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花园

标题: 产业的研究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db:作者]    时间: 2014-3-24 21:09
标题: 产业的研究发展
原作者:郑中人台湾世新大学兼任副教授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传统的经济学者不认为是个生产因素,等到一些学者发现以前的生产因素无法解释经济发展时,首先他们试着用技术来研究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过程,一般学者把它分为三个步骤:创新、发明、模仿。发明,简单地讲是现有知识的改变,创新。
发明的定义非常分歧:
1、最广义地来讲,人类的创造活动包括科学技术、艺术等等社会制度、作业流程、规章制度等,这些都属于发明。
2、狭隘一点的定义,科学家依自然界的原理原则,以自己的想象力构成新假说或新事物。
3、专利法上的定义
?美国专利法上对于发明在条文上没有给它定义,一般在判决上有一个多数所接受的定义:「发明就是一个现有可用关于物质特性的新组合。」这个定义排除文化、制度、社会组织上的发明,排除了科学上的发现。
?日本特许法第二条规定:发明,高度的利用自然法则的技术思想的创作。德国在专利法上也没有一明确定义,通说认为发明是以解决某技术课题为目的的,依特定的技术手段达成一定技术结果。我国专利法,以前对发明没有规定,现行专利法首次试着去界定所谓发明。专利法第十九条规定:称发明者,谓利用自然法则之技术思想的高度创作。同时在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将下列发明排除在外:\r
?动植物的新品种
?人体或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瘵或手术方法
?科学原理或数学方法
?游戏及运动规则或方法
?其它必须藉助于人类推理力、记忆力始能执行之方法或计划。
经济学家所讲的专利,在某一方面来讲范围更狭隘,他们认为商业化的发明才算发明,因为没有商业化的发明在经济上没有一点意义。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堶悸熊o明事实上不是一个专利法上的定义,是一般的定义,因为在创新的过程、商业化的过程或是模仿的过程都有专利的存在。
发明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二种,广义的发明活动包括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以及技术发展(development);狭义则限于构想的形成,和付诸现实,即完成发明使发明品能够运作(work)应用,所以狭义的发明也包括工程活动(engineering activities),即使产品或制程设计符合特定功能以及成为制造单位所需的工程活动。详细地说,模型以及原型的设计、建构与测试以及生产前后段的工程都包括在内。\r
发明活动是个思维活动因人而异,很难以文字描述,也许从一个发明的流程或步骤比较能了解发明活动。
产业研究实验室的程序
阶段1 问题研究
1.0 收集所有重要相关资料
1.00问题如何为何产生
1.01己做的部份--现有技艺以及着手处
1.1 明确界定目标--限制以及一般考虑
阶段2 规划研究内容、程序以及其它事项
2.0 理论化或数学分析或其它分析方法以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法
2.1 程序大纲
2.2 预估人员、实验设备(包括分析与测试服务)以及实验材料
2.3 招聘或调派人员,供应实验设备与材料
阶段3 实验以及相关工作
3.0 初步实验以取得基本信息,检讨理论,决定主要实验方向(course)检讨 2.1,依据检讨结果修改
3.1 制作零组件或准备试剂
3.2 组装零组件或进行化学反应(reaction)或制程
3.3 分析、量测以及测试
3.4 研究 3.3 结果据以规划整个或部份问题要进行的工作
3.5 进行工作
3.6 再次分析、量测以及测试
3.7 研究 3.6 结果,计划后续工作程序,直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过程中所有的报告以及实验室笔记等研究纪录
阶段4 发展或工程阶段
4.0 修改实验室模型以便量产
也有人简单地分为六个步骤1、观察(observation) 2、构思(conception or inventing) 3.研究(investigation) 4分类(classification)5判断(judgment)6实施(reduction to practice)
