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sealy, Company Law and Commercial Reality, Sweet &MaxWell,1984,P.1.
江平:《现代企业的核心是资本企业》,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6期。
方嘉麟:《论资本三原则体系之内在矛盾》,载台湾《政大法学评论》第59期。
石少侠:《公司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9页。
张民安:《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66页。
参见张民安:《公司契约理论研究》,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2期。
See Heathering ﹠ Dorey. Iliquidity And Exploitation: A Proposed Statutory Solutionto the Remaining Close Corporation Problem, Virg. L. R. 1977, 63:1
虞政平:《中美有限责任公司制度比较》,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
赵旭东:《论公司的财产责任形式》,载《民法硕士论文集》,群众出版社1988年版,第108页。
江平:《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页。
范健:《公司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5页。
王泰铨:《欧洲公司法导论》,《台大法学论丛》第25卷第1期。
刘燕:《对我国企业注册资本制度的思考》,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3期。
徐燕:《公司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10页。
[英]R·E·G·林斯等:《英国公司法》,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2页。
江平:《新编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127~128页。
参见《美国示范公司法》第二章第1条的规定。
参见《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一章第1条的规定。
参见《法国民法典》第1832条第2款规定和《法国商事公司法》第34条规定。
参见甘培忠:《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退股权》,载《学术探索》2002年第5期。
Hugh T. Scogin, Jr.. Withdrawal And Expulsion in Germany: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close corporation problem”. Mich. J. Int’I L.1998,15:155.
Sandra K. Miller, How Should U.K. and Minority Shareholder Remediesfor Unfairly Prejudicial or Oppressive Conduct be Reformed? American BusinessLaw Journal, 1999,38: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