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法院网讯(车应华) 6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震惊一方的丁晓利杀人碎尸案进行公开宣判,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丁晓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3万元。 2004年,年仅22岁的北京市延庆县人丁晓利在云南省水富县工作期间,因拨错电话号码与33岁的昭阳区妇女李玲(化名)认识,后通过QQ聊天及电话通话,逐步发展为“情人”关系,二人在QQ上互以“老公”、“老婆”相称,并经常在昭幽会,直至丁晓利完成工作任务返回北京。 2007年3月1日,被告人丁晓利应李玲之邀由北京至昭通幽会,入住某招待所。因李玲之夫从事建筑行业,平素长期离家在工地,而丁晓利到昭后李玲之夫未如期离家去工地,李玲虽然经常到招待所看望丁,但二人幽会时不敢太长,丁晓利因此心生怨气,并发生口角。 3月21日上午10时许,李玲为丁晓利购买了当地小吃“油糕、饵块”到其居住的房间。11时左右,李玲欲离去,丁晓利坚持要李玲陪伴自己而拦于门口,二人发生抓扯。抓扯中,李玲扼住丁晓利的颈部,意使对方让自己出门,丁晓利亦用双手掐住李玲的颈部,二人在混乱中倒于床上并仍相互扼压对方颈部,十余分钟后,李玲窒息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丁晓利将李玲的尸体拖到卫生间进行分尸至3月22日凌晨。 丁晓利用招待所楼道的垃圾袋分装尸块,后乘车到火车站买了当晚21时到成都的车票后返回招待所。晚上将李玲的部分尸块扔于招待所附近的巷道的垃圾堆,又将其余尸块装入旅行包,带上李玲的手机、身份证、银行卡及李玲的一些衣物、饰品等物,乘车至昭通火车站附近,把尸块丢弃后乘火车离开昭通。 为迷惑李玲的亲友,延迟李玲被害的事实从而为自己逃亡取得必要时间,丁晓利用李玲的手机,向其亲友发送短信,称自己临时外出,需用钱,要求接收信息一方将钱打在自己随身携带的丈夫的工资卡上,先后骗得李玲丈夫及朋友朱梅二人存入的现金2500元。3月26日,丁晓利返回北京延庆县,在当地某网吧上网时被当地警方抓获。 法院认为:丁晓利扼压李玲颈部致其死亡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丁晓利致人死亡后,不思悔罪,为逃避刑事责任,竟以残忍手段零碎肢解被害人尸体,并以谎言骗取被害人亲友向其汇款,妄图制造李尚未死亡的假相,丁晓利主观恶性极大,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坏,虽能如实供述所犯罪行,但不能从轻判处。同时,丁晓利应承担其犯罪行为给受害人亲属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作出前述判决。 正义的法槌敲响了,凶手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然而,此案给人们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两个家庭被一个拨错的电话、一段畸形的恋情和一次完全可以避免的冲动给毁了,留给受害者和加害人亲人的,是无尽的伤痛。值得每个人深思的是:如何把握自己的感情航向?如何理智地面对冲突事件?相信每位读者心中已有答案。 |
240331
中国法院网讯(车应华) 6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震惊一方的丁晓利杀人碎尸案进行公开宣判,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丁晓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3万元。
2004年,年仅22岁的北京市延庆县人丁晓利在云南省水富县工作期间,因拨错电话号码与33岁的昭阳区妇女李玲(化名)认识,后通过QQ聊天及电话通话,逐步发展为“情人”关系,二人在QQ上互以“老公”、“老婆”相称,并经常在昭幽会,直至丁晓利完成工作任务返回北京。
2007年3月1日,被告人丁晓利应李玲之邀由北京至昭通幽会,入住某招待所。因李玲之夫从事建筑行业,平素长期离家在工地,而丁晓利到昭后李玲之夫未如期离家去工地,李玲虽然经常到招待所看望丁,但二人幽会时不敢太长,丁晓利因此心生怨气,并发生口角。
3月21日上午10时许,李玲为丁晓利购买了当地小吃“油糕、饵块”到其居住的房间。11时左右,李玲欲离去,丁晓利坚持要李玲陪伴自己而拦于门口,二人发生抓扯。抓扯中,李玲扼住丁晓利的颈部,意使对方让自己出门,丁晓利亦用双手掐住李玲的颈部,二人在混乱中倒于床上并仍相互扼压对方颈部,十余分钟后,李玲窒息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丁晓利将李玲的尸体拖到卫生间进行分尸至3月22日凌晨。
丁晓利用招待所楼道的垃圾袋分装尸块,后乘车到火车站买了当晚21时到成都的车票后返回招待所。晚上将李玲的部分尸块扔于招待所附近的巷道的垃圾堆,又将其余尸块装入旅行包,带上李玲的手机、身份证、银行卡及李玲的一些衣物、饰品等物,乘车至昭通火车站附近,把尸块丢弃后乘火车离开昭通。
为迷惑李玲的亲友,延迟李玲被害的事实从而为自己逃亡取得必要时间,丁晓利用李玲的手机,向其亲友发送短信,称自己临时外出,需用钱,要求接收信息一方将钱打在自己随身携带的丈夫的工资卡上,先后骗得李玲丈夫及朋友朱梅二人存入的现金2500元。3月26日,丁晓利返回北京延庆县,在当地某网吧上网时被当地警方抓获。
法院认为:丁晓利扼压李玲颈部致其死亡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丁晓利致人死亡后,不思悔罪,为逃避刑事责任,竟以残忍手段零碎肢解被害人尸体,并以谎言骗取被害人亲友向其汇款,妄图制造李尚未死亡的假相,丁晓利主观恶性极大,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坏,虽能如实供述所犯罪行,但不能从轻判处。同时,丁晓利应承担其犯罪行为给受害人亲属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作出前述判决。
正义的法槌敲响了,凶手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然而,此案给人们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两个家庭被一个拨错的电话、一段畸形的恋情和一次完全可以避免的冲动给毁了,留给受害者和加害人亲人的,是无尽的伤痛。值得每个人深思的是:如何把握自己的感情航向?如何理智地面对冲突事件?相信每位读者心中已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