Usher,s的发明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问题的界定 Perception of the Problem 2.规划步骤 Set the Stage 3.探索The Act of Insight 4.修改Critical revision
一位学者,在"机器的发明史"的论文中把发明分为四个选程:1、对问题的认识、界定2、设定阶段(规划)3、发明的动作4、发明有一个构想实施成为模型以后,要经过不断修改才能量产。
商业化的过程
创新:
创新则指选择发明((selecting an invention)、募集资金(securing financial backing)、成立组织(establishing an organization)、寻找工厂(finding a plant)、雇用人员(hiring workers)、开拓市场(opening markets)等各种活动的成果。成功的成果并非上逑活动的集合而已,如果其中任何一环节失败,就不可能有创新。创新是个整体的过程,需要公司各部门提供的各种技术(skill)以及信息。创新除了人力资源、技术能力更需要企业精神和市场的刺激。解体前的苏俄以及改革前的东欧,虽然有拥充沛的人力资源以及相当的技术水准,但因欠缺企业家与市场机制,所以产业发展与经济成长都跟不上欧洲。创新是整个的过程,所以需要公司各部门提供个种技术和信息,创新除了人力、资源、技术能力,还需要企业家的精神和市场的刺激。很单地讲,创新是从选择发明开始到首批量产为止。
模仿:
Vernon首倡以产品生命周期来解释国际贸易的理论,而后说明国际技移转的流向,Vernon认为就产品都发源于美国,因为美国所得高足以支持研究发展,再者美国工资昂贵促使厂商从事生产技术的改良,等到产品被市场接受,功能规格也渐趋稳定时开始外销,进而移转到其它已开发国家的子公司生产,或到了成熟期变成价格竞争,加以生产技术己机械化或标准化,以新兴工业国家的技术水准可以制造生产时便移转到新兴工业国家,产品与生产技术标化后再从新兴工业国家移转到开发中国家,在1960与70年代,从美国移转到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生产的关系的平均期间约六年与10 年,授权他人生产的14年,1970年代中叶从美国公司移转到海外子公司通常是在商业化后五年内,即不再外销。如果子公司在在已开发的国家则更短。随着通讯与交通技术的进步,产品生命周期似乎无法解释国际贸易,技术移转海外生产基地等流程。多国藉公司海外生产基地的遍布,大众媒体的国际化使各国的市场结构尤其欧日与美国逐渐相似,像计算机与医药产业几乎同步在其海外子公司生产,甚至比美国还早上市。至于电子,电子设备产生有的还是在海外子公司研究发展后在。
模仿是指已开发国家的竞争者,不是创新者,等到创新者提出创新产品以后,马上跟着推出竞争的产品,从那时候叫作模仿。
发明与创新的区别
Schumpeter认为创新与发明是二个不同的概念,产生创新与产生发明的社会过程,在经济学或社会学上是有显著的不同。创新是个经济过程和商业活动,发明不在经济领域(economic realms)之内。创新不一定来自发明,换句话说不一定是技术创新,很多是属于社会制度的创新或行为规范的改变,虽然大多数的创新是源于理论(科学)的或实务知识,也有不少的创新全然与这些知识无关。发明与创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却不易划分二者的界限。技术的创新不一定是新的科学发现或发明,虽然创新是一种组合,组合的分子有些可能是发明,有些则否。
Johns ENOS将技术进步分为二个阶段alpha与beta:前者包括发明实验室与实验的后续发展(development),以及工厂的安装与生产,后者则涵盖创新的改良(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当首次商业化完成时,alpha阶段就停止,停止改良时beta阶段即结束。
技术进步的过程分为发明、创新以及模仿。这三个阶段都有研究发展活动。通常讲到研究发展会想到基本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事实上,产业上的研究发展,指开发新产品,改良现有产品,重新设计,进行实验,以及制作模型,以及进行量产所需要的一些技术活动。从构思、实验、重要零组件的测试、生产机器的绘图的修改,工具的制造,首批的制造,所有工程图的订正、广告、产品目录、产品说明书等等。产业上的研究活动包括一般所谓的基本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及生产工程。
创新是发明的商业化,发明商业化的过程,从零组件的制造、生产机器的制造,以及材料的选择,在这三个过程?婺g常会产生一些专利的发明,而这些专利的发明有很多情形是主要的专利,而不是改良的专利。换句话说,实现商业化的发明可以带动非常多其它的发明,从零组件、生产机器、生产方法、仪器、材料这方面,太多的方法发明。
