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花园

标题: 开矿遇挫改卖矿山 两米假“岩心”骗了400万 [打印本页]

作者: [db:作者]    时间: 2014-3-5 16:39
标题: 开矿遇挫改卖矿山 两米假“岩心”骗了400万
  钻探再也进行不下去了,于是他们想把矿山卖了,甩掉包袱。可没打出有矿的“岩心”,谁会买这样的矿呢?他们想出了个“妙招”,做出一个“岩心”来。
  6月8日,由河南省陕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张保周、路献彬涉嫌诈骗人民币400万元的特大案件,经陕县法院公开审理,一审以被告人张保周、路献彬犯诈骗罪分别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20万元。这起用假“岩心”作诱饵,骗取投资商信任,继而设法诈骗巨额钱财,给被害人造成巨大损失的案件,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开矿遇挫
  卢氏县地处河南省西部,境内矿藏十分丰富,已发现矿种主要有金、铁、铜、铅、锌、钼等52种,有的属稀有金属,潜在经济价值1119亿元,可开发利用价值512亿元。其中铅矿储量9万吨,品位1%—3%;锌金属储量68万吨,矿石平均品位2%;铁矿储量7887.2万吨,平均品位40%左右。由于开矿利润高,见效快,因而全国各地的客商和打工者到卢氏县争相“掘金”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这里面不免有一夜暴富的,但更多的结局却是多年的投资石沉大海,人间的喜怒哀乐由此诞生。
  张保周、路献彬就是一个带着发财梦而去,奋斗半年方知开矿高风险并落得两手空空的“掘金”者。
  张保周已到不惑之年,家住渑池县山区。此前,张曾因屡犯诈骗罪,先后3次入狱。2005年1月刑满释放后,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于是,他早出晚归,勤于耕作,并尽心地照顾好年迈的老人和妻儿家小。可是,在渑池县深山凭着种庄稼要想出人头地,或者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实在太难了。
  一心想改变家庭面貌的张保周思前想后,决定带上仅有的积蓄,随“掘金潮”到卢氏县碰碰运气。卢氏的山太大了,大得让他走三四个小时也翻不过一座。卢氏的矿太多了,几乎每走几百米就能看到开矿热火朝天的场面。红的、白的、灰的,各色矿石让人眼花缭乱;进进出出的矿工有喜有愁……
  几天的实地考察,张保周得到一个铁矿探矿权转让的信息。联系之后,对方开口要价40万元。在山区开矿,有证矿可以说挣钱如流水;无证矿则偷偷摸摸,有时还容易出现事故。要想开矿挣钱,有合法手续便可以畅通无阻。可是,张保周把自己的口袋翻个底朝天,也不过两三万元,去哪弄巨款呢?他想到了狱友,一个在监狱里就梦想发大财的“铁杆儿”路献彬。
  经历相同,志向一致,两人一拍即合。于是,一周之后,他们带着东借西凑,加上部分贷款筹到的40余万元,风驰电掣地来到卢氏,签下了那个让他充满希望又使他其后追悔莫及的铁矿探矿权转让协议。
  开矿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硬活儿。当地有句俗语说“七分运气三分努力”。向大山深处掘进更是一项让人十分揪心的工作,运气好,也许几十米或十几米就能见到矿石;反之,就算把山挖穿也难觅“知音”。张保周和路献彬组织施工队每向前掘进一米,心里就七上八下。他们担心自己的钱在这一米一米的掘进中消耗殆尽。
  越是怕,越有狼来吓。等到他们向前掘进60米时,确实见到了铁矿。但是一检验,品位太低。若是全面开采这些铁矿石,恐怕连成本都保不住。
  张保周、路献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撤吧,投资的40余万元就打了水漂。不撤吧,眼睁睁这样耗着也不是办法。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时,突然有一高人指点:有铁矿石的地质层很可能有铅锌矿。这一指点顿时让二人眼前一亮,柳暗花明似乎即将到来。根据2008年市场行情,在当地开采铁矿石利润每吨在500元左右,而开采铅锌矿石利润每吨在2700元到5000元之间。于是他们决定背水一战。
