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花园

标题: 法治2014中国写下8大热词 [打印本页]

作者: 法艺花园    时间: 2015-1-3 20:33
标题: 法治2014中国写下8大热词

  涉黑案件必须抓小抓早抓苗头
  我国长期以来对黑社会犯罪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刑法第291条对组织领导者规定了7年以上重刑,甚至保留了死刑。但我们看到刘汉等特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仍然令人触目惊心。
  刘汉在四川德阳、绵阳等地,笼络豢养打手形成“地下武装”,垄断相关行业,建起资产高达160多亿元的“黑金帝国”。组织成员多达30余人,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活动数十起,共造成8人死亡、多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一是要严密法网,对涉黑犯罪要依法严惩。就目前的司法实践看,黑社会性质组织通常应当具备高度组织化、极端经济利益,有明显保护伞、为非作恶称霸一方以及反社会性心理等五个要素,这导致认定偏严。
  二是要打击从小从早。刘汉涉黑从2003开始,盘桓长达10年,最终成大恶,给国家、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无论是抓捕还是审判也是耗费司法成本。试想,如果在其尚未形成气候时一网打尽,会减少多少损失。
  三是要加强涉黑犯罪的苗头打击。要树立预防也是政绩的观点,尽管打击黑社会是成绩,但预防、不出现黑社会更是政绩。
  或许,对刘汉黑社会犯罪案件,要在总结战果的同时,更要反思坐视其成恶的原因,要从制度层面防止下一个刘汉出现。
  近日,“2014年年度热字”评选结果揭晓,“法”字当选年度汉字。
  今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依法治国步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从依法铲除腐败、扎紧制度“笼子”,到以简政放权为抓手打造法治政府;从刘汉、刘维特大涉黑案法槌落定,到呼格吉勒图案再审判决无罪……岁末之际,回首即将挥别的2014年,法治的烙印如此明晰。法治2014中国写下8大热词
  