发明阶段何时结束,何时进入创新阶段是很难划分的。一般认为推出全新的或改良的产品时,就进入创新阶段,因此创新可能包括技术发展。从科学与技术的观点来看,创新是将上游的科学知识应用于产品的设计以及制程的发展等下游活动。启动创新的知识不一定要依赖前端的科学研究,也不一定受最新科学理论的刺激,它可能只是个新的观念、新的视野。公司各部门的人员的创意都有可能。
产业的研究发展和发明
1、问题的研究等于观察的阶段:搜集所有重要的相关数据,到了解目题如何及为何产生,再来,现有技术的搜集研究,然后从那边着手。
1-1.界定明确的目标:必须晓得公司现有技术或能力上、财力、人力的限制,市场上的考虑,消费者的需求。把这些都界定清楚以后才能很明确地用功能、规格或价格种种方式来界定研究发展的对象、产品。\r
2、规划研究内容,等于研究的阶段:
就是把构思、想法理论化,或是一种分析(Ex数学分析),以这种方式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法。再来,作一个程序评估人员、实验设备以及实验材料招聘、调派人员,供应设备及材料
3、一般研究发展的技巧
?初步实验,取得基本信息,再次检讨理论,决定主要实验方向
?从初步实验的结果修正原来拟定的研究方向制作零组件
?准备试剂组装零组件或进行化学反应分析、量测、测试review如此一直进行,直到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没问题
在这个阶段比较重要的是研究记录
4、发展及工程阶段:
就是把实验室的模型修改到量测。
研究发展与专利
各阶段的研究发展都有成果产生,基础研究的主要产出通常是科学发现,发现新事实,新原理,或新自然现象。基础研究的产出当然也有些属于专利法上的发明,可以申请专利。尤其在生物科技方面,基础研究阶段产出很多专利。应用研究阶段的产出多属于全新产品的发明,这种发明多是基础发明。创新是商业化,但是创新的过程还是有很多的发明产出,不管是材料的转换、仪器的制造、生产技术的制造。技术发展阶段的产品发明原则上是属于改良基础发明的再发明(improvement),以及制程方面的基础发明。制造工程阶段也有发明,其发明以制我的改良或检测方法的发明。事实上在模仿阶段有很多improvement,尤其在制程上面。
有人说产品发明是以现有的方法与现有的材料制造新产品,而新制程的发明是以新的方法制造旧产品。用途发明是发现旧物品或旧方法的新用途。可专利的发明大部分是在应用研究以后各发展阶段产生,因为专利法将发明分为构思(conception of idea)和实施(reduction into practice)二部分,有了构想还不够,必须实施完成才构成发明。事实上大部分的构思在应用研究阶段形成,实施是在发展阶段完成。但研究发展甚至创新活动是个持续不断的工作,事实上不易划分,所以很难说要取得可专利的发明唯有从事应用研究,也许可以概括地说产生发明的概率,随着基础研究往应用研究技术发展到制造工程而逐渐减少。\r
一个产品发明可能带动无限多的发明,基础发明的各种改良发明,制造该产品及其各种改良的制程或方法及其改良的发明,检测的方法发明及其改良发明,制造的机械设备检测的仪器设备的产品发明,以及原料零组件的产品发明。
美国专利法的发明
在美国把可以申请专利的发明分为两个部分:构思、实施,why美国会这么样谈这个问题?因为美国采先发明人主义,就是说有不同的人对同一发明主张专利时,专利权是给最先发明的人,(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都是谁先申请就给谁)而如何知道试是最先发明的人呢?美国有一「冲突的程序」来决定,另外,构思、实施、勤劳三者来比,原则上先实施完成的人取得专利,构思、实施完成均最早,
取得专利,构思最早而实施较慢,就要判断是否努力去实施,假实施在后,只要构思在前而且证明一直适当地努力实施发明时也可以取得专利。
构思:是用文字或图表把发明的东西全部list出来。
有那些呢?所有的原件、原件的建构、operation的方式、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构思缺少一个都不认为是发明,换句话说,构思尚未完成。实施:以实际材料把构思建造出来。
从这?堶悼i以晓得一个发明怎么样可以申请专利:
只要你的operation,construction或result三个其中一个是新的就成为发明,你就可以取得专利,而非三者都要具备。
实施,在美国的法律原来是要用材料把你的构想实际造出一个东西来,另外,有一种「推定」,即构想,构思都有了,但来不及实施,为了抢稳间就去申请专利,还未实施但能用文字很详细地把整个构想、包括原件的构造、运作方式,可能产生的结果表示出来,写成专利申请书的格式,到专利局去申请,这叫「推定的实施」,在没人争执时这没有问题,但有人争执时这就不算数,要实际上的实施
才是首先完成发明。换句话说,专法上的实施,有「实际的实施」,「推定的实施」,只有你主张专利时后者不会有问题,但是很多人主张是发明人时后者发明就没有完成。
美国为了鼓励研究发展在美国进行,因此国外申请专利,他以他的申请日期为准,申请日期也许乡实施之前,也许\在实施之后。
构思?媄铖漕?i以申请发明?
