)被剥夺政治权利、正在监外服刑的人和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人;
(四)携带武器、凶器和其他危险物品的人;
(五)衣着不整洁的人;
(六)其他有可能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第十三条 公民参加旁听,应向法院出示本人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领取《旁听证》。
法院可根据法庭场所和要求旁听的人数等情况,决定发放旁听证的数量。
第十四条 旁听公民应于开庭前进入法庭。进法庭前,应自觉接受法院的安全检查,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进入法庭。
第十五条 公开审理的案件,书记员在开庭审理前,向旁听人员宣读下列纪律:
(一)未以许可,不得记录、录音、录像和摄影;
(二)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三)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四)不得发言、提问;
(五)不得吸烟和随地吐痰;
(六)移动电话、传呼机等通讯工具必须关闭或调到震动位置;
(七)对法庭的审判活动有意见,可以在闭庭以后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
(八)违反法庭纪律的审判长可以当庭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责令退出法庭,对于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除办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司法警察和诉讼参与人参加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法庭。
第四章 新闻记者和外国人旁听和采访的要求
第十七条 公开审理的案件,新闻记者需对审判活动进行采访或者记录、录音、录像、摄影、新闻报道、转播庭审实况的,由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报告所在庭领导,庭领导同意的,需报告本院法宣部门或者办公室,由法宣部门或者办公室决定并统一安排。
第十八条 新闻记者只能采访和报道人民法院依法可以公开审判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以及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不能报道审理情况,但可报道审判结果。
第十九条 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持有效证件要求旁听,参照中国公民旁听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外国记者及港、澳、台记者,要求旁听公开审判的案件的,应向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提出,由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与市高级人民法院联系后答复。是否允许旁听,由院长或分管院长决定。
第二十一条 来访的外国司法代表团要求参加旁听的,须经院长或分管副院长同意后,由市高级法院办公室统一安排。
第五章 对违反纪律的处罚
第二十二条 审判人员、书记员、司法警察在开庭时,不按规定着装,仪态不整的,依照本院《上海法院纪律处理规定》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 司法警察在安全检查时发现旁听公民携带可能妨碍公共场所安全的违禁物品,应根据有关规定对违禁物品作暂时保管、收缴等处理,并填写《违禁物品登记及处理单》。
第二十四条 对于本规定不准参加旁听的人员,值庭的司法警察应责令其退出法庭。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应当警告制止或者当庭予以训诫;对于不听制止的或者制止后仍违反法庭纪律的,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应责令其退出法庭。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处以罚款、拘留。
对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法庭纪律严重,构成犯罪的,在报请院长或分管院长批准后,制作公函并附有关证据材料,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
第二十七条 对未经许可而记录、录音、录像和摄影的,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可决定将记录簿、胶卷、录音带、录像带没收,并填写没收清单,一份交当事人,一份附卷归档。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处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拘留处罚的,书记员应详细记载处罚的全过程,笔录应附卷。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2001年9月18日起施行。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庭纪律规定
2001-9-12 0:0
发文单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2001-9-12
执行日期:2001-9-1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有关以及最高人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法庭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依法审判案件的场所。法庭纪律是到庭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法律尊严和法庭秩序,使审判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
第三条 法庭的审判活动,由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主持和指挥。
司法警察维持法庭秩序并听从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指挥。
第二章 司法人员与诉讼参与人的出庭纪律
第四条 审判人员、书记员出庭时,必须严格遵守最高人民法院以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法院工作人员穿着新式审判服暂行规定》、《上海法院法庭管理规定》等有关着装规定和要求。开庭审理案件时,中级人民法院以上审判人员应当穿着法官袍,内着新式制服。书记员应当穿着佩戴大号胸徽的新式制服。
基层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书记员穿着佩戴胸徽的新式审判制服。
记录员应当穿着佩戴记录员身份的标志的制服。
司法警察出庭着装应当按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着装管理规定》和《人民警察警衔标志式样的佩戴办法》的规定配套穿着,缀钉、佩带警衔标志、警号、胸徽、帽徽、领花、臂章等。
人民陪审员出庭着装应整洁。