  1234   今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各地举行多种活动宣讲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图为山东省滕州市人民法院法官向国旗庄严宣誓,迎接国家宪法日。  四中全会提出,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相关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今年12月4日,成为首个国家宪法日。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今年以来,立法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食品安全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接受审议,体现“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
  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旭:宪法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任何社会争议都应该学会在宪法文本上找到依据,按照宪法的规定来理解社会争议与利益分配,服从宪法对于国家、社会、个人基本关系的调整。宪法序言最后一段和第五条,共同强调了宪法权威和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公民应该加强对法律尤其是宪法的学习,培养依照宪法、遵守宪法生活的方式。
  热词2依法行政
  回望
  法治之关键,在于政府依法行政。
  今年以来,简政放权不断向纵深推进。据统计,目前国务院已相继取消和下放9批共798项行政审批事项;在全国推行商事制度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3月1日全面实施;大力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100亿元。
  同时,我国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推行权力清单,明确负面清单,出台责任清单。
  点评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他们将所有必要的审批都集中到一起,只需盖一个章,将“109个章变成一个章”。李克强总理盛赞这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大动作”。简政放权要继续瘦身、提速、松绑,切实让“109个章变成一个章”。“瘦身”就是要做实权力清单,“提速”就是要优化审批流程,“松绑”就是让企业自己“看着办”。另一方面也要防范杜绝“一个章再变回109个章”,行政许可审批只能依法进行。
  热词3司法体改
  回望
  今年以来,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个省市司法体制改革先行试点渐次推开。广东围绕着“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实现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等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如珠海横琴新区法院施行法官员额制,深圳法院对法官实行单独职务序列管理,佛山法院积极试行审判长负责制改革,等等。
  点评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蔡彦敏:广东的探索为全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率先探路提供了参照和经验。目前,广东的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经中央政法委批准已正式启动,在未来五年内将逐步扩大推开以至覆盖全省。司法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确保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更好地履行司法的职责和发挥司法的治理功能。现在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拥有着天时地利的历史契机,更需要法律人果敢的担当、审慎的判断、笃实的行动。
  热词4户籍改革
  回望
  今年7月,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12月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就《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提出居住证持有人与当地户籍居民同等享有包括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参加社会保险在内的多项权利,以及在当地办理出入境证件、机动车登记等便利。
  点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阎雨: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保障公民享受到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权益。对于广大外来务工人员来说,他们有权利在城市进行工作生活,应该为他们提供服务。因此,户籍制度改革既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建立法治社会,应该为此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国家应该出台配套政策,为中小城市吸纳外来务工人员产生的成本进行一定的弥补。地方政府也应该积极推进城镇化工作。
  热词5打虎拍蝇
  回望
  今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周永康立案审查,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开除周永康党籍,对其涉嫌受贿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周永康涉嫌犯罪立案侦查并予以逮捕。
  3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徐才厚涉嫌违纪问题进行组织调查,6月,徐才厚被开除党籍,10月,其涉嫌受贿犯罪案件被移送审查起诉。
  6月,苏荣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12月,令计划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打虎拍蝇”深入推进,包括多名省部级以上官员在内的腐败分子被查。
  点评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十八大以来,尤其是2014年,中央重拳出击,在反腐败方面取得巨大成绩,反腐力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初步形成不敢腐的局面。随着大老虎的落马,昭示反腐无禁区,任何腐败分子都不能心存侥幸。
  接下来,中央反腐力度不减,将持续保持震慑力;
  作风建设将越来越重视,持续不断。另一方面将会开辟新战场,如猎狐行动将会加强。同时反腐败立法、还有党内法规也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热词6海外猎狐
  回望
  今年7月22日,公安部部署了全国公安机关从即日起至年底集中开展“猎狐2014”缉捕专项行动,目标直指逃往境外的经济犯罪嫌疑人。
  截至12月4日,我国已从60个国家和地区抓获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员428名,其中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犯罪嫌疑人141人,在逃境外10年以上的犯罪嫌疑人32人,共有231只“狐狸”选择了投案自首。
  点评
  佛山市委党校教授吴义茂:海外“猎狐”跟国内“打虎”同样意义重大。随着海外“猎狐”行动的不断深入开展,被抓回来的外逃嫌犯越来越多,这极大打消了想腐败准备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
  海外“猎狐”深刻表明,我国的法治反腐力度越来越大,伸手必被抓,无论逃到哪里都逃不了法律的制裁。
  热词7严打涉黑
  回望
  8月7日,刘汉、刘维等上诉案依法公开宣判,维持一审对刘汉、刘维的死刑判决。
  刘汉、刘维等人在四川德阳、绵阳等地,笼络豢养打手形成“地下武装”,垄断相关行业,建起资产高达160多亿元的“黑金帝国”。法院审理查明:刘汉、刘维等人组织、领导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多达30余人,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活动数十起,共造成8人死亡、多人受伤等严重后果。
  点评
  佛山法律学者王学堂:我国长期以来对黑社会犯罪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刘汉等从2003年开始,“雄霸”一方长达10年,给国家、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严打涉黑,要把涉黑犯罪遏制在萌芽状态,铲除“特殊公民”滋生的土壤,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热词8疑案再审
  回望
  12月12日,最高法指令山东高院复查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案;12月15日,呼格吉勒图案公布再审结果,被认定犯故意杀人罪、流氓罪并执行死刑的时年18岁青年呼格吉勒图被依法判决无罪。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已纠正23起重大冤假错案。
  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谢进杰:个案背后牵涉到人的命运和民众对于法治正义的信仰,疑案再审体现勿让一次不公正审判污染了法律的水源的法治信念,体现敢于面对、善于改正、勇于担当的司法精神;但疑案再审、冤案追责一定要尊重司法规律、坚持正当程序,切忌又酿造新的冤假错案。
  疑案再审不应成为法治实践的常态,而是作为例外的补救机制,关键在于把好常规刑事程序的关,坚持非法证据排除与疑罪从无,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的机制,最大化地避免冤假错案。
  点评
  专题策划:佛山日报记者李拓明、郑金城 专题采写:佛山日报记者林正山
  专题制图:曹宪尚 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片
  




欢迎光临 法艺花园 (https://www.llgarde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