原则上只要operation,construction,result其中一个是新的就可以在逻辑上,发明要有新颖性、实用性,这些怎么比,最重要的就是分类,因为原则上发明为什么要给专利,因为发明增加人类的知识,所以要给他报酬,也鼓励他提早公开新创的知识,尤其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你要把你发明的知识去跟所有的矫识比较,几乎不可能,因此在实际方法上是把所有技术分类。你的知识新否?第一先
要定位,把你发明的技术定位,归属于那一类,然后以这一类的技术来和你主张的技术比较。
发明者与创新者
产业革命以前,发明及创新都是由同一个人进行,发明人除了发明还要负责把它商业化,负责资金的筹集、销售、维修,产业革命以后,有一位学者特别提出来,瓦特可能是把创新及发明分别由不同人进行的第一个案例,因为瓦特是学校的技术人员,收入相当有限,因此他找人投资。有了公司以后,发明由个人进行,创新交给公司,这重分工合作在美国特别盛行。1930年跨国企业盛行以后,发明及创新回复由同一公司进行。第一次大战后,公司壮大成为跨国企业的庞大组织,力足以同时负担从事发明与创新的工作。现代新产品与新制程的发明是经过不同阶段的研究发展,依逻辑推论次等开展所得到的,现代的发明过程比过去的任何时期更有组织更有系统,变成机械化的例行作业。
发明的成本分析
1、构思的成本:占2%,时间:占7.2%
2、重要肣件测试:成本:占20% 时间:占27.2%
3、原型机器的现场测试及修改:成本:占4% 时间:占10.9%
4、成本及售价等等的评估成本:占2%时间:占10.9%
5、生产机器的制图成本:占7%时间:占10.9%
6、小量生产及现场测试成本:占15%时间:占21.8%
7、成本售价、工程技术再评估、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材料清单、生产图 :占8%时间:占21.8%
8、工具的制作成本:占30% (最大)时间:占7.2%
9、首批的制造成本:占7%时间:占7.2%
10、广告、产品营销成本:占5%时间:占14.5%
Scherer以杜邦尼龙的发明为例,说明现代发明的过程,1928年 Wallace H. Corother 开始尼龙的基础研究,到1930年发现合成签维的可能性止,花不到5万元美金。1934年以前投入一百万美金获得基本技术突破后,加速合成纤维的基本特性的分析研究以及寻找其它方案。当发明移转到杜邦的发展部门时,杜邦再投资四千四百万设计量产的制程、测试、试产的模型、改良制造,以及提高更多的研究人员投入此计划,制造更昂贵的仪器设备,不断地改进。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例子,瓦特是大学的教学仪器的制造者,1763年某日哲学教授John请他修理Thomas Newcomon发明的气压式引擎的模型,他对该引擎大量消耗蒸汽以及其它方面感到非常因惑,最初他认为是汽缸的铜壁导热所致,所以试着以木制的泠缸替代,结果是节省一些,因此发现材料只是部分原因而已,他契而不舍地利用空间时间一再试验,一年后终于找到答案,Newcomen的引擎必须输入大量的泠水到汽缸内加热到摄氏100度时即开始下降。瓦特才发现问题所在,到了1765年在街上散步的时候,突然产生灵感,可以在分开的压缩容器里压缩蒸汽,而非运作的汽缸内压缩引擎的蒸汽,再从此压缩容器抽出蒸汽到汽缸里。这个灵感就是发明的构思,隔一天他便开始制造模型,试验他的构想,三天内试验完成模型,发明也就完成了。
其试验用的模型证实了他的构想,但离商业化还很遥远,技术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技术制造使原型有效地运作。简单地说,在重大的修改(critical vision)阶段,瓦特个人的财力已不足以负担,1766以前举债进行试验,1766熬不下外出谋生,1768年负债已达1000英磅,便与Dr. John Roebuck签约合作,Roebuck替他还债以及负担申请专利的成本,条件是取得三分之二的发明权利。不幸合作不久Roebuck便破产,无法履约。瓦特向银行借款应付一阵后就无力继续下去。1770至1774年5月之间,又停下来外出谋生。1774年 Roebuck 的债权人 Mattbav Boultas 取得Roebuck在瓦特发明上的三分之二权利外,另出资成立公司。两位资本家仅在实验上就花了3000英镑以上,至少还要1万英镑的费用。当时一位资深工程师的年薪才50英镑,以此换算在1775年以前已花了60人/年的技术人员,预估还要投入200人/年的技术人员。
一个发明及创新的成本,经济学家讲发明没有商业化对经济没有意义,发明占成本及时间比例相当少,重要的是在于后面商业化的过程。所以经济学者像F.M.Scherer认为专利制度不只保护发明人,也保护创新者。以此而言,专利制度不但鼓励科学家发明,也奖励企业家创新,以及所有投入在这整个创新过程等人。这是专利制度本身本来真正的目的。
这些工程师、资本家及发明人怎么样一起合作?
研究发展与商业化的成本分析比较
工作内容
成本%
时间%
揭露构思、制造成本分析、专利查询、市场调查、技术研究与模型制作
2
7.2
重要零件的测试
20
27.2
原型机器的现场测试与修改
4
10.9
成本、售价、市场与专利的详细评估
2
生产机械的制图
7
10.9
小量生产与现场试验
15
成本、售价、工程技术的再评估以降低成本、材料清单、生产图与工具图的修改
8
21.8
工具的制作
30
7.2
首批制造、图表的订正、制造成本、安装与服务
7
7.2
首次广告、产品目录、产品说明书
5
14.5
共计
100
100
                                                                                                                                 出处:无




欢迎光临 法艺花园 (https://www.llgarde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