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建党90周年、上海市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以来,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上海市委“六个着力”的要求,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局,聚焦城市运行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民生热点问题,与全体上海市人大代表一起,努力为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正如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所言:“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要围绕全市大局,紧扣民生主题,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促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各类问题,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两个“三分之一” 为上海新一轮发展助力 “今年6月1日,《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施行,两个‘三分之一’让我对上海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上海市人大代表季保红从2008年起就连续提出书面意见,希望上海市尽快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在经历多次调研、论证及对条例草案的认真审议和反复修改后,今年4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推动各区县设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指出,条例的最大亮点在于首次在立法层面上创制性地作出了专项资金两个“三分之一”的规定,即规定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小企业的资金比例应当不低于三分之一,支持企业发展的其他相关专项资金应当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用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比例原则上不低于三分之一。季保红代表感言:“中小企业是创新的活力和源泉,如何更好发挥广大中小企业的积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上海市转型发展的未来。” 为了努力发挥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作用,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来沪调研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为契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深入研究上海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支持和推动政府部门在管理体制创新、税收优惠、新技术引进等方面先行先试。此外,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还就形成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建立与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促进贸易便利化和服务平台建设等加强立法调研。 两场专题询问 共筑城市安全坚强防线 今年6月8日和9日,两场以“安全”为主题的专题询问,成为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的重头戏。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颇有深度的集中发问中,一系列涉及食品安全、城市运行安全及生产安全的问题和建议被提出,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一一回应,设立食品安全统一举报电话等建议在当场得到了解决答复…… 去年“11·15”火灾和今年的“问题馒头”事件社会影响很大,该如何从中汲取教训、重塑市民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信心?今年上半年,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组织下,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纷纷投入到关于食品安全、城市运行安全及生产安全的专项监督调研和检查中,许多还是采用暗访的形式进行,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只有了解第一手的情况才有发言权,才能促使政府部门亡羊补牢、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参与城市安全监督调研的上海市人大代表朱如安,不仅随调研组前往居民住宅楼、道路、医院、超市等开展实地调研,更利用大量双休日休息时间,深入居民小区查看消防设施,向物业人员请教消防问题,发现许多消防设施的维护使用在楼宇验收后处于失控状态,提出必须尽快改变的建议。 5月上旬,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提前启动了原计划在下半年开展的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肉类、蔬菜、米面制品、乳制品、水产品、餐饮及粮油……执法检查组“兵分六路”,还邀请市民代表、记者等参加,并向社会公布执法检查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网页信箱等,得到了市民们的热烈响应。据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副组长、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孙运时介绍,在31次小组检查活动中,有9次是参考市民提供的线索而组织开展的,“让市民告诉市民,比我们说更管用,市民的监督能够增强市人大执法检查的公信力。” 许多市人大代表也积极参与其中。参与水产品监督检查的钱丽萍代表说:“我们在凌晨3点突击检查水产品批发市场,看到特别肥大的牛蛙就购买,看到养鱼的水异样清澈也留样,让有关部门进行检测。”来自粮油集团的安培代表,通过和市药监局等有关部门沟通、向餐饮行业从业人员请教等多种途径了解地沟油的状况,提出上海市率先取消在零售环节销售散装油的建议。“我们开展的工作不能局限在现场发现单个问题,更必须找到影响食品安全的机制,从法制层面堵住这些漏洞。”安培说。 每位人大代表 只要涉及民生都放心里 衣食住行、教育、养老……涉及民生的重点问题都在上海市人大工作目标之列,为的是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 在颇受关注的《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于今年2月交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之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再次召开系列听证会和论证会,反复协调、平衡养犬人和不养犬人的利益,明确合理设定管理收费和办证条件门槛,增加免疫点设置等相关制度,有效加强对犬类的管理,引导市民文明养犬。对于去年施行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上海市人大开展持续跟踪监督,以推动控烟工作取得实效。 上海市正在开展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如何使困难家庭真正得到实惠?上海市人大今年继续将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情况作为重点监督项目之一,在深入走访调研中,对于配套设施不全造成大型居住社区入住居民生活不便、大量人口迁入导致行政管理力量不足、建设资金筹措遭遇困难等挑战和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纷纷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为更多市民安居乐业尽心尽责。 在关注和持续推动民生工作的背后,是更深入、更贴近的作风和制度保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接访处处长费兴耀在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工作的20多个月里,共接待信访群众4200多人次,参与百余件信访件督办协调,他像家人一样倾听群众的困难,人们宁可排队也希望他接访,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社会服务方面得到了广泛赞誉。 今年上半年,共有2300多人次上海市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立法、监督和调研等活动。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市有街道建制的16个区均在社区(街道)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络服务机构,促使代表更好地联络社区、选民以及开展调研。 |
