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花园
标题:
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目录)
[打印本页]
作者:
[db:作者]
时间:
2014-4-9 07:27
标题:
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目录)
徐昕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教授
目 录
总序
译者序
第一部分 民事诉讼程序保障比较研究
——民事诉讼的宪法化、国际化和社会化潮流
第一章 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宪法化”、“国际化”的意义序论——法律意义
一、民事诉讼中“基本的”、“宪法的”及“国际的”程序保障:初步评价
二、基本程序权宪法化问题的三种基本模式
1、英国的模式
2、社会主义国家和法国的模式
3、美国和联邦德国的模式
4、采取第三种模式的其他国家
5、加拿大:逐渐形成的复合型模式
三、依据《欧洲人权公约》的个人追诉及其对英国模式和其他模式之影响
第二章 当事人接受“司法”救济的权利
一、“法院”和“自然正义”法则
1、组织保障
2、程序保障
二、什么是“民事”?
1、对于《欧洲人权公约》的重要性
2、对于其它场合的不重要性
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
1、英美法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解决方式及其原理
2、日本、意大利和联邦德国的新宪法规定的不同的解决方式及其历史背景
四、汇聚的潮流
第三章 实效性接近司法救济之权利(不仅是理论上的接近法院权)
一、接近正义的简便化
1、地位之强化
2、民事诉讼中的个人保障和社会保障:实效性诉讼武器平等
二、实效性接近司法救济的障碍
1、律师费
2、法院成本和其它经济负担
3、小额请求
4、迅速裁判
5、其它接近司法救济的事实上障碍
第四章 公正审理权
一、正义之质
二、公正审理权及多样化的含义
三、客观事实与法官和当事人各自的作用
1、法官和当事人
2、民事诉讼与意识形态
四、诉讼审理方式:公开主义和言词主义
五、非法收集证据的排除
第五章 结论: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宪法化”、“国际化”的意义再探48
一、意识形态上的意义
二、社会性意义
三、教育意义
四、全新正义景象之兴起
第二部分 民事诉讼的社会和政治因素
——东西欧民事诉讼的改革与潮流
第一章 历史考察
第二章 改革的年代
第三章 改革运动对诉讼迟延的影响
第四章 当前的问题及其潮流——宪法化、国际化和社会化潮流
第五章 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第六章 法官职权走向强化
第七章 诉讼与意识形态
第八章 诉讼法学家的任务
第三部分 千年之交的诉讼法——国际诉讼法协会第十一届世界诉讼法大会评述
第一章 千年之交的诉讼法——第十一届世界诉讼法大会概述兼评中国诉讼法学子的历史使命
第二章 信息社会的挑战:现代科技在民事诉讼等程序中的运用 主题概述
第三章 信息社会的挑战:现代科技在民事诉讼等程序中的运用 澳大利亚报告
第四章 信息社会的挑战:现代科技在民事诉讼等程序中的运用 比利时报告
第五章 信息社会的挑战:现代科技在民事诉讼等程序中的运用 英国报告
第六章 信息社会的挑战:现代科技在民事诉讼等程序中的运用 芬兰报告
第七章 信息社会的挑战:现代科技在民事诉讼等程序中的运用 印度报告
第八章 信息社会的挑战:现代科技在民事诉讼等程序中的运用 意大利报告
第九章 信息社会的挑战:现代科技在民事诉讼等程序中的运用 日本报告
第十章 信息社会的挑战:现代科技在民事诉讼等程序中的运用 莱索托报告
第十一章 信息社会的挑战:现代科技在民事诉讼等程序中的运用 新西兰报告
第十二章 信息社会的挑战:现代科技在民事诉讼等程序中的运用 秘鲁报告
第十三章 信息社会的挑战:现代科技在民事诉讼等程序中的运用 南非报告
第十四章 信息社会的挑战:现代科技在民事诉讼等程序中的运用 荷兰报告
第十五章 信息社会的挑战:现代科技在民事诉讼等程序中的运用 美国报告
中西文法律术语对照
后记
注释:
(《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 》莫诺.卡佩莱蒂等著,徐昕翻译, 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欢迎光临 法艺花园 (https://www.llgarde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