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快捷导航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搜索
专题
法规树
法条
案例
裁判
文书
法文
本版
全局
用户
法律专题
法律资讯
法律数据
法律实务
法律资源
法律社区
婚姻
合同
刑事
法规树
个人法律风险
企业法律风险
法律要闻
热点案件
立法动态
法律时评
法律法规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地方规定
地方司法
裁判文书
法学理论
实务文章
业务指引
解读释义
案例分析
法律文书
法律风险
法学教程
法律工具
考试资料
疑难研究
法律群组
律师
律师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团
律团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律所
律所
综合所
特色所
精专所
工作者
工作者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服务所
服务所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
特色型
精专型
综合型
专业机构
专业机构
综合型
精专型
特色型
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
鉴定
评估
税务
会计
版块
›
法律资源
›
考试资料
›
查看内容
发新帖
专题
司考漫谈
2014-3-4 10:35:30
[db:作者]
法尊
编辑地区
×
编辑地区
地区: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发布者
电梯直达
0
487
马上注册,获得更多功能使用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很多人问我:是不是很难?你们搞的是不是都要过司考?对于第一个问题,我通常简单地回答“是”;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喜欢打个比方:法律从业人员要通过司考,就像司机要考取驾照,一个人不管驾驶技术多高,只要没考取驾照就不允许开车上路。同样,即使是代表学术权威的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只要没通过司考或被授予法律职业资格,就不能当法官、检察官。
但是,二者也有不同之处,很明显的一点是驾驶技术高的人一般都能考取驾照,而办案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人未必能通过司考。君不见无数业务骨干、办案能手屡试不第,面对司考,望洋兴叹!君不见考场内外,同事熟人年年相见,百折不挠,抗战多年。而另一方面,大批只会“纸上谈兵”的院校毕业生一出校门就轻松过关,实令老同志羡慕不已。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是:一方面,数量众多的在职人员通过不了司考,却实际上在办理案件或者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处于“无证驾驶”状态;另一方面,很多院校毕业生通过司考后,因就业压力大没能充实到司法队伍,处于“有证无车”状态。“无证驾驶”使办案资格的正当性受到影响,而“有车无证”又让司考的价值在特定群体中受到质疑,并最终会对司法队伍的后备资源产生影响。
以上是对司考成功与否的疑问之一。另一个就是司考内容范围与日常工作的差异过大,如海、对于在中西部基层法院的工作。在职人员通过率低固然与其工作繁忙、疏于业务学习有关,但是考查范围与本职工作的差异也不无关系。
司考确实造成了以上影响,但这决不能说司考就是失败的。相反,它是成功的。在我看来,司考的成功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初任法官、检察官的门槛。司考通过率虽低,但是在职人员中一部分勤奋学习者还是顺利通过,他们有办案经验,又善于学习,业务素质显然要高于其他人,任命法官、检察官后有利于加快司法官的职业化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法官、检察官的素质。
2、督促在职人员对法律业务知识的学习。司考使得想成为法官的人不得不加强学习,即使是屡试不第者,也在次次的备考中勤于学习,接受知识的熏陶和洗礼,不知不觉中,自己的知识水平都进步了一个层次,这对于提高法检两院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无益处。
3、有利于提高在职人员的法制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如果说第二点提高的是具体、现实层面的法律知识,那么这里提高的则是抽象、精神层面的修养,包括对法治的信仰,职业道德建设和个人政治修养。司考内容的全面化、理论化使备考者不仅要学习具体的法律规定,也要认真学习法学理论、法官职业道德、检察官职业道德,这样一来,在职人员不仅在外在的技能上提高,更在内在的精神层次加强对法律的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法律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我们心中的天平。
4、有利于净化在职人员的业余生活。很多人在业余生活中不注意自己身份,娱乐内容低俗化,严重影响了我们司法工作人员的形象,而司考让他们从麻将桌回到书桌,从歌舞厅来到辅导班。当一种好的生活方式被接受久了,即使起初是被动的,也会成为一种健康的习惯。
综上,我想对仍奋战在司考战线上的同志说:为司考而努力,值!(中国法院网)
河南省宁陵县人院·张书华
240
331
新划词创建
确定
创建新划词:
自动
更新划词缓存
创建新专题 -
分享至 :
QQ空间
0 人收藏
举报
回复
浏览过的版块
案例分析
裁判文书2
地方司法
解读释义
部委规章
司法解释
法律法规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