240331
建党90周年、上海市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以来,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按照上海市委“六个着力”的要求,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局,聚焦城市运行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民生热点问题,与全体上海市人大代表一起,努力为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正如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所言:“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要围绕全市大局,紧扣民生主题,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促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各类问题,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两个“三分之一”
为上海新一轮发展助力
“今年6月1日,《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施行,两个‘三分之一’让我对上海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上海市人大代表季保红从2008年起就连续提出书面意见,希望上海市尽快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在经历多次调研、论证及对条例草案的认真审议和反复修改后,今年4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推动各区县设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指出,条例的最大亮点在于首次在立法层面上创制性地作出了专项资金两个“三分之一”的规定,即规定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小企业的资金比例应当不低于三分之一,支持企业发展的其他相关专项资金应当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用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比例原则上不低于三分之一。季保红代表感言:“中小企业是创新的活力和源泉,如何更好发挥广大中小企业的积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上海市转型发展的未来。”
为了努力发挥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作用,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来沪调研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为契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深入研究上海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支持和推动政府部门在管理体制创新、税收优惠、新技术引进等方面先行先试。此外,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还就形成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建立与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促进贸易便利化和服务平台建设等加强立法调研。
两场专题询问
共筑城市安全坚强防线
今年6月8日和9日,两场以“安全”为主题的专题询问,成为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的重头戏。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颇有深度的集中发问中,一系列涉及食品安全、城市运行安全及生产安全的问题和建议被提出,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一一回应,设立食品安全统一举报电话等建议在当场得到了解决答复……
去年“11·15”火灾和今年的“问题馒头”事件社会影响很大,该如何从中汲取教训、重塑市民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信心?今年上半年,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组织下,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纷纷投入到关于食品安全、城市运行安全及生产安全的专项监督调研和检查中,许多还是采用暗访的形式进行,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只有了解第一手的情况才有发言权,才能促使政府部门亡羊补牢、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参与城市安全监督调研的上海市人大代表朱如安,不仅随调研组前往居民住宅楼、道路、医院、超市等开展实地调研,更利用大量双休日休息时间,深入居民小区查看消防设施,向物业人员请教消防问题,发现许多消防设施的维护使用在楼宇验收后处于失控状态,提出必须尽快改变的建议。
5月上旬,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提前启动了原计划在下半年开展的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肉类、蔬菜、米面制品、乳制品、水产品、餐饮及粮油……执法检查组“兵分六路”,还邀请市民代表、记者等参加,并向社会公布执法检查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网页信箱等,得到了市民们的热烈响应。据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副组长、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孙运时介绍,在31次小组检查活动中,有9次是参考市民提供的线索而组织开展的,“让市民告诉市民,比我们说更管用,市民的监督能够增强市人大执法检查的公信力。”
许多市人大代表也积极参与其中。参与水产品监督检查的钱丽萍代表说:“我们在凌晨3点突击检查水产品批发市场,看到特别肥大的牛蛙就购买,看到养鱼的水异样清澈也留样,让有关部门进行检测。”来自粮油集团的安培代表,通过和市药监局等有关部门沟通、向餐饮行业从业人员请教等多种途径了解地沟油的状况,提出上海市率先取消在零售环节销售散装油的建议。“我们开展的工作不能局限在现场发现单个问题,更必须找到影响食品安全的机制,从法制层面堵住这些漏洞。”安培说。
每位人大代表
只要涉及民生都放心里
衣食住行、教育、养老……涉及民生的重点问题都在上海市人大工作目标之列,为的是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
在颇受关注的《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于今年2月交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之前,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再次召开系列听证会和论证会,反复协调、平衡养犬人和不养犬人的利益,明确合理设定管理收费和办证条件门槛,增加免疫点设置等相关制度,有效加强对犬类的管理,引导市民文明养犬。对于去年施行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上海市人大开展持续跟踪监督,以推动控烟工作取得实效。
上海市正在开展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如何使困难家庭真正得到实惠?上海市人大今年继续将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情况作为重点监督项目之一,在深入走访调研中,对于配套设施不全造成大型居住社区入住居民生活不便、大量人口迁入导致行政管理力量不足、建设资金筹措遭遇困难等挑战和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纷纷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为更多市民安居乐业尽心尽责。
在关注和持续推动民生工作的背后,是更深入、更贴近的作风和制度保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接访处处长费兴耀在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工作的20多个月里,共接待信访群众4200多人次,参与百余件信访件督办协调,他像家人一样倾听群众的困难,人们宁可排队也希望他接访,在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社会服务方面得到了广泛赞誉。
今年上半年,共有2300多人次上海市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立法、监督和调研等活动。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市有街道建制的16个区均在社区(街道)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络服务机构,促使代表更好地联络社区、选民以及开展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