  为了慎重起见,他们请来了工程师全程参与,全面把关。然而天不遂人愿。就在他们将第一钻下探到60米时,钻头不知怎的被卡住了,提不上来,后动用了大型装备才将钻头拔出,但他们始终没有看到铅锌矿石的影子。这期间,经人介绍,他们又认识了一个叫张随的农民,并约定让其投资40万元入股共同开发铅锌矿。张随东借西凑,连同自己的积蓄共60万元交到张保周、路献彬手里。张随的加入使他们又一次看了希望。正当他们准备大展宏图之时,再次的挫折给他们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李代桃僵
  第一个探井失败后,张保周、路献彬、张随一筹莫展。一天,他们来到一旅社抽闷烟,喝闷酒。其间,张保周说:“现在咱们的钻探进行不下去了,要不把矿山卖了吧。只是现在没打出有矿的‘岩心’,测量有矿没钻出矿,咱得想法做点假,好把这矿卖出去。”这就是张保周,他一旦遇到绝境,求生的欲望和本能就会充斥他的大脑。路献彬一听,觉得这也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于是,这两个蹲过牢、住过号的狱友骨子里靠“耍小聪明”和投机取巧的恶念再次沉渣泛起。
  第二天,他们一边密谋做假“岩心”,一边放话要把高品位的铅锌矿整体卖掉。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张保周、路献彬开车来到一个铅锌矿,花钱买了几块铅锌矿矿石,用编织袋装好运回。路献彬给钻探工人们付了工钱后,让钻工把买到的铅锌矿矿石背到钻机前,交代工人对铅锌矿石进行磨钻,最后加工成“岩心”。他们还为自己制造天衣无缝的“计划”而乐得合不拢嘴。
  与此同时,灵宝市一个叫赵改革的中年男子听说张保周、路献彬他们要卖铅锌矿,他先实地考察之后,把“岩心”带走拿回去检验,并答应很快回话。
  就在等赵改革答复之际,张保周、路献彬启动钻机开始了第二个钻孔的钻探。一天,赵改革带着一个叫赵逢时的老板,一行5人来到张保周的矿山上。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当赵逢时他们把检验过的“岩心”与现场进行比对确信无异后,兴致勃勃地离去。
  为了掩人耳目,瞒天过海,张保周等计划在第一钻不远处再打一个钻孔。这时,赵逢时派一个叫曲军军的部下也进驻工地,进行现场监督。第二钻工作四五天,下探到60余米时,地质发生变化,出现壁漏现象,钻孔漏水严重导致不能钻探。张保周、路献彬急中生智,先后购买了火碱掺到黏土里,弥补钻孔漏水。尽管如此,修补后的钻孔依然不能如愿下探。在这种情况下,张保周再次作出大胆的决定,“赶快再去弄点真矿石,造点假‘岩心’”。路献彬听后,心领神会,很快驾车离去。
  和上次一样,他们很快将两米长的假“岩心”造好。
  为防止事情败露,他们将曲军军骗离现场,一边安排曲洗澡、吃饭,一边伪装钻机打出铅锌“岩心”的现场,只等赵逢时跳进圈套。
  一切均按照张保周等设计的“路线”前行。谈判时,张保周开口要价1300万整体转让,可赵逢时仅出700万。再后来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900万元成交。赵先后3次向张保周指定的银行卡上转账400万元。
  拿到这笔款后,张保周分6次退给张随20万元入股款;又分别给了另外的几个股东共计十几万元。
  身陷囹圄
  却说花巨资买下假矿的赵逢时,发现自己被骗后,迅速与路献彬、张保周联系,并约在三门峡市某宾馆见面。其间,赵逢时提出张保周等提供的两米长“岩心”是假的,是严重的欺骗行为。张保周等默认有错,当场赔礼道歉,并答应分两次退还全部骗款。然而,好长一段时间过后,张保周除了分3次向赵逢时退还两百万元现金后,此后手机一直不开,余款两百万元至今未还。
  2008年7月3日,赵逢时向警方报案。陕县公安局接报后,即组织民警展开调查,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犯罪嫌疑人张保周、路献彬陆续抓获。
  陕县检察院在起诉书中指控:犯罪嫌疑人张保周、路献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隐瞒事实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冰冷的手铐最终锁住了张保周、路献彬企图靠诈骗实现的黑色梦想。




欢迎光临 法艺花园 (https://www.llgarde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