出庭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应当衣着整洁。
第五条 审判人员、书记员服装应当整齐、清洁,不准与便服和不同季节的制服混穿,不准敞怀或挽袖;同一合议庭审判人员的着装应统一;不准佩戴首饰。不准浓妆艳抹,染指甲。
第六条 审判人员、书记员和值庭司法警察在法庭上,仪表要庄重、坐姿要端正、精力要集中,不得办理与本案无关的事宜。
第七条 审判人员、书记员在开庭审判时,应讲普通话,发问的语言应严肃、规范、文明。
第八条 开庭时,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书记员、司法警察以及诉讼参与人应当关闭通讯工具或调到震动位置,不准打电话、吸烟、喝茶或随便离开指定的座席。如有特殊情况要离开的,须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许可。
非经法庭准许,诉讼参与人不得擅自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
第九条 开庭时,公诉人以及辩护人、原告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证人、翻译人员等诉讼参与人发言、陈述、出示证据、传唤证人、宣读证词和辩论等,须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准许。
第十条 法庭应当准时开庭,除特殊情况外不得推迟开庭。
第三章 旁听纪律
第十一条 公民可以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旁听依法公开审理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可以凭代表证和委员证旁听公开审理的案件。
第十二条 下列人员不准参加旁听:
(一)未成年人;
(二)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
(三)被剥夺政治权利、正在监外服刑的人和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人;
(四)携带武器、凶器和其他危险物品的人;
(五)衣着不整洁的人;
(六)其他有可能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第十三条 公民参加旁听,应向法院出示本人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领取《旁听证》。
法院可根据法庭场所和要求旁听的人数等情况,决定发放旁听证的数量。
第十四条 旁听公民应于开庭前进入法庭。进法庭前,应自觉接受法院的安全检查,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进入法庭。
第十五条 公开审理的案件,书记员在开庭审理前,向旁听人员宣读下列纪律:
(一)未以许可,不得记录、录音、录像和摄影;
(二)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三)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四)不得发言、提问;
(五)不得吸烟和随地吐痰;
(六)移动电话、传呼机等通讯工具必须关闭或调到震动位置;
(七)对法庭的审判活动有意见,可以在闭庭以后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
(八)违反法庭纪律的审判长可以当庭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责令退出法庭,对于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除办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司法警察和诉讼参与人参加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法庭。
第四章 新闻记者和外国人旁听和采访的要求
第十七条 公开审理的案件,新闻记者需对审判活动进行采访或者记录、录音、录像、摄影、新闻报道、转播庭审实况的,由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报告所在庭领导,庭领导同意的,需报告本院法宣部门或者办公室,由法宣部门或者办公室决定并统一安排。
第十八条 新闻记者只能采访和报道人民法院依法可以公开审判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以及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不能报道审理情况,但可报道审判结果。
第十九条 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持有效证件要求旁听,参照中国公民旁听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外国记者及港、澳、台记者,要求旁听公开审判的案件的,应向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提出,由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与市高级人民法院联系后答复。是否允许旁听,由院长或分管院长决定。
第二十一条 来访的外国司法代表团要求参加旁听的,须经院长或分管副院长同意后,由市高级法院办公室统一安排。
第五章 对违反纪律的处罚
第二十二条 审判人员、书记员、司法警察在开庭时,不按规定着装,仪态不整的,依照本院《上海法院纪律处理规定》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 司法警察在安全检查时发现旁听公民携带可能妨碍公共场所安全的违禁物品,应根据有关规定对违禁物品作暂时保管、收缴等处理,并填写《违禁物品登记及处理单》。
第二十四条 对于本规定不准参加旁听的人员,值庭的司法警察应责令其退出法庭。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应当警告制止或者当庭予以训诫;对于不听制止的或者制止后仍违反法庭纪律的,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应责令其退出法庭。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处以罚款、拘留。
对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法庭纪律严重,构成犯罪的,在报请院长或分管院长批准后,制作公函并附有关证据材料,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
第二十七条 对未经许可而记录、录音、录像和摄影的,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可决定将记录簿、胶卷、录音带、录像带没收,并填写没收清单,一份交当事人,一份附卷归档。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处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拘留处罚的,书记员应详细记载处罚的全过程,笔录应附卷。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2001年9月18日起施行。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浏览过的版块
解读释义
考试资料
司法解释
部委规章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